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浙南地区越冬大棚番茄—水稻水旱轮作模式 |
范文 | 何圣米 林辉 沈年桥 导读:越冬栽培大棚番茄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避免了大棚番茄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使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同时利用种植水稻来消化土壤残留肥力,水稻种植几乎无需施肥,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该模式取得年667 m2产粮食500 kg以上,总产值2万元以上,具有较大推广潜力。 近年来,苍南县设施番茄越冬栽培产业发展迅猛,从2006年的486.7 hm2到2016年底的2 633.3 hm2,总产量约22万t,总产值约7.5亿元。苍南设施番茄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设施番茄的重点产区。苍南县有番茄种植户 2 965户,户均种植0.87 hm2。由于长期种植单一作物,连作障碍问题突出,土传病虫害频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大棚越冬番茄—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应用示范,在稳粮增效方面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总结。 1 茬口安排 大棚番茄越冬栽培于9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10月上旬定植,大棚+中棚保温,翌年2月上中旬开始采收,5月中下旬采收结束。水稻于5月中下旬播种 ,6月中旬移栽,9月下旬收割(表1)。 2 大棚番茄越冬栽培要点 2.1 品种选择 根据目标市场需求特点,引进国内外耐低温弱光的硬果型番茄品种,粉红品种如东风4号、欧贝、浙粉706等;大红品种如百泰、倍盈、浙杂503等。 2.2 培育壮苗 采用穴盘育苗,装入育苗基质并浇透水,每穴播1粒种子,播种后用蛭石盖面,并适量均匀喷水。采用国产的商品基质育苗的,不需追肥。进口基质需要及时补充水溶性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20-20-20或20-10-20),在子叶期至真叶期2 000倍营养液交替施用2~3次。 2.3 整地及施基肥 在定植前7~10 天面施基肥,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000 kg、过磷酸钙50 kg、45%复合肥50 kg、硫酸钾20 kg,机械翻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搅拌后作畦,畦宽连沟150~160 cm, 8 m宽大棚作畦5条。畦沟宽30 cm,沟深30 cm;畦面中间铺设一条滴灌带后再覆盖地膜。 2.4 定植 畦面双行定植,靠近滴灌带两侧开定植孔,株距40 cm、行距40 cm,667 m2栽2 000株左右。定植后浇定根水。 2.5 田间管理 ①大棚管理 12月上中旬,当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覆盖内棚薄膜保温。晴天9:00前后开始进行通风透气,调节棚内温度和降低棚內湿度; 16:00后覆膜闭棚保温。 ②保花保果 用25~40 mg/L防落素对当天开放的花进行点(喷)花保果。粉红果品种对保果激素比较敏感,可适当降低浓度。 ③植株整理 采用小竹竿搭架,斜牵引。单秆整枝,在晴天植株露水干后进行。当果实开始转色时,及时打去该果穗以下的老叶,以增强通风透光。 ④肥水管理 定植后至坐果前以控为主,防止植株徒长。追肥以“中氮低磷高钾”为原则,当第3档花穗坐果后,此时第1档果鸡蛋大小时开始第一次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0-25)10~15 kg;每采收1档果实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0-25)15~20 kg。共追肥3~4次。 ⑤疏花疏果 每穗选留果形完整的果实3~5个,即大果型品种留3~4个,中果型品种留4~5个,及时疏去畸形果、病果和多余的小果。 ⑥病虫害防治 越冬栽培番茄由于生育期主要在低温季节,主要病害有灰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棕榈蓟马。灰霉病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悬浮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喷雾。蚜虫、蓟马用吡丙醚、呋虫胺、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等喷雾防治。 2.6 采收、清园 一般2月上中旬开始采收,5月中下旬采收结束,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番茄采收结束后将植株残体清理干净,翻耕土地,准备种植单季晚稻。 3 晚稻栽培要点 3.1 品种选择 选用生育期短、感温性强的品种,如松1013(5月下旬播种、10月初收割)和甬优1540(5月中下旬播种、9月底收割)。 3.2 播种育秧 采用育苗移栽,5月中下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每667 m2用种量1.5 kg左右。 3.3 肥水管理 由于番茄田肥力好,水稻田不需施基肥,追肥也要控制,在分蘖前667 m2施尿素5~7 kg即可。播种至3叶期湿润灌溉,保持晴天通沟水,田面无积水,阴天放干水,3叶期后建立薄水层,当总苗数达到穗苗数的80%时开始停水与多次轻搁田,拔节后及时复水,实施干湿交替的水分灌溉方式,直到收获前7 天,防断水过早。 3.4 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纹枯病、稻瘟病及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的防治。 3.5 收割 采用适于大棚水稻收获的小型收割机于9月下旬收割,每667 m2产量500 kg左右。 参考文献 [1] 我的温室网.温室大棚番茄栽培成功案例——苍南红火的番茄产业[EB/OL].http://www.071.cn/news/show-4831.html. [2] 陈一丰.苍南大棚番茄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3,1(7):812-814. [3] 何圣米,吴平,龚佩珍,等.大棚嫩姜—晚稻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J].长江蔬菜,2016(19):30-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