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苦瓜斑潜蝇的防治
范文

    欧阳昌东

    摘 要:斑潜蝇是对害瓜类、豆类、茄果类以及伞形花科等形成危害的昆虫,南美洲是其原产地,在国内除青海、西藏和黑龙江以外的区域中均有分布。斑潜蝇不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还可能传播毒素,对人体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故而加强斑潜蝇的防治具有很大必要性。鉴于此,文章在介绍美洲斑潜蝇及危害性的基础上,探析几种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斑潜蝇;危害性;防治措施

    在1938年,美洲斑潜蝇在阿根廷被首次发现,在后续的半个世纪中,美洲斑潜蝇在全世界范围中持续蔓延传播,据记载其目前在7大洲40余个国家与地区均有分布。我国在1993年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反季节瓜菜作物上首次发现,随即蔓延至多个省、市、区。在1997年夏季后对南宁两县一郊的蔬菜基地新城严重危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就应做好斑潜蝇的防治工作。

    一、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成虫体形偏小,头部呈黄色,眼后眶显黑色;中胸背板黑色透亮有光泽,中胸侧板以黄色为主;足脚为黄色;卵呈白色,半透明;幼虫蛆状,初孵阶段呈半透明,后续逐渐发展为鲜橙黄色;表现为蛹椭圆形,呈橙黄色,身长大概为1.3~2.3mm。

    全年可发生10~12代,有爆发性。以蛹的形式于寄主植物下部的表土内过冬。一年中会出现两个高峰,分别是6~7月与9~10月。美洲斑潜蝇的适应性偏强、寄主范围宽广、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接代偏短,成虫有趋光、绿、黄、蜜等特征。雌虫可以把虫卵产于部分伤孔表皮下部,卵历经2~5d孵化,幼虫期为4~7d。

    二、斑潜蝇的危害性

    斑潜蝇能在苦瓜内部针刺产卵,对苦瓜细胞结构完整性形成损伤,形成类似针尖大小的圆形刺伤孔,造成较明显的危害。“孔”早期呈浅绿色,后续变为白,肉眼能够观察。幼虫与成虫形成的危害可能会造成幼苗整株死亡,引起较明显的缺苗断垄现象;成株遭到损害,可能会促进苦瓜掉落过程,造成苦瓜内部布满蛆虫,不能食用。幼虫、成虫通过取食的形式还可能传播病害,尤其是传播一些病毒病,导致花卉观赏价值与瓜类食用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

    三、苦瓜斑潜蝇的防治办法

    1.农业防治。尽量选择抗病强的品种,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适当轮种非寄生植物作物,断离斑潜蝇的食物来源。在早春及秋季蔬菜栽种之前,尽可能的将菜地中的杂草、残株、败叶汇拢一起后再烧毁,其目的是减少虫源。种植之前对菜地予以深翻处理,将存留于地面上的蛹进行活埋。最好在每亩菜地上施用3%米尔乐颗粒剂1.5~2.0㎏以杀蛹。若采用露地种植形式,则提倡秋耕冬灌,耕地深度为20㎝左右,并掌握合适时机灌水浸泡以达到消灭蝇蛹的目的,将田边地头杂草及时清除。发生盛期,可用中耕松土的形式灭蝇。除此之外,若在室内环境中发现蔬菜叶片上有潜道,应及时将其摘除,铲除大棚内外部杂草,随即集中烧毁,借此方式达到减少虫源。

    2.保护利用天敌。既往有报道指出,若在蔬菜地发现美洲斑潜蝇幼虫被寄生的现象较为普遍,寄生的天敌以丽潜蝇姬小蜂、反领茧蜂、潜蝇茧蜂等为主,适时释放,能较明显的降低对斑潜蝇的寄生率。故而,应加强对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力度,其对美洲斑潜蝇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3.物理防治法。(1)黄板诱杀。美洲斑潜蝇成虫具备较强的趋黄性,利用该属性可以于温室或菜地中安置20㎝×20㎝黄板诱杀成虫,把黄板悬挂于距作物顶10~20㎝处,每板大概能引诱到80~90只。(2)灭蝇纸诱杀。该种防治方法最好在成虫始盛期到盛末期使用,每亩弄滴可安置15个诱杀点,各个位点安放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每隔断3~4d更换1次。(3)诱芯诱杀。建议和粘虫黄板协同使用。在具体应用期间,先把一粒诱芯穿插至粘虫黄板中央,随后再将离型纸撕扯下来,手指应避免碰到胶水;在每亩农田中均匀悬挂30套;由斑潜蝇发生早期就开始悬挂,通常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运用环境是影响诱芯持效期长短的主要因素,通常>30d。如果观察到诱集能力降低,则一定要立即予以更换;若发现粘虫板粘虫数目偏多,对光泽性及年度形成不良影响,也应及时作出更换。(4)高温闷棚。现已经有研究发现,在48℃的环境下1h蛹的死亡率高达100%,闷棚处理前1d浇1次透水,第二天关闭大棚升温到48℃以后,缓慢打开风口,恢复正常温度管理就可以。(5)低温冻棚。若在教寒冷的地区中,可以采用室外寒冷条件于蔬菜定植之前进行冻棚,通常把棚揭开冷冻3~7d就可以杀死各种虫害。

    4.化学防治。美洲斑潜蝇隶属于我国的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对象有苦瓜、茄子、番茄、马铃薯等。幼虫潜叶可能会对寄主植物形成较明显的损伤,以致叶绿素、叶肉细胞遭到破坏,植株发育明显延缓并枯萎,进而造成产量降低,严重时会造成植株丧失商品价值,甚至导致部分蔬菜与水果绝收。可以采用的防治方法如下:于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喷洒1.8%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是40%绿菜宝、800~1000倍液的48%毒死蜱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各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具体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使用化学药剂过程中,建议交替使用不同单剂,以防使害虫形成较强的耐药性。现已证实,苏云金杆菌的商品制剂能够较有效地减轻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程度,且对天敌不会产生杀伤作用。

    化学药物防治的重点是,施药时机的“准”,大多数幼虫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上午11时之间于叶面上最活跃,老熟幼虫清晨善于由虫道出来暴露于叶面上部,这是施药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机。每隔12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通常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5.采用黄杜鹃花提取物防治。既往有报道指出,黄杜鹃花提取物对蛹羽化过程能形成较明显影响,能降低蛹的羽化率。另外,提取物对成虫取食过程能起到较明显的忌避作用,用于农田间能取得较优良的防治效果,药效相对较稳定,持續时间较长久,在农业生产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6.防虫网。其作用是防止斑潜蝇进入棚室中为害、生长及繁殖过程。建议在全生育期予以覆盖,覆盖之前要做好棚内残虫的清除工作,防虫网周遭用土压实,以防斑潜蝇潜进棚内产卵。可以采用20~25目,丝径0.18mm,幅宽12~36m,白色、黑色或银灰色的防虫网,其在防治斑潜蝇方面表现出良好效能。

    四、结束语

    斑潜蝇对苦瓜会形成较明显的侵害,故而应加强防治。在具体防治中,应结合本地域土质、气候及作物属性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提升斑潜蝇的杀灭率,促进作物健康生长过程,将自身的观赏价值或商业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何振华,唐可兰,李健生,等.生物源农药对秋延后菜豆美洲斑潜蝇防治效果[J].长江蔬菜,2019,41(24):67-69.

    [2]齐小梅.温室茄子美洲斑潜蝇无残毒防治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9,22(24):69-70.

    [3]阚跃峰,崔向华,周林娜,等.海南省芝麻田美洲斑潜蝇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9(10):196-197.

    [4]蒋力.蔬菜上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9,17(04):35-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