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我国家庭农场的融资困境及突破之路 |
范文 | 杨腾 [摘 要]家庭農场经营是一种崭新的农业经营方式,也是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有效抵押资产等因素影响,许多家庭农场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家庭农场、农村金融、政府支持等三个方面剖析原因,探究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方法路径,以期更好地推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突破之路;金融机构;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家庭农场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开展家庭农场经营有利于克服小农经济弊端,促进农业商品化进程,增加农民经济收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依据依法、资源、有偿的原则……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流转”。但是,我国家庭农场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不成熟,面临着人才、土地、融资等因素制约,特别是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应深入分析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内在原因,探究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方法路径。 1 我国家庭农场融资困难的主要表现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为生产经营方式的农业经营主体。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有效抵押资产等因素影响,许多家庭农场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等问题。 1.1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不断扩大 虽然我国家庭农场仍采用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但多数家庭农场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并融合了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殖、专业化农场、金融信贷等经济方式,类似于现代农业企业的资本积累阶段。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购置农机具、购买生产资料、支付雇工工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而农场主的内源性融资(自有资金)远远无法满足这些资金需求,于是,融资问题就成了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问题。2015年国家统计局在河南省的调查显示,91%的家庭农场都有融资需求,82%的农场主认为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问题。 1.2 家庭农场面临着借贷难问题 在自有资金短缺时,家庭农场只能通过金融机构借贷、民间借贷、政府资助等方式获取发展资金。由于家庭农场融资是为了扩大再生产的营利性活动,农场主难以通过亲戚朋友借贷的方式进行内源性融资,于是,向金融机构借贷成了家庭农场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农场金融机构并未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要。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家庭农场的融资整体满足率仅为33%,贷款期限满足率为29%,与家庭农场的融资需要相距甚远。在家庭农场融资中,商业银行本应承担家庭农场融资的重任,但出于对家庭农场经营方式的顾虑,商业银行普遍担心家庭农场贷款回收难,常常对家庭农场借贷做出严格的抵押限制,导致家庭农场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 1.3 家庭农场融资需要多样化 家庭农场的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经营风险大,对于农业保险、期货套期保值等金融产品需求强烈,但是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远远无法满足家庭农场的这些金融服务需要。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深入发展,许多家庭农场开始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逐步向全产业链延伸,从而无疑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多要求,但是农村金融产品缺乏、服务滞后,无法满足家庭农场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2 我国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原因剖析 2.1 家庭农场自身缺陷 农业生产和土地制度的缺陷。家庭农场多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活动,有着较强的自然依赖性,且常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差、有效抵押资产不足、经营效益不稳定等问题,因而,许多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经营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场主进行融资抵押的重要标的物,但是,《土地法》规定,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权,土地流转只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物权法》也规定,“农民拥有的承包土地、宅基地……不能进行抵押”,这些制度障碍加剧了家庭农场的融资难问题。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落后。当前,家庭农场主多是文化程度较低、经营观念落后的种粮户、养殖户等,他们不会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这导致家庭农场经济效益较差,融资还贷能力不足。此外,许多家庭农场都采用自我管理、自我劳动的家庭经营模式,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信息透明度较差。在对家庭农场放贷时,金融机构难以真实核算家庭农场的财务状况,无法准确把握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贷款用途等,常常担心贷款难以回收,因而,许多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借贷给家庭农场。最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申请程序繁琐、限制条款较多,而家庭农场的融资规模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场主不愿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只能以民间借贷或其他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2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在股份制改革后,许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经营原则,将大城市、大行业、大项目作为服务对象,逐步撤销了农村网点,这给农村金融服务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农业金融服务中,商业银行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涉农贷款的服务对象,很少关注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的融资需求。当前,从事涉农业务的金融机构多为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其中,农业发展银行是扶持农业的政策性银行,多从事粮食储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收购等贷款业务;邮政储蓄的涉农业务刚刚起步,对农村金融支持有限,无法很好地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有着较强的融资能力和服务能力,但是农村信用社规模小、实力差,无法很好有效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缺失,导致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凸显,许多家庭农场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2.3 政府帮扶政策缺失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科技服务等发展滞后,不能为家庭农场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服务,这些导致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以种粮补贴为例,许多地方的种粮补贴以土地承包经营户为对象,而非以“种粮户”为对象,这些导致种粮补贴与家庭农场无缘。此外,针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扶持政策缺失,无法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抵押担保、直接融资等金融服务,这些也增加了家庭农场的融资难问题。 农业保险是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生产时遭遇自然灾害、疾病疫病、意外事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财政补贴力度较小,制度体系不健全,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该方案只是将小麦、玉米、猪肉、烟叶等12种农产品作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品种,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要。同时,农业保险执行中也面临着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并导致农业保险投保率较低,许多家庭农场无法参加农业保险。 3 我国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突破之路 3.1 改善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状况 当前,地方政府应制定针对性的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实施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家庭农场主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比如,湖北省就推出了针对家庭农场主培训的“阳光工程”“家庭农场主培训班”等培训项目,组织家庭农场主学习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此外,家庭农场也要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要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农超对接、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以更好地提高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内源融资能力。最后,农场主要树立企业化、集约化管理的理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农场的成本、收益等进行分析和控制,推进家庭农场的专业化、企业化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家庭农场的外源融资能力。 3.2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帮扶作用 在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中,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农场金融服务,建立针对家庭农场的金融产品、贷款利率、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等融资机制。还要创新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机制,增加涉农贷款的发放额度,以更好地满足家庭农场多元化、多样化的融资需要。比如,对于种植类家庭农场,可以开展农机具抵押、订单质押、土地流转权益保证贷款等贷款业务;对于畜禽养殖类家庭农场,可以开展厂房抵押、订单质押、畜产品抵押等贷款业务。再如,针对家庭农场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风险成本高等问题,可以通过农户联保贷款、互助担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方式,创新家庭农场融资抵押方式,满足家庭农场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3.3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帮扶作用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当前,地方政府要成立农业、金融、财政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家庭农场金融帮扶办公室,深入调研家庭农场的融资现状,准确把握家庭农场的融资难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还要深入了解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具体表现、症结所在等,制定针对性的金融扶持政策。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府要对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银行的涉农业务进行财政补贴,或给予税收减免;也可以通过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降低银行涉农贷款的风险,提高银行开展涉农服务的积极性。此外,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引导家庭农场合理利用民间资本;要发展融资租赁服务、互联网金融信贷、農村金融债券等新兴金融业务,满足家庭农场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最后,还应支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开展家庭农场金融业务。还要根据《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管理办法》要求,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推动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创新。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当前,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方式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保障能力。比如,可以建立农业保险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三农”保险的服务网点;可以推广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家庭农场信贷保险业务,建构多险种、广覆盖的政策保险服务体系。 培育家庭农场是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许多家庭农场都面临着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帮扶力度等方式,破解家庭农场的融资困境,推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敏志.依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探索[J].吉林金融研究,2013(10). [2] 李善民.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困境及其优化路径——以广西151户家庭农场为例[J].南方金融,2014(05). [3]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家庭农场成长条件与政策支持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5(01). [4] 张乐柱,金剑峰,胡浩民.“公司+家 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基于温氏集团案例研究[J].学术研究,2012(10). [5] 李亚男,乔玉洋,闫立峰,等.家庭农场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5(14). [6] 俞中.合肥市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融资现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