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
范文

    王琪 周鑫 向芸芸 杨新龙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郊区的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其地理位置是都市和乡村相连接的过渡地带,加上城市居民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以及相关农产品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市郊区型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大都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发展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不但是城乡一体化的表现,同时也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大措施,在满足城市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以外,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因此其研究具有充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目前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都市郊区型农业,产业理论,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04.5[文献标识码]A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即在中心城市周围,根据到城市中心的不同距离所产生的运费差决定了不同地区农产品纯收益的大小,最终因为纯收益的不同形成了六个环绕城市的同心圆圈,由内向外分别为:自由农业地带、林业带、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畜牧业圈。其中围绕城市最近的就是自由农业带,也就是生产易腐的蔬菜、水果和鲜奶等食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融合以及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需求都促使了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都市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主要有都市中、都市郊区和都市经济圈内等形式,是以适应现代都市生存和发展需求而形成的现代化农业。由于城市规划的原因,都市郊区型农业在我国最为普遍。农业现代化是当前社会亟需的发展模式,不论是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还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促进意义。

    1? ? 都市郊区型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1? ? 增加城郊农民的收入

    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促进了城郊农民的增收。首都都市型现代化农业中,采摘业成了产业链中的重要部分,其中樱桃种植业的发展尤为突出。截至2016年北京市樱桃种植面积已经达4000多hm2,总收入高达3.9亿,全市樱桃园共迎来采摘游客193万多人;同样位于郑东新区东边的中牟县草莓种植面积截至2015年底已达800hm2,年产值超过2亿元,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大量农家乐、休闲式农庄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北京通州樱桃产业和郑州中牟县草莓产业都是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的典型代表,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周边乡村的发展,淡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减少了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

    1.2? ? 提升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都市郊区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可以让居民更加放心食用;休闲式的农庄生活可以让城市居民体验农村生活的静谧平和,有效缓解城市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郊区的旅游主题农业区是城市居民周末郊游的重要场所,有效解决了城市居民由于时间短和距离远所带来的旅行矛盾局面。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具有市场导向的,消费者正是城市居民,其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新鲜食物,另一方面可以让城市居民充分感受自然风景,体验农庄式的生活,陶冶情操,提升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1.3? ?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平衡

    工业时代最大的负面产物就是对环境的破坏。农业的发展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化的发展对都市农业特别是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国政府、学者和机构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对城市的功能和综合作用进行了研究,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即保留城市周边的农用地和农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日本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为防止农业被挤出都市圈,保留了占东京面积5.4%的农业用地,进而建立了镶嵌式的“绿岛农业”,发展了大批高科技都市农业。

    2? ? 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 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都市郊区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的郊区基础设施不完善,进而严重阻碍了郊区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公路覆盖率低,信息网络技术有待提高,以及农业产区建设不完善等都导致都市郊区型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政府对郊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或者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呈现出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都市郊区型农业处于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处,往往由于归属问题造成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无缝对接,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后续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2? ? 政策法律不健全

    目前关于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的政策法律还没有完整制定实施。有关农业的法律虽然有《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乡镇企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以及各项法规,但是针对都市郊区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却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之间甚至还存在一些相冲突的地方,导致农业的发展无法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土地,其中土地流轉方面的政策支持尤为重要,而《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相关土地政策对都市郊区型农业这种新型农业的发展没有详细的规定。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困难重重,一方面,农民对土地租金和收益期望过高导致土地流转难度大,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流转模式单一,程序不规范,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2.3? ? 农民参与度较低

    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发展的突破性比较低,而且长期以来政策对农村不够重视,导致乡村生活比较贫困,并且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都市郊区的农民往往对现代化农业了解不够充分,认为其风险大而拒绝参与到这种新型农业的建设中来。由于农民往往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缺少长远目光,导致其对现代化农业没有信心。加上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对土地的权利看得很重,在进行土地合并流转工作时,农户往往表现出恐慌、担忧的心理。此外,政府在整理土地时,由于没有及时有效地和农户沟通而强制农户搬迁的行为同样打击了部分农户参与现代化都市农业建设的热情。因此,农民在建设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表现出积极性低、参与力度小的现象。

    2.4?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可以说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我国早期为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农业的发展,重心由农业转为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并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上分开隔离化,逐渐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结构已经不适合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论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极大地挫伤了郊区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参与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的积极性,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距离,增加了贫富差距,限制了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

    2.5? ? 专业管理人才和机构匮乏

    都市郊区型农业现代化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跨度大,以往专注于传统生产的农户缺乏相关的心理、知识以及技能的准备。另外,农业由于其特有的生产周期长与收益风险大的特征使得大量人才较少在相关领域进行大量研究。当前郊区型农业的发展大都为家庭式经营,大企业进驻少,经营主体小而乱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较低。由于缺少相关领域人才和科学的公司管理模式,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瓶颈。专业知识缺失、受教育水平较低,造成了都市郊区型农业发展效率和质量双低的现象。

    3? ? 都市郊区型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 加强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业项目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使得产业可以有效运行。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对于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资金和技术的进入往往需要由政府带头,进而让农产品企业可以在充裕的政策条件下发展。基础设施由于其公共性,应当由政府出资建设,例如都市郊区道路设施的修建、通讯设施的覆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园区的建设等。完善的基礎设施将有效地连接城市和乡村,使得城市优质资源可以更多地流向郊区乡村,实现资源利用的对接,在都市郊区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中起到加速而不是阻碍的作用。资金的投入还可以通过政策的优惠让大企业进驻郊区乡村,通过“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进行融资,并对农户进行分红,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社会效益。

    3.2? ?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强化法律保障作用

    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使得从事该项产业的企业、农户以及其他主体有法可依,有法保护。首先,制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鼓励土地大规模合法合理流转是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其次,政府政策与制度是都市农业发挥生态功能的重要保证。政府可以提供生态产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提供生态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场所、解决公共产品问题;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解决外部性问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 采取各项鼓励措施,提高农民参与度

    农民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对新事物往往抱有抵触的心理,导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还是农民,农户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通过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其参与到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建设中。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村民大会,通过充分沟通了解农户的想法,针对农户的要求,政府及农产品企业可以在谈判的基础上,最终以合同的形式达成协议让农户放心地参与到建设中来。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专家对农民进行讲解、培训和引导,让其充分了解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所带来的效益和相关的保障措施。此外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充分考虑到都市郊区农户的切身利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只有农民的参与度提高,当地的项目实施才会顺利。

    3.4? ?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产业链的经营是从西方管理中学习过来的。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提高都市农业产业化程度、减少行业波动风险,有助于促进都市农业产业的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规模经济效应。现代化的都市农业发展需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农产品的种植、培育、采摘、加工、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完整的供应链都应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使得产业的发展具有规模化,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有效整合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优势力量,提高都市农业模式的竞争力,实现链条的整体价值。

    3.5? ? 吸引人才聚集,引进科学管理模式

    21世纪是人才资源争夺的世纪,拥有先进的人才就拥有发展的优势资源,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相关产业的人才,这对于项目的开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需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才的聚集,并为从事都市农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提供特有的优惠政策,例如较高的工资水平、优良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机制等等。另外,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得益于其优良的管理模式。从事都市郊区型农业的企业、机构应该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提高运营水平,促进都市郊区型农业的规范化发展。

    3.6? ? 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都市郊区型农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复杂系统工程。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城市以及郊区乡镇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家庭等都市郊区型农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包括农业信息、项目咨询、政策贯彻与执行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在逐渐地转变,其服务功能不断突出。最近几年不断深入的行政职能改革正是提高政府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都市郊区型农业的发展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相关部门的管辖职能,应该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防止部门之间冲突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苗润莲.国外都市农业发展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 华玉武,李刚.都市农业发展与葡萄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4] 林卿,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5] 于淑俐.山东半岛实现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6] 贾利军.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与城镇化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7] 何忠伟,刘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创新农经行动计划(201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8] 王强.烟台市福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 张雷珍.城郊型农业园区与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浙江省东阳市为例[J].经济视角,2012(1):44-46.

    [10] 祁卫娜,孙美玲,王刚建,等.中牟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17(3):18.

    [11] 毕刘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为例[D].河南大学,2015.

    [12] 李曼.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