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和不足
范文

    黄磊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不少人惊呼连记者这个行业都要被机器化了么?本文将对当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应用优势和不足进行说明和探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一、当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频道用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发布了一篇名为《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报道,开了国内机器人写稿的先河。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xiaoming-bot)”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其发稿速度之快,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

    2017年12月1日,在武汉交警撮合下,武汉长江大桥联手腾讯,“写”出了全国首篇物联网交管新闻。当日上午9点23分,腾讯2岁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接收到1180公里外,60岁的武汉长江大桥发出的数据。两件“物体”合作,0.5秒内,一篇323字的新闻稿《长江大桥11月日均车流量9.2万日高峰车流10.4万》跃然纸上。武汉长江大桥,成了全国首个物联网“通讯员”。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AI机器人,早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例如,国外有美联社的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以及纽约时报的blossom等。国内则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dreamwnter、第一财经的DT稿王等。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二、机器人写稿的优势

    1.提升发稿速度,全天候新闻热点监测,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时间对于新闻的意义非同小可。新闻机器人通过之前学习相似稿件的写作模式,凭借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一篇符合该媒体写作风格的作品。以“小明”为例,在奥运会期间其一篇稿件的完成时间约在2秒左右,也就是说比赛刚一结束,稿件就已经写好发布了。其发稿速度上要快其他媒体一步。此外,记者在长时间的报道压力下可能忙中出错,而身为机器“小明”可以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测赛事热点,既不漏题同时也保证了记者有充分的精力应对关键比赛的详细深度报道。

    2.数据海量,规模处理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写稿能力会越来越强。据估计,当前全球存储的数据总量以上万艾字节测量(1艾字节=10亿千兆字节),而且仍在加速增长,大约每3年实现一次倍增。这些数据以各种格式存在,往往难以用传统数据软件进行匹配分析。

    大数据技术则能够规模化处理这些信息。无论是文、图、音视频还是其他形式的信息,机器人编辑都可以像音乐家排列音符一样去组合、重构。无论天气预报、地震预警还是赛事报道,最终都能放人机器人数据库中,可以构建无限可能。

    3.信息抓取,精准加工

    机器人写稿的另一大优势就是精准。写稿机器人生产新闻,可以不依赖于现场采访获取素材,而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资料进行快速搜集加工编制而成。在数据量足够大、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机器人写稿可有效避免假新闻出现。

    4.实时监控.快速报道

    写稿机器人用机器代替人类完成对信息源的实时监控,并利用文本解析和爬虫技术实现自动信息抽取,采用算法技术并融合编辑记者团队的经验和智慧,以模板和规则知识库的方式输出稿件。真正达到了对信息的实时监测、实时发布。

    5.数量庞大,效率极高

    和传统媒体人相比,写稿机器人可以瞬间完成海量阅读、分析并根据互联网活跃点击量数据,瞬时筛选出下一个热点新闻,然后通过后台算法快速合成新闻。总体来看,写稿机器人在速度和数量上有着绝对优势。三、目前机器人写稿存在的不足

    1.机器人对信息的深度理解不够

    新闻机器人所能做的只是在现有数据库的支持下,对文章进行词汇和语句的抓取,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能力还远远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已经有机器人记者被发现伪造新闻事实的情况发生。

    2.扁平化新闻千篇一律,缺乏亮点和重点

    由于模块式的报道,机器人写稿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千篇一律,每篇报道的结构甚至是用词用句都差不多,缺乏亮点和重点,难以给读者留下印象。

    3.对信息的提炼和概括能力不足

    要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对信息的概括和提炼能力是一个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长而空洞的文章是没有人看的。但目前的写作机器人显然没有提炼和概括的能力,提炼与概括的前提是理解,机器人对于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还十分弱,这就限制了机器人写作的文章体裁和领域。

    4.写作领域较为单一

    机器人新闻当前的应用还停留在以使用数据为主的新闻领域。具体的说是在财经和體育方面,很少能“身兼数职”、“一机多能”。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初始写作模块的设置,功能较为单一,未能考虑到深读学习功能;另一方面,数据壁垒的导致“小明们”不能获取学习更多的数据资料,导致其“知之甚少”。四、未来机器人新闻的发展方向

    伦敦大学教授NeilThurman发布的比较人类记者和机器人记者的研究报告提出,机器人可以用于突发新闻事实的报道,随后由人类记者做深度挖掘和扩充。人机协作是必然趋势。未来的新闻稿背后也许都会站着一个人类记者和一个虚拟记者,透过不同的视角看世界。未来,机器人新闻或许有以下发展方向:

    1.跨领域的多面手

    目前来看,新闻机器人的写作能力还仅仅停留在某一领域。像新华网的快笔小新,它其实是有3个分身,每个分身各处理一个领域的新闻消息。随着其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及数据开源成为可能。跨领域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将成为可能,这样一来,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写出的稿件将更加全面,不同数据库的资料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2.人类记者、编辑的助手

    将来的新闻编辑部很可能出现二加一的局面,即机器人记者同人类记者撰稿,机器人编辑同编辑共同审核把关。机器人记者可以对大量文本、音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报道提纲或数据图表,使得记者省去了查阅资料,整理汇总的不便,对报道重心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神。同时,可以协助编辑校对文稿,并快速发布到各媒体终端。

    3.平等的交流者

    目前为止,写作机器人还停留在单向度的接受指令,进行运算的层面。也就是说机器人还只能停留在辅助记者工作的阶段。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数据量的增多,机器的运算能力的增加,以及机器对于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增强,机器人可以平等地同人类进行交流,对人类的意见进行反馈建议。

    4.多平台终端、数据库资源的连通者

    未来,随着各机构数据库、不同平台之间的不断开源,新闻机器人可以实现“推”与“拉”的多平台终端、数据库资源连通。一方面可以将写好的稿件快速同时上传到多个媒体平台:另一方面,将不同数据库连通起来,使得数据交叉整合,发挥更大的效能。

    5.媒介融合的推动者

    在今后的发展中机器人甚至可以将视频、音频甚至虚拟现实技术整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新闻机器人可能是今后媒介融合的一个具体产物,它出现在新闻现场,根据新闻对象需要,安装相应的新闻模块,装配虚拟现实摄像头,可以快速写稿、现场直播、制作VR作品。

    参考文献:

    [1]耿磊:《机器人写稿的现状与前景》,《新闻战线》2018年第1期

    [2]钱童心:《机器人上岗写稿人类记者价值更易凸显》,《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第7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