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范文 | 申作兰 林德山 [摘 要]中共十九大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农业在经济中发展的地位,再次强调“三农”问题,统筹国家农业发展,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全面建设小康的最后攻坚战,促进农村经协调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发展背景分析、困境、策略三个方面研究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战略;经济协调;全面小康;电商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我国改革开放历经40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成就,缔造了中国发展神话。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支持,为了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并将我国农村经济纳入到国家战略体系当中,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注重农业经济发展,让农村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体现了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性质。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发现诸多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仍以传统小农畜牧、种植经济为主,技术水平低、模式落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已经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战略指导下,我国应该加大农业经济投入,不仅要为农村经济发展“输血”,更要帮助农村形成“造血”的能力,全面发展旅游、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工艺品加工多种模式,帮助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下探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农村经济发展背景分析——乡村振兴战略 在2017年十九大会议中强调,必须优先发展农村经济,城市反哺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挖掘农村发展潜力,拓宽农村发展之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村共享经济成果,振兴乡村经济,稳固国之根本。新的经济时代发展下,国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双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共十九大为我国国情发展做了最为精准的判断,提出了乡村经济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明确与有力支持的背景。 在“双不”发展现状中包含了不充分与不平衡两个方面。不平衡,即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农业一直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与人力支持,迅速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有更多的钱财投入到文化需求上。同时,我国农村在国民经济飞速提升的经济背景下也开始不断发展进步,但这种进步速度显然滞后于城市,城乡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文化教育产业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即农村、农业、农民发展不够充分。我国新农村建设还不够完善;农业发展不够现代化,生产水平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民综合素质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双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之道,完善城乡互助发展机制,加强政策的支持,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多年的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振兴的发展战略也出现了细微的变化:1.由城乡统筹到融合,改变同一领导思想下各自发展的局面,将其转化为城乡交互融合发展,两个部分合为一体共同发展。2.由农业现代化增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农民生活的居住区域共同纳入到现代化发展体系当中。在我国城乡发展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出现了发展隔阂,加深了社会矛盾,如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农村务工人口医疗保健问题。基于此种社会问题,人们愈加重视消除城乡之间差别,将二者发展为一体。 城乡融合过程中涉及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每个人对于城乡之间发展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总体来说是由差距较大的城乡在融合的过程中打破界限壁垒,促进城乡之间的各项经济要素进行流动。在此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各项内容连接更加紧密,差距也在不断地缩小与弱化。从经济角度而言,城乡融合也就是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以经济为主要目标,共同发展经济融合目标,优化生产中涉及的各项要素,通过完整的产业链布置,形成现代化、规模化经济效益,促进城乡之间共同发展。 随着人们对于农村经济认识重要性的加强,并在乡村振兴战略政治背景下,必会将更多的优惠政策倾向于农村,使其获得更多的帮助,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农村发展农业。农村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构建灵活的经济发展体系,吸引城市人、财、物各项经济生产要素,以为农村经济发展谋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可以预见,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城乡经济体系各个方面相互交错,使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新气象。 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阻碍因素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發展目标,用以解决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日益加大,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滞后的现象。但此时的全面小康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着诸多不平衡的现象,需要人们不断践行全面小康发展目标,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在十九大已经提出现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最后攻坚阶段,距离2020建设全面小康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时间越是紧迫,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愈加不能够自乱阵脚,每个阶段自有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坚决不能动摇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点阻碍因素。 2.1 脱贫攻坚,精神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各个方面先后发展速度、程度差距巨大。在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下,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改善我国农村民生发展状况,不仅要扶经济,更要扶思想、扶文化、扶教育。因此在打响脱贫攻坚战时,当地应该积极响应,建立攻坚信息服务卡,详细记录、调查贫困人口数量与贫困程度,并为其寻找脱贫专项负责人,争取让每个贫困人口都有直接责任负责人,从思想、教育、文化上对其加强教育。但可以看到,精神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但全面建小康时间紧迫,农村扶贫任务重、时间紧、问题多等特征,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2.2 人口流失,问题丛生 农村是共同富裕的关键主体,也是发展改革难点。长期以来,由于政策的倾斜、城市经济水平高、教育文化资源丰富等原因,导致了农村人口不断迁移城市,农村缺乏人力发展要素,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缓慢,出现了经济停滞期。此外,农村人口流失也导致诸多问题丛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养老问题也十分尖锐。问题丛生与缺乏年轻劳动力的农村开始出现萎缩之态,如果不加以干预,引导当地人口流向,解决各项发展问题,将会使农村发展失去其根部。 2.3 品牌不足,价值较低 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品牌构建不足,相应农产品附加值较小的状况。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质量水平不高与销售渠道有限。在质量上,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人们对于农村产品的选择,即使优质农产品被成功销售后,农村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极为有限。在销售上,产品需要一定的市场、买家以及运货渠道作为支撑,但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下,农村物流水平不高,农产品难以被销售,再加上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佳,买家依附度不高,产品的销售极容易出现亏损与滞销的现象。我国多数农产品缺乏产品宣传渠道,产品可替代性较强,不利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2.4 素质不高,水平不足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仅依赖于一腔热情,更需要科学的管理水平与管理人才。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大量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涌入到城市,导致农村现有人口多以老年、儿童为主,人口文化素质不高,难以实践高水平的农业管理模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设备操作、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管理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需要从事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但由于现有农村人口素质不高,难以快速接受新事物,严重滞后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举措 3.1 深挖特色,发展经济 我国农村数量众多,但各个村的资源分布状况却大不相同。因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农业发展状况、当地资源优势,构建新型的经济发展体系。例如:偏远山区可以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风土人情发展旅游业,通过游客观光带动当地民宿、餐饮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革命根据地则可以利用抗战历史,构建红色革命旅游基地;土壤贫瘠且旅游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考虑种植经济林或者中草药等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3.2 加强教育,提升素质 农村人口素质不高,教育、文化等精神产业滞后,不仅影响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更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后继乏力。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作用,主导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水平工作的开展。例如:通过文艺晚会、健康广场舞等直观化的宣传模式为农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如“经济林的种植技术”“药材田间管理”“鸡鸭鹅常见家禽养殖技术”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3 返乡就业,解决问题 面对农村养老与留守儿童问题,应该联动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保障方案,借助农村养老体系为农村人口提供保障,让学校成为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的重要主体。解决农村的各项问题,有助于构建优质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农村要放宽小额创业贷款条件,为农村人才返乡提供创业环境。 3.4 发展电商,创设品牌 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多以农产品的销售所实现。我国电商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流基础与商品平台宣传渠道。因此,寻求农产品销售渠道时,可以借助电商已有的优势,销售当地农产品。当地乡镇领导人应该树立一定的品牌价值观念,与当地农业生产大户进行合作,鼓励其进行品牌注册,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政府引导当地龙头农产品生产企业集中进行品牌宣传,并在官方网站上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宣传,扩大农产品的影响覆盖面。同时,当地政府应该招商引资,重点招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完善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当地农民创设更多的就业机遇。 4 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之基础,根基稳定上层经济建设才能够更加稳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应该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投入资源支持,鼓励城乡经济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应对发展困境,结合自身資源与电商渠道创设新的经济发展渠道。同时,当地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为农村经济平衡发展,提供人才战略储备。 [参考文献] [1] 王海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 [2] 郑永瑞,刘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安徽省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3] 范利利.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路径研究——以海门为例[J].经贸实践,2018(23). [4] 郑瑞强,翁贞林,黄季焜.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要素配置与制度安排——“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综述[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01). [5] 付翠莲.新时代以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目标、难点与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6] 佟伟铭.乡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7] 杨仪青.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8(06). [8] 厉新建,傅林峰,时姗姗,等.旅游特色小镇的内生发展与路径[J].旅游学刊,2018(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