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草地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
范文 | 戚莹 [摘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就爱绿护绿方面身体力行。草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天然生态防护线。通过介绍我国草地破坏情况、原因及近年来国家就保护草地恢复草地生态工作进展情况,对草地生态问题提出展望。 [关键词]草地;生态;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12[文献标识码]A 1 草地战略地位 草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绿色植被,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草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3,我国草地面积近4亿hm2,为国土面积的41%,是世界第三大草地资源国。由于对草地管理不当和草地管理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够而造成草地严重退化,因而导致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曾提出“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2 草地破坏后的表现 2.1 草原退化,引起荒漠化 青藏高原草场退化相当严重。青海玉树、果洛两州目前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场1000万hm2,占区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4%,沙化面积达253.33万hm2,荒漠化平均增加速率由20世纪70~8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一些省份草地的断片化也很明显,全国成片草地的面积总共减少了7%。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覆盖度草地转化为低覆盖度草地和沙地,低覆盖度草地转化为沙地,草地面积逐步萎缩。 2.2 草种质量下降 草地被破坏后,草质明显下降。野生杂草滋生,优质草种减少,劣质植物蔓延。重要植物资源濒临流失,草质草种不容乐观。并且在退化过程中,伴随具有不同资源利用策略的植物种群替代的过程。草种研究者表示,若不加以管理,未来草原面积和质量都将继续下降。 2.3 生物灾害严重 草地地表裸露,草原上生物灾害泛滥,其中以鼠害最为严重。黄土高原西部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已成为引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并且严重威胁县域内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吐鲁番市以及塔里木河下游也有鼠害的发生。此外,新疆阿尔泰地区、内蒙古草原蝗虫泛滥。可以看出,草地生物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北与华北北部地区。 2.4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脆弱 草原退化引起的荒漠化使生物栖息条件发生显著变化。韦锦云对鄂尔多斯地区就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栖息地荒漠化使蜥蜴群落组成变得简单,同时造成了蜥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甚至丧失。魏卫东等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设置研究样地,研究结果表明,由退化导致的土壤冻融作用特征的改变,不利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和冻土环境的稳定。草地遭受破坏环境下生物多样性面临破坏,使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 3 草地恶化原因分析 3.1 自然因素 贾幼陵认为,气候变化是引起草原生态恶化的重要自然因素。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草地生物量的空间变异与降水量相关性最高。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地形条件引起坡面土壤水分變化,进而影响退化苜蓿草地地上生物量。从中国学者马文红等研究中也可看出,水分是比气温更影响草业生长的因素。除温度与水分外,植物物种丰富度、微环境要素、土壤养分也是影响草原生态的重要因素。另外,草地虫害的发生,是造成草地资源面积骤减的重要原因。如草地贪夜蛾的存在对草业的破坏极大,目前已入侵云南,正严重危害着云南草业的发展。 3.2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以及将草地开垦为农田是导致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2000~2005年间减少的草地面积达119hm2,其中48%以上被开垦为农田。这大大减少了草地面积。不仅如此,过度放牧还会影响草地生物量和生产力。很多研究表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生物量降低。如在内蒙古温带草原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放牧实验结果均显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地下生物量降低30%~50%。露天挖矿对土地压占也是引起草地植被退化的人为因素。此外,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也导致草地资源的减少,草地面积的缩小。开垦、开矿、工业开发、道路建设、乱采滥挖以及其它各种征占用等行为,导致大量优质草原面积不断萎缩甚至消失,使全国草原面积持续萎缩年均减少约50万hm2左右。 由此看来,自然条件是引起草地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而在人为恶性活动下,草原退化情况较自然因素更为严重。可见对于客观环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尤为重要。因而在人为破坏草地引起生态危害后,各种草地保护措施逐渐落实。 4 草地保护措施成果 草地退化后,引起地表裸露、荒漠化、虫害泛滥等一系列灾害。草地作为天然生态防护线,国家重视草地生态工程,长期以来在人工种草、荒漠化治理以及保种育种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良效。 4.1 人工种草,扩大了草原面积 目前,人工种草是治理草地突出的工作之一。我国人工草地以内蒙古人工草地面积最大,2010年各类人工草地面积约437hm2,占全国人工草地总面积的20%。陕北地区,完成人工种草6666hm2,草场改良3333hm2,推广种植健宝草等优质牧草100hm2。“十二五”期间,草畜平衡区牧草覆盖度较2010年提高25%,禁牧区草场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45%以上,天池禁牧区牧草产量增加65%以上。研究不同条件下沙棘造林的效果,在甘肃、青海等地区大力发展沙棘造林,逆向拉动草原生态发展。大量人工种草造林,扩大了草地面积,使得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4.2 荒漠化改善 国家致力于荒漠化治理,使地表裸露情况有所好转。国家2013年正式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截至2016年底,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000多万hm2,土地沙化逆转速度不断加快。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平均扩展343600hm2,转变为年均缩减171700hm2。重点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大幅度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状况逐渐好转。黄土高原坡地退耕还草,使得苜蓿地、撂荒地、坡耕地土壤水分分别恢复到10.0%,14.5%,15.5%,分别增加了35.1%,15.1%,24.0%。山东潍坊近十年来荒漠化面积减少了1882.81hm2,荒漠化程度由2009年的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类变为只有轻度和中度2类。草地防风固沙能力是森林的3~4倍,这些荒漠治理工作,使草地水土得以保持,增加了水涵养量,对防风固沙起到显著作用。 4.3 加强草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草种质资源是草地植被的核心部分,也是草地生态系统初级能量的生产者,在草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循环过程中起到保障性的作用。研究表明,近些年国家重视草种保护,在草种产量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根据我国草种业发展研究报告, 在2016年一年生牧草种子田1.87万hm2,多年生牧草种子田6.53万hm2,草种子产量逐年提高。对非耕地进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建植,提高草地的生产量,降低自然灾害对周围土地及生产的影响。对城市草坪开展科学种植、养护,增加了城市绿化带,提高了城市绿化质量。此外,还建立了野生资源生境保护点,甘肃子午岭林区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沙棘全膜覆盖育苗具有出苗快、出苗整齐、省水、省工等优点,是适应当地沙棘育苗的一种新方法,可大面积推广、运用。这都为保种育苗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5 展望 尽管从草地面积、草种质量等方面草原退化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依旧呈劣化态势。生态敏感脆弱区域仍需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建设。有研究表明,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地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严格把控单位草场内牲畜的放养数量,以草定蓄,合理轮牧,维持草场的牧草需求量。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会使草地的使用与保护处于无序状态,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草原管理体制是恢复草原生态有效措施。然而牧民对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度不够,导致草原保护管理制度难以执行与落实。不仅如此,由于认知度滞后性,造成牧民对草地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因此加强对牧民的生态文化教育以确保落实草原保护法规至关重要。就目前研究来看,有关就如何提高草原牧民的文化教育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在推广草原生态知识、提高牧民的生态畜牧意识,使牧民在放牧过程中本着草原生态保护的目的,配合草业管理部门制定的轮牧制度,逐步完善牧区草场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方面应下足功夫。另一方面,目前草种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政府推广主体缺位。在我国主要牧草业大省,一直未能建立公益性草种推广机构,这使草种良种推广工作不到位,推广理念、措施、手段、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跟不上,专业推广的工作人员数量、质量皆不够。综上,今后草地生态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否则未来草地资源还将受到更大胁迫,严重影响草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英俊.草地与牧场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0. [2] 李寿.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与草地有毒有害植物[J].草业与畜牧,2010(08):30-31+34. [3] 沈海花,朱言坤,赵霞,等.中国草地资源的现状分析[J].科学通报,2016,61(02):139-154. [4] 董天,肖洋,张路,等.鄂尔多斯市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9,39(02):660-671. [5] 刘学敏,罗久富,陈德朝,等.若尔盖高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02):289-297. [6] 张自和.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与草业健康发展刍议[J].民主与科学,2018(03):21-25. [7] 王钧.甘谷县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18,48(11):84-85. [8] 关军华,吴建国.吐鲁番市草原鼠害发生与分布研究[J].新疆畜牧业,2018,33(08):46-47. [9] 巴合提古丽·赛波尔.新疆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及防治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10):29. [10] 胡左.内蒙古草原蝗虫危害处于可控状态[N].科技日报,2015-07-21(001). [11] 韦锦云,曾治高,张晓磊,等.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05):1-7. [12] 魏衛东,刘育红,马辉,等.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融作用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03):352-359. [13] 贾幼陵.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02):1-6. [14] Anwar MOHAMMAT.Ecosystem carbon stocks and their changes in China's grasslands[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0,53(07):757-765. [15] 贾宇,徐炳成,王晓凌,等.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垄沟集雨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产草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7(03):470-475. [16] 马文红,杨元合,贺金生,等.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38:84-92. [17] 张磊,靳明辉,张丹丹,等.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J].植物保护,2019(02):19-24+56. [18] 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等.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1411-1420. [19] 王艳芬,汪诗平.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9(03):198-203. [20] 于昊辰,牟守国,卞正富,等.北方草原露天煤矿区植被退化因素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35(01):1-8. [21] 周泽英,高巍,李显刚,等.黔南州草地资源清查成效、问题与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06):32-34. [22] 周明卿.陕北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横山区为例[J].西部财会,2018(12):77-79. [23] 周静.草原改良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分析[J].当代畜牧,2016(17):36. [24]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37(08):14. [25] 管颖.北方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造林效果比较[J].防护林科技,2019(01):46-47+89. [26] 冯家祥,刘向宏.子午岭林区沙棘全膜覆盖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6):80-81. [27] 段爱国,张建国.青海西宁市沙棘产业发展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9(03):3-7. [28] 王召明.草原区域荒漠化防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J].草原与草业,2017,29(01):1-5. [29] 易彩瓊,王胜,樊军.黄土高原坡地退耕恢复草地的土壤水分动态[J].草地学报,2015,23(06):1182-1189. [30] 朱九军,李华龙,考持聪,等.潍坊市土地荒漠化沙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18+222. [31] 毛培胜,王明亚,欧成明.中国草种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草学,2018(06):1-6. [32] 杨丽.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J].河南农业,2019(05):36-37. [33] 陈娟,谢彩云.园林景观草坪的种植与养护探究[J].现代园艺,2018(18):54. [34] 杨庆文,秦文斌,张万霞,等.中国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实践与未来研究方向[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01):1-7. [35] 杨伟.当前草原发展现状及草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8,38(18):249. [36] 茹先古丽·巴图尔.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171. [37] 杨丽娜,王世进.边疆草原退化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4641-14642+147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