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 |
范文 | 李刚 赵阳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一直都是河南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加强玉米高产种植栽培,对地方农业及经济的发展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应的病害预防控制措施也成为了广大农户关注的重点。 一、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种子优选 玉米高产种植的实现需要对种植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精细化规范与管理,其中优选种子正是最开始阶段的重要举措。玉米种子品种优选主要从两方面考虑,其一为品种自身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性等特性,其二为品种适合当地种植条件与需求。河南当地通常会选用郑单958、伟科702、先玉335、隆平206、浚单20、联创808、中单909等品种,这些品种是保障玉米高产种植的基础。一般还需要对玉米中自己进行包衣处理,使用杀虫剂、保护剂、抗旱剂及微量元素等混合形成包衣剂,然后与精选的干净种子混合并放入塑料袋充气封口,快速充分摇晃直到包衣剂与种子均匀混合并在后者上形成药膜,之后再将经包衣处理的种子平摊于阴凉干燥处,待其充分晾干后方可用于种植。 2、播种前准备 在玉米播种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主要是耕地和整地。综合土壤类型以及前作物影响确定耕深,对种植地进行翻耕。在耕地结束之后则需要进行整地,小农可使用圆盘耙和钉齿耙,大规模农地则可以使用现代农具进行整地。整地时需要确保土壤松软、细碎及平整,清除杂草,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适期播种 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时保障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如果玉米播种时间过早,那么种子很可能因为低温过低而不会发芽,或者出现缺苗现象,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存在冬季大雪情况的话,土壤中水分过多会导致玉米播种出现粉籽烂籽等问题。另外播种过早还会导致种子发芽消耗大量养分,同时出苗后苗株抵抗力较弱,从而出现弱苗黄苗现象。为了准确把握玉米种植时期,需要从时间、温度、水分、品种及墒情等进行综合考虑,春玉米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考虑到地温通常需要到达10℃,土壤湿度应当维持在65%左右,另外关注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种苗耐低温能力、早发性及拱土能力等的影响,可以适当进行早播或晚播。在进行播种时应当对密度进行合理调整,尽可能实现亩产最大化,既要避免播种量过少导致产量无法提升,也要防止播种量过多导致玉米植株田间竞争过大而影响质量与产量。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很容易被忽视但却对玉米种植优质高产有着巨大影响的阶段。在玉米出苗后需要及时进行间苗与定苗处理,从而保障植株整体长势稳定且良好,一旦发现长势不佳的苗株需要及时处理。另外还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根据玉米植株生长情况以及杂草、土壤等因素确定中耕时间与次数。如果玉米生育期长、封行迟、田间杂草多且土壤粘重,那么可以适当增加中耕次数,确保土壤疏松无杂草。在中耕过程中还应当做好蹲苗处理,防治玉米植株在后期出现大量倒伏现象。另外施肥是玉米种植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合理施用底肥、苗肥、穗肥、粒肥等。其中底肥是在播种前施用,施用大量优质的腐熟农肥配以少量有机肥,保障土壤肥力,为玉米发芽生长提供足够养分。此后在玉米植株长出10片叶子左右时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然后在玉米抽丝阶段进行第二次追肥,一般施用尿素配一些钾肥、磷肥。根据玉米植株实际生长状况,可以适当调整追肥时间、次数与用量,确保玉米养分充足,健康成长,实现优质高产。 二、玉米病虫害预防控制措施 1、虫害预防控制措施 玉米种植中的常见虫害有玉米螟、红蜘蛛、铁甲虫及蝗虫等,会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同影响与危害,严重影响产量及质量,需要采取合理手段进行预防控制。其中玉米螟会啃食叶片并危害粒籽,红玉米会吮吸玉米茎秆和叶片枝叶,铁甲虫会啃食玉米叶片和叶肉,大量蝗虫则会导致大量玉米植株生长受影響,从而阻碍玉米种植优质高产的实现。通常玉米虫害的预防控制措施包含物理、化学及生物措施三种。其中物理措施指通过物理手段进行虫害防治,如通过浸泡种子或包衣处理的方式提升种子抗虫害能力,严密观察玉米植株生长情况并及时清除染有虫害的植株,消灭玉米螟的越冬虫源,人工捕杀铁甲虫成虫等。化学手段则是使用化学药剂对各种玉米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在玉米生长阶段施用农药或者在虫害发生后及时喷施农药,均能起到一定的虫害防治作用,减小虫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与危害。至于生物手段则主要指利用天敌消灭害虫。如玉米螟的天敌是赤眼蜂,故而可以在玉米地附近释放赤眼蜂来消灭玉米螟,保障玉米健康生长。 2、病害预防控制措施 玉米常见病害有玉米锈病、玉米大斑病及玉米小斑病等。其中玉米锈病会导致叶片上出现黑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凸点,并会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量。玉米锈病的防治方法较多,包括优选具有抵抗玉米锈病的优良品种;清楚田间杂草以减少病原体入侵;科学施肥和浇水;使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0.2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喷施,如果发病严重可在喷施15天后再次喷施。玉米大斑病会导致玉米植株叶片出现长梭型病斑,而且田间湿度较大时并斑表面会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发病程度较深时玉米植株的叶片会枯死,从而影响种植产量及质量。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优选抗病病种、加强农业防治以及做好化学防治三种,其中农业防治包括适期早播、施足基肥、中耕除草、摘除底叶、清洁秸秆等,而化学防治则是根据发病期采取不同方式,其中发病早期一般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发病严重时则需要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90%代森锰锌加水500倍,或者使用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即可。玉米小斑病则是同样会在玉米叶片出现,而且通常与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感染,会导致受感染玉米植株减产15~20%左右,严重时甚至会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小班病的防治手段与大斑病的防治基本类似,均是选择优质抗病品种、加强农业防治以及做好药剂防治。 (作者单位:463500 河南省新蔡县涧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