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麦秸秆肥给小麦产量带来的影响
范文

    蔡建民

    

    

    摘? ?要: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增强,有机肥已经成为农民优先选择的新型肥料。小麦秸秆是小麦作物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但其利用价值并不是很大,过去小麦秸秆会被当作燃料进行燃烧,不仅严重危害了农村的生态平衡,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将小麦秸秆作为肥料,实现了对小麦秸秆的充分利用,还使得小麦的产量大大增加,通过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可以分析不同小麦秸秆施肥量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对于小麦秸秆肥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麦秸秆;小麦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30-02? ? ? ?中图分类号: S512.1? ? ? ?文献标志码: B

    近些年,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也已经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节约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想要实现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必须使其在土壤中获取更加稳定的营养供应,并且还要对土壤的结构和性状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化学肥料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在常年使用化学肥料的过程中,已经对我国的农业生态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农作物品质的下降、化学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同时,也对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所谓小麦秸秆肥,就是小麦秸秆经过微生物处理后形成的富含益生菌的有机肥料,其具有生产成本低、可降解、无农药残留的特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首选。小麦秸秆肥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可以适用于各种土壤,使用小麦秸秆肥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对农业生态有着很大的保护作用。

    当前,世界上各大农业发达国家对于土地的用养结合,以及生态农业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秸秆还田更是作为一种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方式,被多个国家农业部门所重视和支持。美国就将秸秆还田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坚持尝试和实施,发展出多个种植作物,对土地的改善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秸秆还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 000年以前,但是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秸秆作为一种燃料,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大大增加,秸秆富余量随之增加,将其作为燃料使用造成我国土壤肥力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民对于小麦秸秆大多采用烧掉或是扔掉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大量浪费,焚烧秸秆的过程更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事实上,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碳、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是重要的有机肥源[2]。一方面,秸秆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腐解,在此过程中释放出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碳、氮,使土壤的有机性质得到改善,在分解的过程中还可以释放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氮、磷等微量营养元素。另一方面,使用秸秆肥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味,提高其抗病性和抗逆性。因此,小麦秸秆肥是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以小麦秸秆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次选取的试验地为山东南部,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试验用地的前茬作物为玉米,选为试验用地之后对土地进行旋耕并施入基肥。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对应空白对照区、秸秆施肥区、加倍秸秆区、常规施肥区、秸秆+常规施肥区以及加倍秸秆+常规施肥区。其中,秸秆施肥区使用的秸秆肥量为1 600 kg/hm2,加倍秸秆区使用的秸秆肥量为3 200 kg/hm2,常规施肥区使用的秸秆肥量为45%复合肥(20-12-13)750 kg/hm2,秸秆施肥区+常规施肥区的施肥情况为1 600 kg/hm2加45%复合肥(20-12-13)750 kg/hm2,加倍秸秆+常规施肥区使用的秸秆肥量为1 600 kg/hm2以及45%复合肥(20-12-13)750 kg/hm2。试验设3次重复,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各个区域的种植面积为25 m2(6.67 m×4.00 m),东西行,每区13行,行间距离为25 cm。

    1.3? ?试验内容

    试验所使用的小麦品种为中麦895,于2019年10月25日播种,种子使用量为188.1 kg/hm2,雨水情况良好,11月2日出苗,整个麦苗生长期未出现明显的病虫害,因此未进行化除。试验小麦于6月7日成熟,6月9日收获计产。

    1.4? ?气候情况

    本次试验选取的试验地为中国北方,在小麦全生育期间,2019年冬季来临前气温比较正常,雨水适量,光照充足,气候条件适合小麦苗期的生长;入冬之后,气温相较于往年较高,低溫时间比较短,对小麦并没有造成冻害,尤其是入冬之后的几场降雪,为小麦冬季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2020年春季后,气温比较正常,小麦生长较为正常,拔节后春季雨水并不是很多,因此对其生长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成熟期之前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但是没有对小麦造成严重影响,不影响本次试验的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对本次试验记录表进行整理,将小麦的生育期以及分蘖情况整理如表1所示。在各个处理间小麦的生育期没有差异;且通过表2可以得知,小麦加倍秸秆+常规肥区的产量最高,为7 935.0 kg/hm2,其次是秸秆+常规肥区,第3是常规肥区,将以上3个区域的产量与对照空白区进行比较,其产量的增长率均达到了30%以上,增产水平显著。同时,通过试验数据还发现,除了空白对照区之外,其他处理区的产量都在6 647.6~7 320.5 kg/hm2,对照空白区的产量为5 934.5 kg/hm2,增长率也达到了20%以上,呈现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分析得知,加倍秸秆+常规施肥区的小麦产量最高,最终产量为7 935.0 kg/hm2,其次是秸秆+常规施肥区,最终产量为7 320.5 kg/hm2,常规施肥区的产量排第三,最终产量为7 143.7 kg/hm2,加倍秸秆区和秸秆施肥区的产量分别为6 754.7 kg/hm2和6 647.6 kg/hm2,空白对照区的产量为5 934.5/hm2。由于该试验分析仅采取了1年试验的数据,本次试验是年度首次试验,再加上试验地区气候条件的因素,尤其在小麦生长的后期,强降雨和暴风影响了部分小麦的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结果,因此建议持续进行多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研究[3-4]。

    秸秆还田对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已经充分重视到了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全国各地均制定了各种相关政策[5]。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秸秆还田以及秸秆肥料的使用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处于较低层次的应用阶段,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查阅资料也可以发现,目前关于秸秆肥以及秸秆还田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其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进行的,对于秸秆还田的技术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实施[6]。在我国实践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展生态农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中之重,秸秆还田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当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1 ] 张晓光.小麦秸秆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0(13):5,7.

    [ 2 ] 钱佳宇,江解增,张永仙,等.小麦秸秆截段高量还田对大棚夏秋茬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4):30-38.

    [ 3 ] 张云舒,唐光木,龙晓双,等.施用小麦秸秆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9,56(9):1677-1683.

    [ 4 ] 李换平,张永仙,江解增,等.小麦秸秆截段覆盖对设施蔬菜產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17):14-20.

    [ 5 ] 王庆峰,马金豹.小麦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19):105-106.

    [ 6 ] 徐婕,苏昭柏,吴秋渠,等.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锌肥对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5):90-9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