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州塱头古村公共空间特色及保护研究 |
范文 | 张昌义 成永刚 张亚南 摘要:塱头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在历史文化村镇中,公共空间承载了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也是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塱头村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更新可从整体格局的延续、特色强化、主次结合和触媒活化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特色;保护与更新;塱头村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城乡现代建筑或“西式洋房”越来越多。极大影响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生存和发展。2003年。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铡村)公布。并将其概念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村)”。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在历史文化村镇中,公共空间承载了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也是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历史文化村的历史格局和演变。公共空间的概念是从西方国家移植过来的,其中最经典的理论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论述:公共空间是指公共领域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即各种自发的公众集会场所和机构的总称。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具有自发性、可达性、平等性、复杂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生活的承载。容纳人们活动。又反过来影响限制着人们在其问的行为。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历史文化村的公共空间。有助于从景观空间层次研究保护历史文化村。 1.村庄概述 塑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西南两公里。行政区总面积6.25 km2。其中古村落区约6 hm2。塑头村起始于南宋时期的一个古聚落,定型于清末,保存了大量的明清青砖建筑群。其中古建筑共计380座,明清建筑200座,祠堂、书室、书院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是现存广州市规模最大的古村落。村中有最古老的木棉Bombax ceiba。以及青云桥、塑头村牌坊和升平人瑞牌坊、接旨亭、经文阁门楼、履中蹈和门楼等特色景观。2008年,塑头古村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街道(村落)”。2014年4月初入选“国家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 本文主要以古村区为研究对象,下文所提及的塑头村均指塑头古村区域。村落选址于岗地,背岗面水。南面为大面积的水塘。西面为耕地。西北面两公里处为中洞山;村东、西、南三面水塘环绕。北面约800 m处为巴江河,鲤鱼涌从村南面绕经东面汇入巴江河(图1)。 塑头村如今的布局及发展规模,与最早生活在此的黄氏宗族紧密相关。塱头古村落民居建筑的布局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为塑东社、塱中社和塑西社三个部分。塱西社被水隔开。整个村落三面环水。与风水塘形成“前塘后村”的总体布局模式。祠堂、书室等公共建筑在村落南侧。靠近风水塘,民居在后,巷道作为骨架(图2)。 2.村落公共空间分析 《粤北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一文将公共空间按形态划分为节点性空间和线性空间。其中节点性空间按使用功能分为门户空间、集会空间、休憩空间、邻里交往空间;而线性空间又分为街巷、水系、带状绿化。这些公共空间类型在历史文化村镇里都能得到体现。本文也将参照该分类法进行研究。 2.1节点性空间 2.1.1门户空间 塱头村对外联通的交通道路有东北、东南两个方向,主要以牌坊、古桥作为限定内外空间的元素(图3)。东北方向的出入口是现塱头村的主要门户,在此修建石牌坊作为空间标识,利用文化长廊展示出塑头村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大榕树的保留和石桌石凳的摆设增添了几分古风古韵。东南方向鲤鱼涌上的青云桥曾是塑头村村民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随着河涌的污染破坏,这里成了次要人口。在保护过程中。按照青云桥原有的体量规格进行了复修。使之成为该门户的标识,并保留了位于入村道路中段见证着村落历史的石牌坊。 在塱头村的内部也保留了门户空间元素,例如,经纬阁门楼和履中蹈和门楼等(图4)。门楼是界定“聚落内”和“聚落外”区域的标志,是塑头古聚落的一大特色。高约9 m,共两层。下层有大门。可关闭。上层设有窗口用于观望和射击。保证聚落居民的场所感和安全感。古时候塑头村人才辈出、富甲一方,匪徒和窃贼不时来骚扰,达官显贵们纷纷为村落修筑防卫设施。抵御匪盗来袭。门楼、炮楼、风水池(自然屏障)是村落重要的防御性构筑物,构成村落的第一道防线。据村族谱记载。村落周边共有青砖门楼10座,现存只有6座,其中5座保留完整,1座为原址复修,4座炮楼中仅有塑中社西后门炮楼得以保存。 2.1.2集会空间 塱头村的集会空间主要有塑东社、塱中社村面建筑的前广场、塱西社黄社祖祠前广场。 塱东塱中社村南面建筑前广场长约200 m,宽约20 m。广场北面为民居建筑群,东面连接村落入口,西面为河道,南面为两个风水塘。这是比较大的广场空间,全村村民能够在此集会,举办大型活动。 塑西社黄氏祖祠前广场,长约35m,宽约45 m,东侧凸人风水塘。因塑西社村面建筑前交通联系空间最窄处仅6 m,最宽处不过10 m,因此在黄氏祖祠前辟建广场。满足在祖祠前举办活动的场地需求。村内有重大事务需要祈告祖先的都需要在祖祠进行,所以黄氏祖祠前广场是个礼制广场,每年都会在此举办大型活动。如农历正月初一各宗族的祖祠拜年、清明节拜山活动及农历7月20日祭拜开村太祖活动等。 2.1.3休憩空间 塱头村祠堂前广场与风水池交界处保留了多棵历史悠久的大榕树,榕树下成为村民喜欢的休憩空间。男女老少往往三五成群在此乘凉聊天。或垂钓。或嬉戏。塑西社西侧榕树下广场。位于塑西社村口大门处。大致呈方形。靠近风水塘的边缘为不规则曲形。由于塑西社前禾坪宽度小。特在西面辟建广场满足村民休憩需求。 此外,在塱头村东侧主出入口新建设的廉洁文化主题公园也是颇受欢迎的村民休憩空间,通过景墙、雕塑、凉亭等景观元素。营造了现代村镇公园园林景观;位于入村道路转角处的红棉广场。在保留原有村落风水树的基础上,新建树阵广场、增设休息坐凳。完善了村落内部的公共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休憩空间(图5)。 2.1.4邻里交往空间 在塑头村复原的两条巷道中。保留了原有的邻里交往空间。如凹入里巷一侧的井台(图6)、沿巷道的石墩。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交往场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通过设置坐凳(图7)、配置花木。把凹入巷道的闲置小空间加以利用。成为邻里交往的小空间。这些小面积的公共空间激活了村落活力。 2.2线性空间 2.2.1街巷 塱头村街巷布局为广府地区典型的梳式结构,布局特征为:民居建筑排列整齐。比较规则。建筑之间有一小巷,称为“里”或“巷”。一列列似梳齿。塑头村内部东西向交通主要依靠风水塘前的禾坪,南北联系依靠巷道。现存可识别的冷巷有20多条。宽度1~3 m,少数巷道已封堵,不能使用。在塑头村开发过程中重点复修了两条巷道。 巷道联系民居与村前禾坪,是塑头村重要的公共空间。整个塑头古村有近20条南北向巷道,现可使用的街巷16条(图8),中间及尾部会有一条加强横向联系的巷道。巷道均为直线型,局部地方有转弯,巷多为花岗石及青石板铺砌。 塱头村的街巷空间中有丰富的立面装饰和细部处理。镬耳山墙常用于祠堂、书室及规格较高的民宅;建筑的柱基可见大量的砖雕,其中一些保留完好,从这些精美的砖雕作品中可推测昔日塑头砖雕工艺的高超;建筑的屋脊、山墙等部位仍保留有较完整且精美的灰塑装饰。精美的细部装饰,反映了广府民居的建筑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塑头古村浓郁而悠长的地方特色。 2.2.2水系 塱头村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水系资源。村东、南两面有水塘环绕。村落内部保留了整齐布局的水塘,作为祠堂前风水池的象征(图9)。主要的河涌有鲤鱼涌和深潭。南北向的深潭将塑东、塑中和塑西分隔,是塑头村重要的河涌,景观可造性较强,目前深潭中部经整治,并通过新建木栈桥。实现了公共空间的连通性。结合植物造景、文化展示。已更新成为孝道文化主题园(仍在建设)。深潭的南部及北部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差。目前仍在整治中。鲤鱼涌自西向东在古村前绕过。西面绕过风水塘接深潭,东面经过水口村连接巴江河。旧时船只可通过村前鲤鱼涌直通巴江河。经巴江河入珠江。到达广州、中山等地。随着道路交通发展,船运已逐渐消失。然而对河涌保护不当。造成鲤鱼涌目前水位低、污染严重,亟待整治(图10)。 2.2.3带状绿化 塑头村的带状绿化主要在古村区南侧的城市绿道、古村南北向道路及村中部深潭周围(图11-12)栽植的植物,以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榕树Ficus microcarpa、红花椹木Loropetalum chinensevat.rubrum、桂花Osmanthusfragrans等乡土植物为主。通过在道路旁修建人行木栈道,设置休息坐凳、文化石。为带状景观增加了休憩、展示等功能。 塑头村西南侧的青云桥出入口的带状绿化连接了花都1号线绿道。将炭步镇塑头、茶塘村、藏书院村、飞鹅岭公园、古树大道、宝桑园等串联起来。穿梭其中,既可感受到古村落的悠久文化。又可充分领略到生态农业田园风光。入选“广州首批特色绿道”。被广州市旅游局授予“最佳古村落绿道”。花都1号线绿道穿梭塑头村的部分主要种植了荔枝、龙眼等果树。还原果林花场的岭南水乡风貌。绿道景观丰富。设有观景平台,是远眺塱头村古建筑群的最佳观景点。 古村南北向道路共有3条。古村西侧道路北连入村道路。南连乡贤故里牌坊;古村东侧两条道路,以最东侧道路景观效果最佳,可满足通车需求。主要连接村落入口与游客咨询处。村中部的深潭目前仍在改造。深潭两侧的带状绿化,是连接古村北侧道路和南侧游览空间的纽带,增加了线性空间的景观丰富度,实现了自然融合状态下的空一间承转。 3.保护建议 历史文化村镇的公共空间作为村民公共生活的载体,既容纳日常人为活动,又制约影响人为活动。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3.1整体格局的延续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村落公共空间也不例外。在时间维度上,充分利用众多易被遗忘、急待挖掘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分析历史文化村镇原真山水格局初成、定型、裂变的主要发展过程,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考证原真山水格局裂变前的状况。尝试绘制原格局推测图。在空间维度上。针对现格局不同的破坏程度。基于原真山水格局划定保护、控制、环境协调范围。同时采用恢复、修复、强化等措施进行改善整治。如塑头村在历史长河中。依赖宗族血缘。慢慢形成现在的梳式空间形态,形成自己的系统。在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整体格局的延续尤为重要,基于原真性和整体性的原则,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思考具体的实践策略。 3.2特色的强化与主次结合 每个历史文化村镇都会形成自身核心部分。一般而言,村镇主要出入口的门户空间、宗祠前广场的集会空间、休闲空间以及街巷空间多为重要节点。也是重点保护的对象或者满足村民休息交往的重要空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等。应从社会、文化、历史、生态等多角度出发,从中挖掘适合本地的特色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特色系统。表现出独特的空间特性。延续历史文脉,推进村镇特色的发展,避免历史文化村镇出现千篇一律。如塑头村建设以孝廉文化为主的孝道文化主题园和清廉文化主题园。 在强化特色的同时。要兼顾主次的发展。不能一味发展特色讲究重点而忽视次要空间节点的发展。主次结合是一种整体空间的协调。塑头村在主要游览路线的街巷空间中进行了较好的保护与更新,却没有相应对周围街巷空间采取适当措施。显得不协调。 3.3触媒活化 “触媒”原指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城市触媒”理论认为:通过引入一些具有催化作用的城市空间元素。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把介质中的优秀价值推广到更广泛的区域。针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公共空间。“触媒理论”的应用在于把承载着活力因素的公共空间作为触媒,通过渐进、可控的更新,激发它的活力。使之对周边环境发生作用。影响到更大的区域。基于“触媒理论”的更新必须是有策略的。首先,选择合适的触媒元素,通过现状分析,寻找出活力元素作为触媒。例如,塑头村的街巷空间内部。建筑密度大,公共活力丧失。唯有利用原有空地和废弃地。选择植物绿化作为触媒元素。之后。通过策略性手段使之发挥触媒作用。这样的“微节点”,可为游客提供一定的休憩空间,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邻里交往的场地。人流的聚集就是活力的体现。进而扩展影响范围,引导后续的更新。触媒活化既延续传承了传统生活状态,又实现了公共空间的更新。 4.结语 公共空间承载了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也是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历史文化村的公共空间研究有助于从景观空间层次研究历史文化村的保护,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塑头村以梳式结构的公共空间为特色。通过调查研究其节点性空间和线性空间,提出整体格局的延续、特色强化和触媒活化的相关建议。扩展了历史文化村在保护研究中的思路。达到了活化整个古村落的目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