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施药机械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损失试验总结 |
范文 | 罗君英 为了掌握施药机械作业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两种施药机械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损失进行了试验,总结如下: 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该试验设立在滑县留固镇东街村耿爱丽流转地内,种植作物为小麦,地势平坦广阔,粘壤土,肥力中上等,适宜开展专业化防治;小麦10月12日播种,品种为包衣种矮抗58,播量为13公斤,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一致。 2、试验设计与安排 (1)试验机械的选择 ①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3WX-280H) ②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带喷枪),(型号3WX300) (2)小区安排 试验共设3个小区,其中常规种植模式小区2个,宽窄行种植(留作业道)1个,每个小区面积3亩,不设重复,小区之间设1米保护行。各处理小区分别为: 处理1:常规种植模式采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 处理2:宽窄行种植模式采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 处理3:常规种植模式采用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带喷枪)施药。 3、施药方法 (1)施药时间与次数 试验小区根据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使用不同施药机械适时进行防治;2018年12月11日对试验小区喷施了75%苯磺隆干悬浮剂进行防除麦田杂草,每亩用量1.8克;2019年5月7日喷施了蚜螨净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混合药液防治麦蚜和白粉病,其中蚜螨净亩用量60毫升,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亩用量60克;小麦整个生育期总共施药2次。 (2)喷药方法 使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带喷枪)喷药时压力表均设在2.0,行走速度为31米/分钟。 (3)施药气象条件 第一次施药当天天气晴好,微风,气温在-2至10度之间;第二次施药当天天气晴,微风,气温在15至25度之间。 4、调查方法 第一次施药后30天及小麦返青期(3月12日)调查小麦生长发育情况,查看各个试验小区小麦损伤情况;第二次施药后33天(6月9日),对各个试验小区量取一定面积调查小麦损伤株数,记录损伤程度,计算损伤比例;同时对试验区进行产量调查,方法为: (1)亩穗数,每小区查3点,每点1米双行,计算亩穗数。 (2)穗粒数,每小区查2点,每点随机取10穗数出每穗粒数。 (3)千粒重,对碾压倒伏小麦和正常生长小麦分别取样,晒干后,混匀样品和分样后任取1000粒程其重量,以两次重量不相差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时为准。 5、结果与分析 (1)施药机械在苗期施药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第一次施药即在小麦苗期使用,即使对小麦进行了碾压,施药后30天、小麥返青期、小麦生长中后期及小麦产量结构均无影响。 (2)施药机械在小麦中后期施药对小麦损伤情况 第二次施药即在小麦灌浆期使用对小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用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带喷枪)施药则无损伤。其中使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常规种植模式下小麦损伤程度最重,损伤株率为4.07%,损伤株千粒重为29.5克,较正常植株千粒重减37.1%;其次使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小麦损伤株率为1.12%,损伤株千粒重为32.7克,较正常植株千粒重减23.6%。 (3)各试验区小麦产量情况 通过对各试验区小麦三要素调查,使用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带喷枪)施药在常规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最高,亩产量达502.92公斤;其次为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常规种植模式下的小麦,亩产量489.17公斤;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最低,亩产量485.66公斤。 (4)各试验区小麦产量损失情况(详见附表) 第二次施药即在小麦灌浆期使用,减产主要表现碾压损伤的植株,造成千粒重减少。使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常规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损失最大,亩减产7.83公斤,减产率1.60%;亩产量为481.34公斤,较使用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常规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502.92公斤减21.58公斤,减4.29%。使用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损失次之,亩减产1.38公斤,减产率0.28%;亩产量为484.28公斤,较使用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常规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502.92公斤减18.64公斤,减3.71%。 6、结论 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对小麦生长及产量无影响,东方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在不同种植模式下对小麦产量存在不同程度减产,但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小麦减产低,仅0.28%,在改变当前常规种植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456400 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