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豆常规杂交育种和生物分子育种的优劣对比
范文

    古晓红 李方舟 张海生

    摘 ? 要:目前,大豆育种技术、育种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大豆育种目标分析到大豆育种手段展开了论述,通过对大豆传统育种方法和现阶段兴起的生物分子育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探讨了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根据不同育种目标建立相应的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成功率。

    关键词:大豆常规杂交育种;生物分子育种;优劣对比

    大豆起源于中国, 在轩辕黄帝时已种植。大豆也称黄豆,古称“菽”,被称为“田中之肉” “绿色牛乳”。大豆是通过自花授粉繁殖后代的,一般其异交率很低,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豆育种方式也顺应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从原始的自然变异选育到常规杂交育种。现阶段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生物分子育种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大豆育种中。但常规杂交育种迄今为止仍然是大豆育种最主要、最通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

    1 ? 育种目标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所以选择优良的父、母本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目标父、母本的基因重组,即利用各种育种途径,如人工杂交或者分子标记等手段,通过基因重组分离出一些优良性状,并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进而选育出理想的目标材料,所以说亲本的选择是大豆育种成败的关键。

    另外,育种目标总是多方面的,如果父、母本都是优点多、缺点少,那么无论通过什么育种手段选育出的后代,出现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的概率就大,就有可能选出优良的品种。

    但无论是常规杂交育种还是生物分子育种,其育种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在不同品种间选取自己所要的,如将丰产性、熟性、抗性、品质好的品种作为选择目标,通过各自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的。

    1.1 ? 丰产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丰产无疑是育种目标的重要指标。但大豆的产量问题至今仍然是育种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20年力争大豆种植面积达933万hm2,而仅美国在2019年种植的面积就已达3 239万hm2。那么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收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1.2 ? 成熟性

    我国大豆产区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北方春大豆产区、黄淮海流域的夏大豆产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产区、东南春夏秋大豆产区和华南四季大豆产区。且不说南方地域的产区,就北方春大豆而言,其成熟期至关重要。因为气候条件,北方春大豆大多于 5月上旬播种,至9月底到10月初成熟收获。所选育品种的成熟期是一个关键性指标,在气温不稳定的情况下,既要避免低温年份晚熟贪青的减产,又要避免高温年份过于早熟浪费积温而减产,所以选育出生长期适合的品种也至关重要。

    1.3 ? 抗性

    大豆品种的抗性主要有抗病性、抗倒伏性、抗逆性等。大豆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花叶病毒病、叶斑病、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及蚜虫等,近年来,点蜂缘蝽虫害也十分猖獗。针对这些病虫害,一方面可通过外界药物控制,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后代选育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用于后代杂交,通过人工选育方法将其抗性遗传下去。

    抗倒伏主要是通过提高大豆茎的机械强度和降低大豆株高等方式,防止大豆倒伏;抗逆性则是指大豆对逆境的忍耐和抵抗能力[2]。

    1.4 ? 品质

    大豆的品质包括很多,如籽粒外观品质,可溶性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所关注的品质通常与其利用方向有关。

    2 ? 大豆常规杂交育种法

    大豆为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一般不超过0.1%~3%。大豆花为总状花序,分别生长在腋中和顶部,形成腋生花序和顶生花序。花朵簇生在花梗上,称为花簇。花簇长短不一, 长者有花10~30朵,短者只有3~5朵花。每朵花有花萼5 片,其下部联合成筒状。花萼内有旗瓣、翼瓣和龙骨瓣等5个花瓣。

    大豆杂交技法为:第一步,选择母本植株,要选择有花且有1~2个花序已开放、生长发育良好、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一般尽量选择主茎上的花朵作为杂交目标。第二步,就是选定用于去雄用的花朵,以花冠露出花萼1~2 mm,但尚未伸出萼尖的花朵最适宜。花朵选定后,应将该花序中其余的花蕾全部摘除,特别是花序边部一定要清除干净。一般在一个植株上选2~4个花序,1个花序中只留2~4朵花作杂交用。第三步,就是选定去雄时间,去雄应在开花前1 d的3:00~7:00 PM或开花当天7:00 AM之后,将适于杂交的花朵先用镊子去除花萼的茸毛、萼片的上半部和花瓣后,在用镊子去除花瓣时,一定要注意镊子的方向和角度,镊子应背向花瓣开启方向且倾斜45°,捏住花瓣上半部轻轻提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如果角度和尺度把握好,可一次将花瓣和花药一次清除干净,而使柱头完好无损[3]。

    3 ? 大豆分子育种法

    大豆生物分子育种主要方法有两种:①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该方法分为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大豆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和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3方面。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兴起与发展,在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方面,标记密度逐步提高,图谱之间的整合也更加完善,使饱和遗传图谱得以构建。基因定位方面,国内外主要集中在产量、品质等一些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近年来,种子大小、光周期、花期、茎强度、蔗糖、脂肪酸和一些耐逆性通过了基因定位。大豆分子标记辅助方面,中国研究者对大豆脂肪含量、SCN抗性、SMV抗性作了标记,国外对产量、花叶病毒病、白粉病等作了一些分子标记选择。②大豆转基因及分子设计育种。大豆转基因方法,主要是在子叶节、胚轴等部位用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而随着优异基因的不断发掘和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Peleman提出了設计育种构想,其主要内容为先确立基因和环境的一级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育种的需求选择目标基因型,最后设计适宜的育种方案,进行育种设计[4-6]。

    4 ? 优劣对比

    无论大豆常规育种还是大豆分子育种,其选育的品种都必须符合高产、稳产、优质、适宜机械化等要求,这也是大豆优良品种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可以使父、母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不同的基因型,选育出多种后代;不同后代可以将优良微基因积累,可能出现比亲本优良的性状,或通过基因互作,产生亲本不具备的新性状。另外,常规育种方法简单,但大豆是闭花授粉作物,人工常规育种时需要保持良好温度、湿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工杂交成活率。另外,常规人工杂交的育种周期长,需要通过后代的几代选择才能选育出好的材料[7-8]。

    而通过生物分子育种选育新品种,其优点是目标性强、成功率高。目前,分子育种能够定向改变大豆遗传性状,打破基因连锁,使优良基因能够共享,打破不良基因的表达。其在产量预测、鉴定品种、品质检测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但分子育种造价昂贵,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

    5 ? 展望

    目前,我国关于大豆分子育种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发展趋势看,需要注重以下方面的研究:挖掘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挖掘多种遗传背景环境下的大豆QTL;多种性状转基因大豆的培育;加强大豆功能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等。

    作为育种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常规育种不能与分子育种有机结合,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为了加快我国育种进度和质量,必须形成一套有效机制和方法,使二者能够有机融合,为大豆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1 ] 毕影东,李炜肖,佳雷,等.大豆分子的育种现状、挑战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6):33-39.

    [ 2 ] 蔣炳军,岳岩磊,王彩洁,等.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12(4):662-667.

    [ 3 ] 曲梦楠,蒋炳军,刘薇,等.大豆分子育种研究新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3):8-13.

    [ 4 ] 师颖,马利平,张瑞军.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种业,2017(8):17-19.

    [ 5 ] 姜海英.浅谈北方春播大豆杂交育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24-125.

    [ 6 ] 程砚喜,王维田.大豆高产杂交育种的亲本利用及种质来源简述[J].大豆通报,1998(6):3-5.

    [ 7 ] 陈学珍,谢皓,李莉,等.大豆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1-7.

    [ 8 ] 周翔,李廷泉,冀宪武.浅论大豆部分核不育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大豆改良式轮回选择法初探[J].大豆通报,1996(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