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解析水稻育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范文 | 张志华 一、营养土配比不标准 营养土的配比不科学,普遍存在腐熟有机肥料(猪粪)比例小。 危害:腐熟有机肥料比例小,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少、活性差,有机质含量低,造成土壤粘重。透气透水性不好,不利于秧苗根系生长发展,易造成顶盖现象。 解决方法:正常应该在上一年秋季取土,用塑料布盖好发酵腐熟,在夏季翻动一次。营养土配比应该是早田土:腐熟有机肥(猪粪)应在 7:3成3:1,旱田土:腐熟有机肥(猪类)在4:4:2.较好的营养上是用手捏可以成团,但掉到地上则粉碎时,最为适宜。 二、应同打孔地膜问题 现在生产中主要以纸盘和塑料钵盘育秧为主,都属秧盘育秧,生产中普遍存在在秧盘下铺打孔地膜的现象。铺打孔地膜的好处就是起秧方便、快捷,是在普通旱育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育秧模式叫隔离层育秧,但秧盘本身无论是纸盘还是塑料钵盘都是一种改进型的隔离屋,只是形式不同,比打孔地膜更为方便,如果在秧盘下再铺打孔地膜则为双隔离层,是不科学的,不仅浪费同时可能存在副作用。 1、可能产生以下危害的情况 (1)地膜与映盘间接触不严密,造成透风漏风,使下部营养土较快变干变硬,不利于秧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2)底孔被地膜封上,造成上水下不去底水上不来,即不渗水、不保水、生产中就是出现一浇水就产生泾流,几天不浇就又旱了的现象,形成弱苗、老苗。 2、解决方法 去掉打孔地膜,或用纱窗代替。 三、秧盘内铺底土过薄 生产中普遍存在底上铺设较薄的现象,有的一浇水就露盘底了。影响秧苗根系生长。 解决方法:正确的铺底厚度应为2.5cm左右,覆土在0.7-1.0cm。 四、播种量普遍偏大 生产中的播种量普遍在3-3.3两每盘,或每平方米在90-1000克,即1.8-2斤/平方米。原因就是怕插快时漏插,造成缺穴断空。 解决办法:减少插种量,纸盘播种量为2-25两每盘,钵盘则每穴在4-6粒芽种。 五、白芽现象时有发生 水稻白芽病属生理性病害,发病于播种后至1叶期间,病苗不生根,只长芽,芽鞘徒长,形成白芽。 1、原因 (1)苗床位置选择不合理。大棚置床与地面一样高或低于地面,遇上连续阴雨天气,苗床土壤湿度增大,造成积水,土壤中氧气不足、地温又低,易发生白芽病。 (2)苗床四周无排水沟。 (3)播种时土壤水分饱和,播种后长期低温,出苗时间晚,苗床局部易出现白芽病。 (4)覆土过薄,浇水后出现露种现象,未及时覆土,棚内湿度大,使种子根暴露在空气中生长造成白牙。 2、解决方法 (1)选用位置好的育秧田,不存水、提早11-15 天扣棚,提高地温。 (2)对苗床精心管理,播后水大有明水时及时揭膜晾床或排水,等水下去后正常管理。 (3)发现白芽病要立即揭膜通风排水、散墒,来提高地温,同时控制棚内温湿度,1叶1心前应控制在30℃左右, 不可超过35℃。1葉1心到2叶1心在25℃。2叶1心到3叶控制在 20℃。3叶以后可在15℃左右一直到昼夜揭膜。 (4)覆土应按操作规程来,厚度在 0.7-1.0cm,不能过薄,另外在浇水后,不能让种子裸露露在空气中。 六、青枯病、立枯病预防不利 生产中青桔病、立枯病发生较重,而且存在不注重预防,只在发病后进行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 1、原因 水稻立枯病属土传病害,是水稻早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症状类型:立枯病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一旦发病很难防治。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立枯病主要有幼苗腐死,立针基腐,毯叶黄枯和打柳青枯四种症状。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即3叶期后发病最重。病苗叶无露珠心叶或上叶片打柳,根少暗黄色无新根,茎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秧苗提取时与种子分离。 2、 防治方法 (1)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平、肥沃疏松地块作苗床。播种前种子要晾晒,播种量不能过大,科学施肥、管水、适时早通风炼苗。提倡稀植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8~30℃尽量少浇水,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二叶一心期到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0℃,三叶期以后控制在15℃,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3℃时昼夜揭膜。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三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二叶期后进行“三看”浇水。 (2)床土处理。选择质量好、口碑好的水稻苗床状秧剂,均匀拌于营养土中起到调酸施肥。 (3)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秧苗1.5-2.5 叶期唢施生根粉剂,每2克兑水30公斤喷40平方米苗床以促进秧苗早发根及健状生长。 (4)药物防治:①插种前用药剂处理种子和对秧盘进行消毒,一般要先晒种和选种,然后消毒。药剂用咪鲜安类如扑霉灵加芸苔素内酯类如天丰素;②在秧苗1.5-2.5叶期,都用移栽灵或瑞苗清药剂预防;③若发生病害则应在初期时及时防治。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根粉类药剂,恢复病苗正常生长。每亩苗床面积应用生根粉20g加天丰素20ml。 七、育秧田化学除草 1、育秧田土壤封闭除草推荐使用安全性高的新马歇特与扑草净混配,能达到禾阔双杀的防除目的。对水稻秧苗安全无药害,即使水稻出苗前苗床干旱补浇水也不会产生药害。 水稻播种覆土浇透水后用新马歇特加扑草净进行土壤封闭,具体用法如下:新马歇特30毫升+扑草净10克,兑水均匀喷施100平方苗床。 2、育秧田茎叶处理除草。没有进行土壤封闭或封闭效果不好的苗床可采取茎叶喷雾的方法防除秧田杂草,用100克/升氰氟草酯加480/升灭草松15毫升喷50平方苗床。 (作者单位:158302黑龙江省密山市太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