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内在发展逻辑与塑造路径尝试
范文

    [摘 要]文化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增强城市记忆的强大引擎,是提升温州城市形象的内在要求。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征程中,温州紧扣文化厚重这一新使命,积极响应打造“铁三角”战略,以城市文化竞争力建设为核心,通过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强化载体文化元素、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实施遗产保护专项行动、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等五大措施,深挖瓯越文化精神,牢铸温州城市文明之魂,努力使文化成为涵养城市文明的沃土,为其他地区城市文明与形象打造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文化文明;城市精神;地域形态

    [中圖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内在逻辑路径

    文化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文化战略思想逐渐清晰。在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文化浙江”的决策部署,强调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建设文化厚重的城市。这些“文化要义”都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城市文明推进进程中,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从思想认识来看,首先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认识:

    1.1 文化是涵养城市品格的发展路径

    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定位和文化传统,人们对陌生城市的最初认知,第一印象常常是独特的地方文化标记。随着文明创建逐步走向深入,此时更注重对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打造。高文化品位,是城市文明的高层次追求,更是打造高品位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最核心的理念,是更加关注文化与新形势下道路选择、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秩序规范构建等重大主题的密切关系。可以说,就是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城市文明的每一寸肌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让城市更可持续、更有品质、更加迷人。

    1.2 文化是激发文明自觉的内在动力

    城市文明最终成果应该体现在人的素质提升上,落到外在形式上,或是人人爱读书的“阅读文化”、或是人人随手文明的“志愿文化”、或是人人行善的慈善文化。在当前利益关系、社会结构、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社会思想既活跃又复杂,在这样的现实形势下,更需要我们用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文化的氛围唤醒个人潜藏的道德力量,使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使文明成为群众的一种自觉。

    1.3 文化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指标

    城市文明归根结底的指向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而文化涵养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文化交流合作,是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延续传统地域优秀文化的风采。在城市文明进程中,用文化这一要义,更加关注每一个社会成员内心世界的健康、充实和丰盈,精神境界的广博、美好和强大,更加关注文化自信心理的培育、文化自强能力的提升、文化认同心理的强化的追求,使其成为城市文明涵育的沃土。

    2 地域文化厚植城市文明的生动实践——以温州为例

    2.1 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温州美术馆、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切实完善“15分钟都市文化圈”,大力推进城市书房27个,形成“1+10+N”的文化驿站建设模式,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品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动以文化礼堂建设为核心的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模式,将文化礼堂与城乡中小学德育、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等相结合,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五有十化”为标准,以举办市民文化节、农村文化礼堂汇演等活动为平台,深化乡镇社区文化中心试点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

    2.2 着力强化载体文化元素

    将文化理念、内涵融入城市空间,利用车站、码头、机场、交通站点、户外大屏、公园、文化创意园区、广场绿地和居住集聚区等公共空间资源,实施文化力空间营造方略。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瓯江两岸、温瑞塘河沿线、三垟湿地周边等重点景观区段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利用,完善“美丽水乡”的总体文化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景点。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宣传和弘扬城市精神、城市价值观内涵等。创新“商业+艺术”模式,定期或不定期在万达广场、时代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举办传统精品艺术作品与当代艺术作品展。

    2.3 着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培育文化活动品牌。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各类文化阵地,精心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重点扶持“温州艺术节”“市民文化节”“温州读书节”等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戏曲创作和研究,重点培育瓯剧、永昆和木偶三个“国遗”剧团。培育戏剧节、音乐舞蹈节、微电影节、曲艺小品大赛、短篇小说奖评选等特色赛事品牌,精心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原创优秀歌舞节目;强化艺术团队的品牌意识,激发舞台艺术演出市场,促进全市艺术院团品牌化发展。

    2.4 着力实施遗产保护专项行动

    大力推进泰顺廊桥、雁荡山-楠溪江、苍南矾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实施朔门街、庆年坊、五马-墨池、江心屿等历史文化街区,继续推进谯楼、江心屿、永昌堡、泽雅造纸等文物保护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三年努力,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在全省名列前茅。重点扶持瓯剧、瓯塑、瓯绣、瓯瓷、瓯菜等五大“瓯”字系列,进一步打响“百工之乡”品牌。

    2.5 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扶持一批有前景的小微企业,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孵化、服务功能,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推进非遗产业化,培育“温州手工博览会”等会展品牌。构筑文化产业平台,以“浙江创意园”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为重点,带动省级、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发展。进一步提升黎明92文化产业集聚区等市级重点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创建轻工业文化创意研发第三方创意服务中心、传统工艺美术活化文创中心、瓯礼设计研发中心等文化产业研发平台。

    3 文化魅力之城的发展方向

    3.1 紧扣核心价值观,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方向

    要着力用正面的声音占领阵地,壮大主流舆论,要拿出重要版面、黄金时段、显要位置持续刊播最美人物、最美群体和时代英雄的先进事迹;利用街道、社区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和其他各类载体广泛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大力开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及时代品德教育,使体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成为主流主导;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要积极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价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落地生根,不断提高文明城市的含金量;要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营造城市文明氛围,使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3.2 扎根地方文化底蕴,构筑城市独有地域符号

    一是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丰富内涵,体现到城市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入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时代价值,搞活文化传播形式,开展“革命先烈追思活动”“我的家风家训”“讲述城市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参与中领悟家国情怀,在实践中熏陶文明共识。二是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覆盖,要挖掘好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单位教育各阶段。三是要强化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在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影视动漫等领域,在突出根除文明固疾、挥剑城市陋习等主题内容上,不断鼓励创作一批有城市具象、有地域特色、展示城市人文精神的作品,不断构建城市符号。

    3.3 融入城市市民生活,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

    一是文艺作品要贴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时,会议邀请了两名网络作家代表一个是周小平,一个是花千芳。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字表达方式符合读者口味,周小平的文字非常网络化、花千芳的文字幽默诙谐、深入浅出,可以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感受中领悟大道理。所以说文艺作品必须要结合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带着温度,贴近百姓。二是文化阵地要接地气。以温州为例,城市书房、文化礼堂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城市书房着眼于“24小时灭的灯”这一便民定位,城市书房成为文明城市中特有的风景,温州市民的借阅量全省领先,温州已连续三年位列“最爱阅读城市榜”,遍布城乡的文化礼堂充分着眼群众喜好设计载体,探索形成的心愿墙、村民记忆馆、村干部就职礼、村歌、村晚等载体,使文化礼堂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殿堂”。所以说,阵地建设就是紧扣群众需求,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三是要文化惠民工程长效常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形成资源共享、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4 引领文明创建,提升城市文化品格

    新形势下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必须发挥好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从“政府独奏”走向“全民合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身边小事做起,从文明细节抓起,多办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创建带来的新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要扩大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积极搭建市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创建平台,让人民群众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起来,不断提升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城市优势文化资源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镇建设,聚焦美在乡风民风、美在文化生活、美在人居环境,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更多的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辉.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对离职倾向影响研究——基于不同工龄群体的回归方程解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01).

    [2] 徐辉.大数据思想之于机关公务员绩效考评体系创新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7(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