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落实新时代乡村党建工作 推进乡村党建工作新实践
范文

    唐坚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发展列入开启新征程中的重要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也需要有相应的新举措,新农村建设也将要面临新时代带来的新要求。为此,农村党组织需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本要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贯彻落实乡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认真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工作指示。新时代乡村基层党建的工作必须按照“三个必须”来开展:一、必须以更先进的工作理念推进乡村基层党建工作;二、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三、必须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去践行发展农村建设为人民谋福利的诺言与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新农村;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在十九大会议中,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实践指明方向,着重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設为一切统领。由此可见,不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乡村篇章,第一步就是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全面打通党的顶层设计向广大乡村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同志必须从国家的大局出发,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农村党建工作提升到史无前例的新高度,做出好成绩。

    1 新时代乡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党组织不仅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底层力量,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核心和直接领导者。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都和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高低、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及个人的政治形象密不可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一些农村党组织还停留在队伍的末尾,在村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支部活动开展、制度建设及组织纪律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基层建设领导班子中存在许多与新时代振兴乡村战略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党员文化知识结构单一、思想道德水平偏低、党员干部呈老龄化趋势,能说会道,但工作实际开展并不理想,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些甚至不能独立自主操作电脑,对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村级领导班子是发展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必须提升自身能力,打破传统禁锢观念,富有新思想、新觉悟,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才能搞好农村发展,带着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蓝图。

    1.2 党员队伍建设缺乏新思路

    有不少村干部的身体进入了21世纪,但思想和工作方法还停留在上世纪,在各工作方面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像发展班子新成员、强化村级财务制度、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处理矛盾纠纷、乡风文明普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都缺乏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基层党支部需要加强凝聚力、向心力,党员同志们需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告别过去呆板思想和陈旧的工作方式,尽快妥善解决当前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引起农村社会的动荡还会严重影响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和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度。

    1.3 党组织号召力不强,支部活动难开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农村党支部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例如:一、支部活动难开展,大多数的活动都是以座谈、开会的形式召开,致使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二、党支部缺乏号召力,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特别是部分领导人,文化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怕负责怕担风险,缺乏经济意识;三、随着农村劳务的大量输出,农村人才流失量大,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多数是老、弱、病、残,在农村党员中,老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1.4 制度建设不完善,党建工作形式化

    在制度建设方面,基层党组织不仅没有做到制度精细化,反而让其成为“摆饰”,令一些制度的虚化、泛化现象非常严重,甚至还有不少村落,都没有形成完整的党制度体系,对于上级要求的政治学习也都是敷衍了事,刷印几条标语,认为挂着横幅,再摘抄几页笔记就等于学习了,这样走过场的学习形式,是以普遍形式存在,还有些村干部,应上级通知观看视频会议,到了规定时间打开电视,参会学习人员却寥寥可数,这样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都是必须要整顿改进的。

    1.5 组织纪律不严,工作作风不实

    在组织纪律执行方面,从总体上看,农村党组织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受群众认可的,但也不乏有“微腐败”现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损害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形象。对于“微腐败”绝不“微处理”,“微腐败”也是腐败,不能忽视其危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由于其“微”,所以往往不被警觉,反腐向来提倡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组织成员必须要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思想觉悟。在工作中,有些党员同志没有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具体工作中欠缺创新的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平时要求比较低,空闲时间不爱学习,对分管工作涉及的一些政策法规研究也不够,致使工作效果不够理想,工作上没有认真对待和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缺少基层干部应有的求真务实的精神。

    2 乡村党建工作问题的成因

    2.1 村民自治制度遭遇困境是造成农村党组织现状的隐性因素

    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开展,一直是依托村民自治制度,任何制度实施,首先要明确实施主体和客体的范围。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农村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发展早期,广大农民通过民自治制度,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也激发了农民的自主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和“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出现,村民自治的基础正被削弱,村民自治制度发挥的空间也受到抑制压迫,村民自治的主客体正在流失,“农村两委在政权上的附属性、国法在实践中的高成本性及其与农村传统的冲突性,已不能继续为农村治理提供足够的支持”。客观而论,个别农村党组织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已根深蒂固,亟待外部力量的介入和支持党组织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强化,恢复其正常功能。

    2.2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对传统农村的治理结构造成影响

    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给农村人口带来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契机,同时影响着农村人口对原有的居住空间的传统意识,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将农村居住空间从相对松散的传统社会结构,改变成了集中生产生活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整个过程随着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伦理社会向以契约、共同体意识为特征的现代法理社会转型。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在城镇化发展中显得单薄无力,逐渐在农民群体中展现出家园意识淡薄、经济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失落、自然意识弱化等倾向,对生活幸福感的认知也发生变化。不仅如此,农村作为城镇化劳动力输出的重要之地,也将面临老人赡养、儿童教育、人力匮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在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整理和利用的过程中,对失地农民、转业农民给予必要的利益关怀也考验着党组织的治理能力。

    3 推进乡村党建工作新实践的对策

    为农民谋幸福是党的重要使命,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国各省市区乡镇村党委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建强乡村基层组织,打造过硬干部队伍,补齐乡村人才短板,强化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先锋引领、人才支撑,提高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落细,统筹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实践,为今后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3.1 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为了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高层次几点要求:一是农村党组织领导不能以上自下,依靠权威采取命令的方式进行工作,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通过示范和服务来领导农村工作;二是要为实现党的领导作出成绩,首先要建立农民对党组织的认同,基层党组织必须提升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三是基层党组织要在思想上贯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乡村振兴所依据的新发展理念,要能够制定契合战略要求的发展规划;四是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来落实发展规划。

    3.2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办好农村的事,关键也在党。要切实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协调各方,从两个方面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健全完善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切实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3.3 加强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基层干部队伍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基层干部要在工作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需要从三个方面提升:一是创新乡村干部工作。遵循“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基本要求,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领头羊”,提升整体农村带头人队伍。开展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培养之路,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创造性开展“派挂”干部工作,优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县乡有关部门年轻优秀干部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接地气”,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建强乡村工作队伍。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既要提高“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成效培训,也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一懂二爱”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新时代“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三是重视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变化,强化实干担当意识,保持良好从政心态,激发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示范引领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突出成绩,起到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3.4 以党建工作带动人才培养,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重要资源,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大力发展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与此同时,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广招热爱“三农”工作并且专业对口、掌握先进技术的党员人才,分别组建科技人才服务队和工作队,扎根乡村基层开展驻点及科技形式的帮扶工作,并实现所有乡镇都有一支工作队。其次,开展对乡村基层本土人才的培养。以提升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的活动,加大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本土化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尤其是要多培养乡土专家、工匠等人才的,培育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优势人才。建立有效的引入人才鼓励机制,引导各类优秀人如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家等生力军,加入实施乡村振兴队伍,为农村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3.5 转变工作理念,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正确扭转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和工作理念,能有效提高党建工作成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是党建工作得以持续顺利开展的重要指引,强调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必须是将观念转变成为村民服务的务实行动。首先要组建优秀村级班子,完善村级组织结构,丰富组织生活,改进工作方式,推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得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的过程中,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有显著增强。再者是全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在基层党建的范围广度、工作深度和时间跨度等方面下足苦功夫、硬功夫,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林安鹏.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推进国企党建工作新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2018(03).

    [2] 郑薇.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扎实做好机关党建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05).

    [3] 崔仕臣.以新举措推进乡村党建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4] 金银焕.提高乡村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J].党建研究,1999(01).

    [5] 邹小华.以新思想指引基层党建新实践的思考[J].经济师,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