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血清抗体监测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
范文 | 汪奇欢 隨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肉类消费在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占比较大。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壮大,散养这种落后的养殖方式已经逐渐退出生猪养殖市场。与此同时,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也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疫病防控与生猪养殖密切相关,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属于生猪疫病防控中的有效措施,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的质量对于猪疫病的防控意义重大。 一、血清抗体检测技术 畜牧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养殖的动物进行抗体监测,利用血清学方法对有可能发生疫病进行监测,该项技术属于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动物生长周期中的健康以及免疫状况,可全面掌握动物体内疫病抗体的生成状况,在及时预测动物疫病的同时,也可为动物疫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当发生动物疫病时可根据检测数据,采取相应的治疗处理措施,能够大幅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效率,可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二、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1、科学评估免疫效果 疫苗接种属于生猪养殖常用的疫病防控方式,利用血清抗体监测能够了解猪体内的抗体生成水平,从而对疫苗的质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科学评估,筛选出最高效的疫苗接种方法,对生产的疫苗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实际养殖过程中,多数生猪养殖户的生猪养殖方式和疫苗接种方式,参考于别人的经验,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养猪场的实际情况,也未能考虑猪本身的母源抗体对疫苗接种质量造成的影响,导致疫苗接种质量不佳。为保障疫苗接种质量,可采取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准确分析猪本身存在的抗原水平,找出最佳接种时机,可有效规避免疫空白期,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可采取群体监测的方法,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对当地养殖猪进行严格的疫病防治。 2、及时预警猪疫病疫情 借助各个养殖场中猪血清抗体监测数据,能够对当地生猪养殖流行的疫病种类和特性进行全面分析,便于制定最合理的接种计划,对猪疫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采取事前控制,在疫病发生之前将其消灭。接种过程中,对猪血清抗体进行监测能够有效了解到猪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可保障免疫接种工作顺利推进。对养殖场中生猪个体进行进出控制时,血清抗体监测可有效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达到病猪不带出、致病源不能进入的控制效果。借助整体血清抗体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猪疫病的存在状态,对其传播范围进行有效预测,对最终危害程度进行有效控制,可起到较好的预警效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能够有效挽救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3、准确诊断猪疫病疫情 通常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监测工作都在实验室中完成,得出的数据用于疫病病情分析,但是单一性抗体检验结果无法作为诊断疫病的唯一参考依据,只能作为参考依据而存在,针对非免疫群体以及疫苗免疫群体,必须要采取科学精准的数据分析,否则发生误诊的概率较大,数据分析极有可能发生负面作用。发生时间较短的疫病,采取抗体检测性多的数据且可靠性低于存在时间较长的疫病。起病较急的疫病,产生的抗体含量相对较少,进行检测时发生误差风险也高。对于起病较急的疫病,进行检测时可采取反复检测的方法,用于降低检测误差,也可通过其他的检测方式进行补充,用于降低误诊发生,挽回经济损失。个别病例的抗体在动物体内某一种器官中存在,导致隐蔽性较高,针对这种疫病进行检测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与手段进行协同检测,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4、准确检测猪疫病疫情 生猪个体的疫病感染时间较长,在感染期以及康复后期,其体内的感染病原会导致抗体水平较高,通过对生猪进行抗体监测,能够准确了解特异性抗原的分布情况,针对该疫病进行诊断,发现其检测抗体呈阳性的情况下可及时采取对症防治措施,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实际猪疫病防控工作中,可对该区域内的疫病流行规律及特征进行长期监测,针对当前疫病的发病趋势作出预测和分析,划出重点监测地点和区域,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疫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生猪养殖中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1、合理选择样本 选择监测样本时,需要对养殖场内的所有公猪进行全部取样,这是由于病原在公猪体内潜伏存在后,可通过配种途径传播给母猪,而母猪则会传播给商品猪,所以对公猪进行全部取样,属于合理的取样方式。生产的母猪属于猪群中的主要繁殖体,样本采集量需要保持在15%~20%区间内,取样头数应该不少于20头。对商品猪进行取样时,需要选择各个生长阶段的个体,样品采集率需要保持在5%以上。 2、采样与送检注意事项 采样需要以随机采样形式进行,采样后需要做好有效标志,采样过程中需要预防污染。对猪群进行采样时,需要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中按比例进行采样,使用专用的EP管保存样品血液,避免样品发生溶血。 3、疫病检测方法 原则上每年需要定期进行3~4次的疫病监测,而不同的疫病需要根据其发病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监测时间。种猪、生产母猪以及商品猪均需要采取不同的监测计划,以母猪为例,在配种之前需要进行监测,用以控制母猪的配种时间。 4、检测结果分析 当检测结果低于保护值时,有三种情况:(1)监测时间在接种疫苗后的10~14天内;(2)接种疫苗时间已经超过保护期;(3)猪群尚未接种疫苗。当检测结果处于保护值范围内,该种情况表明猪群已经成功接种疫苗,而且处于保护期内;当检测结果远高于保护值时,在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表明疫苗的免疫性功能较好。在疫苗接种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猪群也出现了明显的病状,表明猪群正在感染期。 随着畜牧养殖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疫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属于有效的疫病防控检测手段,需要提高其重视程度,采取规范的监测流程以及高质量的管理体系,用于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促进生猪养殖市场的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246492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百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