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遵辣6号遵义县换种工程实施成效 |
范文 | 田浩+++张骏松+++梁合荣+++廖卫琴+++毛东+++夏兴勇+++余常水+++令狐昌英 导读:2013年遵义县换种遵辣6号6 800 hm2,667 m2平均干椒产量达250.98 kg,比对照遵椒2号667 m2增产干椒73.06 kg,比2013年全县667 m2干椒增产 79.81 kg,按2013年市场平均价20元/kg计算,2013年全县改种遵辣6号667 m2分别比对照遵椒2号增收1 461.2元。 遵辣6号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遵义朝天椒类型常规良种。2009年和2010年贵州省区试中干辣椒平均产量244.49 kg/667 m2,比对照组(遵椒2号)667 m2产量215.18 kg,增产13.62%,综合排名第一。品种审定编号为黔审椒2011002号[1]。为加快推进遵义市辣椒产业化发展,遵义市农委、遵义县辣椒产业发展办公室、遵义市农科所确定联合实施遵辣6号遵义县2013年辣椒换种工程。 1 主要做法 1.1 种子繁育 种子繁育技术严格遵照“遵义朝天椒原种、良种繁育技术规程”[2]。2012年夏季,在遵义市农科所繁种基地,建设遵辣6号原种繁种基地1.3 hm2,生产原种40 kg。冬季在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南繁基地繁种遵辣6号8.8 hm2,共生产种子6 250 kg,以供遵义县6 800 hm2的辣椒换种工程需要。 1.2 技术培训 2013年春季期间,通过聘请辣椒技术专家,深入村、组采取专题讲座、院坝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共计开展技术员培训6期276人次,种椒农户培训182期10 116人次,统一印制并发放“遵辣6号栽培技术要点”资料11 000份以上,惠及农户40 162户。 1.3 试点示范 2013年,建核心示范点4个,共计26.7 hm2,分别在遵义县新民镇、鸭溪镇、尚嵇镇、团溪镇;建示范区2 226.7 hm2,其中86.7 hm2连片示范区23个,33.3 hm2连片示范区7个。通过种子款补助、农膜化肥补助、劳工工资补助、集中育苗补助、农药施用补助等方式,共计补助示范户650万元。 2 关键技术 换种工程严格执行“遵辣6号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2.1 育苗 采用漂浮育苗技术,统一大棚集约化育苗,2013年2月上中旬播种,用烤烟专用基质和营养液[3],专人蹲守基地跟踪管理。 2.2 大田管理 种植地全部选择近年来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4]。实施起垄覆膜移栽,开厢120 cm,垄高20~25 cm,沟宽30~40 cm。在整地起垄时667 m2一次性条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复合肥(15-15-15)50 kg、撒施辛硫磷2 kg,防止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5]。5月上旬,厢上移栽2行辣椒,窝距28~35 cm,每窝2株,667 m2移栽3 000~4 000窝。 缓苗后追施起苗肥,667 m2用量为750 kg,加尿素10 kg。现蕾后,667 m2施人畜粪尿1 000 kg。果实坐稳后,每667 m2施人畜粪尿1 500 kg,另加钾肥5 kg、尿素5 kg、磷肥5 kg。追肥的方法是在地膜植株根系旁边3~5 cm处挖小洞追施,然后铲土封紧。随时保证垄沟和植株根部土壤无杂草。 2.3 采收干制 果实成熟后及时分次采收,红一批采摘一批[1]。采收在晴天进行,以便晾晒。辣椒干制采用自然干燥法或加温干燥法,自然干燥法就是把采收辣椒直接放在晒谷坪上摊晒;加温干燥法是把采的辣椒放在竹筛里摊平,放入烘房,在40~50℃条件下烘干[4]。 3 示范点临田测产 2013年8月6日,遵义市农委邀请贵州省农委、贵州大学、遵义市农委果蔬站、遵义县辣椒办的专家,对遵义市换种工程进行了田间随机抽样临田测产。 3.1 测产方法 执行国家农业部、贵州省农业厅、贵州省科技厅关于蔬菜测产的相关办法,首先在遵义县各实施乡镇中随机抽取测产示范乡镇,再根据测产示范乡镇随机抽取测产示范村。然后根据示范点田块土壤肥瘦情况,将示范田块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在示范区内每个类型随机抽取一块田进行测产,测产采用5点取样,每个测点测14 m2左右,摘红色鲜果合计称量总产量。 产量计算方法如下。鲜椒667 m2产量(kg)=5点测产产量合计/5点测产面积×667。干椒667 m2产量(kg)=鲜椒产量/4。 3.2 测产数据 通过随机抽取,鸭溪镇金刀坑村和新民镇岩门村两个示范点被抽为临田测产点。田间测产数据见表1、表2。 从表1数据可知,鸭溪镇金刀坑示范点上、中、下等田产量加权平均667 m2产干椒317.96 kg,比2012年遵义县全县平均667 m2产干椒171.17 kg,每 667 m2增加146.79 kg,增长率为85.75%。从表2数据可知,新民镇岩门示范点上、中、下等田产量加权平均667 m2产干椒为303.86 kg,比2012年遵义县全县平均667 m2产干椒171.17 kg,每667 m2增加132.69 kg,增长率为77.52%。还可以得出,田块的土壤肥沃程度与遵辣6号的产量有直接联系,其中鸭溪镇金刀坑示范点上等田比下等田每667 m2产量高出38.1 kg,新民镇岩门示范点上等田比下等田每 667 m2产量高出67.1 kg。 按照两示范点加权平均667 m2干椒产量310.91 kg,比2012年遵义县(未换种)平均 667 m2产量171.17 kg,667 m2增加139.74 kg,增长率为81.63%,按照2013年市场价20元/kg计算,每667 m2增收2 794元,遵义县整个示范区干椒产量33 400 kg,共计增收9 334万元。 4 产量统计分析 为真实掌握遵义县换种工程的实施成效,2013年10~11月遵义县辣椒办组织遵义市农业委员会、遵义县农牧局、遵义市农科所、遵义县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针对遵义县的换种工程,深入农户进行了的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辣椒产业调查表,按照农户填写数据统计得表3。 从表3可知,遵义县推广遵辣6号6 800 hm2, 2013年全县平均667 m2干椒产量达到250.98 kg。对照2012年遵义县平均667 m2产干椒171.17 kg,667 m2增产79.81 kg,按照2013年市场价干椒20元/kg计算,每667 m2增收1 596.2元,全县遵辣6号种植户共计增收16 281.24万元。对照遵椒2号2013年遵义县平均667 m2产干椒177.92 kg,667 m2增产73.06 kg,按照2013年市场价干椒20元/kg计算,每667 m2增收1 461.2元,全县农户共计增收14 904.24万元。 参考文献 [1] 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等.遵辣6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J].种子,2013(2):99-101. [2] 田浩,王需昌,吕少元,等.遵义朝天椒原种、良种繁育技术规程[J].耕作与栽培,2013(2):62-63. [3] 杨红,姜红.辣椒漂浮育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长江蔬菜,2011(20):31-33. [4] 余常水,令狐昌英,李岸桥,等.遵辣1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2):77-80. [5] 周安韦,田浩,令狐昌英,等.黔北辣椒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耕作与栽培,2013(4):56-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