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对“一喷三防”施药时间的研讨 |
范文 | 周伟鹏 摘 要: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小麦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等病害以及蝼蛄、蚜虫等虫害的侵袭让小麦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很多农户利用药物进行防治,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其中“一喷三防”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然而由于对施药时间掌握不科学,不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所以本文从“一喷三防”的定义入手,讨论“一喷三防”的作用,分析了如何掌控“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希望可以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一喷三防”;施药时间 在我国,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中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也是家庭中重要的食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市场上对小麦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需要科学的进行小麦种植,保证小麦单位产量和质量。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小麦的生长不同阶段会受到病害和虫害的侵害,农民要想保证种植效益就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而在长期的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户必须掌握好“一喷三防”工作的施药时间,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危害。 一、“一喷三防”的定义 在我国的冬小麦主产区,进入每年的拔节期和生长期会采取“一喷三防”,其中“喷”的是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喷洒的位置在小麦叶面;“防”的是病虫、干热风和早衰,也就是通过“一喷”达到“三防”的效果,让小麦颗粒更加饱满,单位产量得到提升。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各个省份在自然月遭受的病虫害各不相同,所以在药剂和时间上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山东省、河北省“一喷三防”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治虫害、病害和小麦早衰,而陕西省、山西主要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和热干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自然气候条件。“一喷三防”措施一经实验成功就在华北各地推广开来,同时取得的防治效果也被广大农户认可。小麦处于孕穗抽穗时期利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后期出现病虫害,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时期进行“一喷三防”取得的效果也会不同。 二、“一喷三防”的作用 1.避免出现各种病虫害问题 受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小麦的生长的过程中会滋生霉菌,对根、茎、叶以及谷物造成破坏,同时虫害具有的强大繁殖力和迁移能力也会周期性的造成破坏,采用“一喷三防”的方法喷洒农药,诸多的病虫害可以得到控制,尤其是赤霉病。山東省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小麦在湿热的环境下生长液为病虫害提供了温床,农户利用“一喷三防”作用在小麦叶面,合理把握防治次数,保证喷洒面积,会对防治赤霉病和虫害产生良好效果。 2.推动农业产业的进步 “一喷三防”作为比较成熟的防治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小麦的生产能力,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对为农业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农户也会在防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赤霉病,掌握不同害虫的习性,进而更加有效的掌握防治时间,“一喷三防”这项防治手段为农户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让农户充分了解每一种药物的作用,掌握科学的药物配比方法,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此外,当地政府、农牧林局要发挥出领导作用,带领病虫害防治小组,组织和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帮助农户防治的信心和决心,强调控制好“一喷三防”技术施药时间在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性。 3.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 长期以来,农户进行病虫害预防都是自己购买药物和设备,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防治,虽然当前政府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不断增加补贴基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的种植压力,但是对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来说,依然需要政府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实施“一喷三防”项目后,显著提升了防治效率与防治效果,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例如:在甄城县当地的农业部门会统一组织农户采购药剂,不仅可以保证药效,同时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农户通过这种方法受益,种植的产量也得到保证。 三、“一喷三防”施药时间的把握 1.科学把握施药时间,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 农户在利用“一喷三防”技术的时候,由于施药时期没有把握好会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大打折扣。有关的实践证明了以下结论:小麦发生条锈病,如果喷药的时间提前防治效果则良好;喷药延后则效果较差,科学的方法是在抽穗前喷药。小麦发生条锈病主要是气候因素影响,该病会数次造成虫害,尽早喷药可以对病株病情扩大起到抑制作用;小麦发生赤霉病以小麦花期为准,该时间喷药效果最佳;对于小麦吸浆虫,喷药时间要考虑到小麦抽穗期,抽穗20%-70%的时候喷药最为科学,选择该时间喷药小麦的长势会得到保证;对于小麦蚜虫来说,需要晚些时间喷药,原因在于蚜虫的生长快,繁殖更快,一次进行高温下的喷药治标不治本。因此,最佳喷药时间是在抽穗前,这样可以起到抑制蚜虫出现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大量的蚜虫繁殖,该时间就需要增加喷药次数。 2.防治不同病虫害,保证小麦产量、质量 随着近年来病虫害不断发生,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利用“一喷三防”技术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但是由于农户没有把握好该技术的施药时间导致小麦长势不佳,产量也不能得到保证。小麦在其生长的中后期,未被消灭的害虫会吸取小麦养分,其中受吸浆虫、蚜虫,同时条锈病、受吸浆虫、赤霉病的病虫害对于小麦生长造成影响最大,而在这些病虫害中,蚜虫在高温环境下相对其它害虫的破坏力更大。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如何防治小麦蚜虫,可以在小麦抽穗前进行重点喷药,并且在后期适当实施喷药。农户通过对施药时间的掌握可以保证小麦产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喷三防”技术的关键在于对时间的掌握,合理掌握防治时间、防治不同病虫害可以保证小麦良好的产量,最终保障小麦作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育恒,郑峰,张亚素,etal.“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5,24(7):131-135. [2]吴爱丽.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J].农业与技术,2016,36(2):73-73. [3]古丽扎,李庆国,伊利江.小麦“一喷三防”药剂配方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效果[J].农村科技,2017(2). [4]刘义锋.小麦病虫害防治中“一喷三防”施药时间探讨[J].南方农业,2017(30):37+39. [5]贾育恒,郑峰,张亚素,etal.“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5(7):131-1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