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
范文

    郑佳瑞+王国平+王涛+吉志新+张权良

    摘 要:为了提高林蛙生长速度,在冬季利用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共进行了三种植物大棚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桃树大棚、西红柿大棚、韭菜大棚中林蛙存活率分别为78.32%、80.88%、18.76%、平均生长率分别为44.1%、50.0%、11.8%。

    关键词: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存活率;生长率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自然生活于山林、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1]。9月下旬至 10月初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集群冬眠,次年清明前后复苏[2]。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林蛙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的神奇功效[1]。2008年引入河北昌黎,经过驯化,进行人工养殖,冬季在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可延长其摄食时间,加快生长速度。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们在昌黎县靖安镇永良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野生林蛙的人工驯化,并在昌黎靖安蔬菜大棚种植户进行了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棚规格

    大棚宽度为7~8 m,长度50~80 m,背高28~3.2 m,后墙高1.6~1.8 m,后坡长1.5 m,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 cm,立柱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 cm,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在后墙上开三个小洞,作为通气孔。在温棚角落挖一个小池塘,注水。

    1.2 植物栽培密度

    1号桃树大棚,桃树按南北行栽植,定植的株行距为2 m;2号西红柿大棚,西红柿垄作株行距为60×(27~30)cm;3号韭菜大棚,韭菜株行距15~20 cm,每穴8株左右。

    1.3 林蛙放养

    10月初把当年生林蛙放入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规格为平均体重约6.8 g/只,放养密度为每个大棚5 000只。

    1.4 饵料投喂

    温室里的昆虫可作为林蛙天然饵料,不足时适量补充人工饵料、黄粉虫和无菌蝇蛆。下午3-4时投喂。

    1.5 日常管理

    每天检查林蛙活动、摄食情况,记录死亡情况。

    1.6 数据处理

    统计整个试验期间林蛙死亡总数,计算存活率;试验结束计算林蛙平均体重,计算生长率。

    2 结果

    表1 三个植物大棚林蛙存活率统计结果

    温室

    大棚

    放养数

    /只

    死亡数

    /只

    试验终数

    /只

    存活率

    /%

    1号5 0001 0843 91678.32%

    2号5 0009564 04480.88%

    3号5 0004 06293818.76%

    3 讨论

     大棚养殖条件下棚内温度较高,且有植被覆盖,植被对林蛙有保湿和隐蔽的作用,大棚的增温作用能使蛙体温度升高,进而使林蛙体内生理过程加快,促进摄食和营养物质积累,加快林蛙生长发育。林蛙粪便对植物有施肥作用,粪便被利用后,可避免环境恶化和微生物发生[3]。林蛙捕食对象包括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等,以昆虫纲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居多,几乎全部为植物害虫[4],林蛙对保护植物有重要作用,避免使用农药,生产绿色食品。

     韭菜棚一方面湿度有点大,另一方面韭菜种的很密集,林蛙生活在里面活动也不方便。给林蛙寻找的寄养温棚,要选择那种株、行距离比较大,最好有高矮不同的植物套种,大棚里还要设置帮助林蛙降温的小池塘,小池塘一个星期换一次水,这样温棚内的温度一升高,林蛙就可以自己游泳降温。通风口小、通风换气次数又少的大棚,如桃棚要多设置通风口,对于西红柿棚,由于通风换气比较频繁,不需要在墙上打眼设置通风口。

    参考文献:

    [1]

    刘学龙.林蛙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王闯,佟庆,崔立勇,等.环境因子对东北林蛙影响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技,2012,40(2):190-192

    [3] 冯秀春,王洪涛.中国林蛙的野生生存环境对人工养殖的启示[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6):13-14

    [4] 张利萍.中国林蛙适生环境及其营养生态的调查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1(1):40-42

    (收稿日期:2014-11-07)

    摘 要:为了提高林蛙生长速度,在冬季利用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共进行了三种植物大棚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桃树大棚、西红柿大棚、韭菜大棚中林蛙存活率分别为78.32%、80.88%、18.76%、平均生长率分别为44.1%、50.0%、11.8%。

    关键词: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存活率;生长率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自然生活于山林、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1]。9月下旬至 10月初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集群冬眠,次年清明前后复苏[2]。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林蛙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的神奇功效[1]。2008年引入河北昌黎,经过驯化,进行人工养殖,冬季在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可延长其摄食时间,加快生长速度。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们在昌黎县靖安镇永良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野生林蛙的人工驯化,并在昌黎靖安蔬菜大棚种植户进行了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棚规格

    大棚宽度为7~8 m,长度50~80 m,背高28~3.2 m,后墙高1.6~1.8 m,后坡长1.5 m,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 cm,立柱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 cm,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在后墙上开三个小洞,作为通气孔。在温棚角落挖一个小池塘,注水。

    1.2 植物栽培密度

    1号桃树大棚,桃树按南北行栽植,定植的株行距为2 m;2号西红柿大棚,西红柿垄作株行距为60×(27~30)cm;3号韭菜大棚,韭菜株行距15~20 cm,每穴8株左右。

    1.3 林蛙放养

    10月初把当年生林蛙放入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规格为平均体重约6.8 g/只,放养密度为每个大棚5 000只。

    1.4 饵料投喂

    温室里的昆虫可作为林蛙天然饵料,不足时适量补充人工饵料、黄粉虫和无菌蝇蛆。下午3-4时投喂。

    1.5 日常管理

    每天检查林蛙活动、摄食情况,记录死亡情况。

    1.6 数据处理

    统计整个试验期间林蛙死亡总数,计算存活率;试验结束计算林蛙平均体重,计算生长率。

    2 结果

    表1 三个植物大棚林蛙存活率统计结果

    温室

    大棚

    放养数

    /只

    死亡数

    /只

    试验终数

    /只

    存活率

    /%

    1号5 0001 0843 91678.32%

    2号5 0009564 04480.88%

    3号5 0004 06293818.76%

    3 讨论

     大棚养殖条件下棚内温度较高,且有植被覆盖,植被对林蛙有保湿和隐蔽的作用,大棚的增温作用能使蛙体温度升高,进而使林蛙体内生理过程加快,促进摄食和营养物质积累,加快林蛙生长发育。林蛙粪便对植物有施肥作用,粪便被利用后,可避免环境恶化和微生物发生[3]。林蛙捕食对象包括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等,以昆虫纲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居多,几乎全部为植物害虫[4],林蛙对保护植物有重要作用,避免使用农药,生产绿色食品。

     韭菜棚一方面湿度有点大,另一方面韭菜种的很密集,林蛙生活在里面活动也不方便。给林蛙寻找的寄养温棚,要选择那种株、行距离比较大,最好有高矮不同的植物套种,大棚里还要设置帮助林蛙降温的小池塘,小池塘一个星期换一次水,这样温棚内的温度一升高,林蛙就可以自己游泳降温。通风口小、通风换气次数又少的大棚,如桃棚要多设置通风口,对于西红柿棚,由于通风换气比较频繁,不需要在墙上打眼设置通风口。

    参考文献:

    [1]

    刘学龙.林蛙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王闯,佟庆,崔立勇,等.环境因子对东北林蛙影响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技,2012,40(2):190-192

    [3] 冯秀春,王洪涛.中国林蛙的野生生存环境对人工养殖的启示[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6):13-14

    [4] 张利萍.中国林蛙适生环境及其营养生态的调查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1(1):40-42

    (收稿日期:2014-11-07)

    摘 要:为了提高林蛙生长速度,在冬季利用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共进行了三种植物大棚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桃树大棚、西红柿大棚、韭菜大棚中林蛙存活率分别为78.32%、80.88%、18.76%、平均生长率分别为44.1%、50.0%、11.8%。

    关键词: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存活率;生长率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自然生活于山林、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1]。9月下旬至 10月初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集群冬眠,次年清明前后复苏[2]。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林蛙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的神奇功效[1]。2008年引入河北昌黎,经过驯化,进行人工养殖,冬季在温室大棚养殖林蛙,可延长其摄食时间,加快生长速度。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们在昌黎县靖安镇永良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野生林蛙的人工驯化,并在昌黎靖安蔬菜大棚种植户进行了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棚规格

    大棚宽度为7~8 m,长度50~80 m,背高28~3.2 m,后墙高1.6~1.8 m,后坡长1.5 m,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 cm,立柱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 cm,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在后墙上开三个小洞,作为通气孔。在温棚角落挖一个小池塘,注水。

    1.2 植物栽培密度

    1号桃树大棚,桃树按南北行栽植,定植的株行距为2 m;2号西红柿大棚,西红柿垄作株行距为60×(27~30)cm;3号韭菜大棚,韭菜株行距15~20 cm,每穴8株左右。

    1.3 林蛙放养

    10月初把当年生林蛙放入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规格为平均体重约6.8 g/只,放养密度为每个大棚5 000只。

    1.4 饵料投喂

    温室里的昆虫可作为林蛙天然饵料,不足时适量补充人工饵料、黄粉虫和无菌蝇蛆。下午3-4时投喂。

    1.5 日常管理

    每天检查林蛙活动、摄食情况,记录死亡情况。

    1.6 数据处理

    统计整个试验期间林蛙死亡总数,计算存活率;试验结束计算林蛙平均体重,计算生长率。

    2 结果

    表1 三个植物大棚林蛙存活率统计结果

    温室

    大棚

    放养数

    /只

    死亡数

    /只

    试验终数

    /只

    存活率

    /%

    1号5 0001 0843 91678.32%

    2号5 0009564 04480.88%

    3号5 0004 06293818.76%

    3 讨论

     大棚养殖条件下棚内温度较高,且有植被覆盖,植被对林蛙有保湿和隐蔽的作用,大棚的增温作用能使蛙体温度升高,进而使林蛙体内生理过程加快,促进摄食和营养物质积累,加快林蛙生长发育。林蛙粪便对植物有施肥作用,粪便被利用后,可避免环境恶化和微生物发生[3]。林蛙捕食对象包括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等,以昆虫纲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居多,几乎全部为植物害虫[4],林蛙对保护植物有重要作用,避免使用农药,生产绿色食品。

     韭菜棚一方面湿度有点大,另一方面韭菜种的很密集,林蛙生活在里面活动也不方便。给林蛙寻找的寄养温棚,要选择那种株、行距离比较大,最好有高矮不同的植物套种,大棚里还要设置帮助林蛙降温的小池塘,小池塘一个星期换一次水,这样温棚内的温度一升高,林蛙就可以自己游泳降温。通风口小、通风换气次数又少的大棚,如桃棚要多设置通风口,对于西红柿棚,由于通风换气比较频繁,不需要在墙上打眼设置通风口。

    参考文献:

    [1]

    刘学龙.林蛙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王闯,佟庆,崔立勇,等.环境因子对东北林蛙影响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技,2012,40(2):190-192

    [3] 冯秀春,王洪涛.中国林蛙的野生生存环境对人工养殖的启示[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6):13-14

    [4] 张利萍.中国林蛙适生环境及其营养生态的调查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1(1):40-42

    (收稿日期:2014-11-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