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现状及发展研究
范文

    黄敏 梁春辉 高凤磊 汤慧敏

    [摘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对广州市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的调查走访,分析了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发展现状、问题,并提出促进该地区观光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广州观光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及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观光休闲农业;广州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早在2014年我国国务院就曾印发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相关意见,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加快推进我国乡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之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对乡村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更全面的战略措施。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汇集了农业、旅游业以及服务业等多产业的功能特征,对于破除我国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保护农村发展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休闲农业无疑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及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促进休闲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拉动乡村经济内需,也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休闲农业产业的实力、改善我国乡村经济水平,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增加村民收入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选取乡村振兴视角,基于对广州市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的调查走访结果,探讨广州市观光农业示范村的现状及发展思路,以期为广州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背景及概况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都市圈、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行政区共11个。广州最大的特点是城市发展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心5个行政区,而外圍的6个行政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无疑是破解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广州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

    广州市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广州城郊地区就开始出现相对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摘农家果”的休闲农业活动,近年来,随着休闲农业发展速度不断推进,目前广州的休闲农业已经从相对简单的采摘、观光、品尝为主向着养生、休闲、体验、度假等功能多样化、服务优质化、产业综合化的方向转变。从经营规模上看,则已经从单家单户、个体经营向产业联动和规模化成片发展转变。

    “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是在促进广州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规范和引导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制定了《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评定办法》、《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评定指南》、《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的评定工作。2010~2016年,广州农业农村局先后评选出三批“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共49个,主要分布于从化、白云、南沙、番禺、增城及花都这6个行政区内。以上6区均位于广州市的“外围”,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较好,十分利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2 广州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缺乏科学经营管理

    广州大部分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都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中形成的,这些区域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要在规划过程中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不是那么简单。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观光农业示范村是缺乏科学规划的,虽然具有较好的自然或人文资源,但总体而言,村庄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在旅游服务上做得很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导致游客对示范村的总体评价低,鲜有回头客。

    部分示范村经营管理粗放,缺乏科学引导及监督,出现了“脏、乱、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示范村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及引导,部分村落出现了过度开发的情况,导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其恶劣后果更是不可估量的。

    2.2 项目挖掘不足,缺少与相关产业的衔接

    经我们走访调查,大多数的观光农业示范村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抑或是有相关产业主导,具有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购”的潜力,但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部分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的项目和景点开发不足,没办法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导致旅游产品档次较低。目前,广州大部分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整体开发层次低,大部分仅停留在采摘、垂钓、餐饮等层次上,缺乏更具参与性、趣味性的旅游项目,也缺乏对本土特色文化项目的挖掘,并未将示范村内的旅游文化及农业资源合理地整合利用起来。然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必须与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让农业搭上旅游业的顺风车,整合旅游资源,使农业成为旅游业中的中坚力量。各休闲观光农业区或相邻村落之间也要加强横向联系与合作,串珠成链,发挥整体优势,构建休闲农业旅游网络。

    2.3 项目缺乏创新与个性,受季节影响较大

    目前,这些示范村中有民俗特色或创新创意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并不多,各村的开发模式大多雷同,缺乏新意,因此吸引力不够,门庭冷落。同时,由于农业和渔业具有季节性,加之项目开发不足,导致观光农业示范村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淡旺季反差明显。旺季,由于游客过于集中,给游玩地带来设施、环境及旅游资源上的巨大压力;淡季,游客稀缺,又造成了大量资源和设施的闲置、浪费,使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不利于观光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品牌意识不够,宣传方式简单陈旧

    走访及调查发现大多数示范村品牌及市场推介意识薄弱,缺乏宣传的,抑或是宣传及营销手段比较老旧、简单,部分还仅停留在口口相传及简单的网络宣传的层面上,甚至一些观光农业示范村存在虚假宣传或者夸大宣传的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游客无法体验到相应的服务,导致对该示范村评价低,严重影响农业园区的整体形象,从而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

    3 促进广州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休闲观光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观光农业示范村的发展影响很大。具体来说,首先要改变比较落后的交通条件,如加强城乡之间的公共交通线路及频次,以提高出行的方便程度,从而能满足普通游客的交通需求。其次,应该加强休闲观光示范村内的环境整治和接待设施及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游玩环境。再者,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以提高游客的游玩幸福感。

    3.2 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大部分观光农业示范村都是依托行政村内的景点或者农业企业发展起来的,但毕竟这些景点及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有限的,要摆脱项目雷同及季节性的限制,只有在调研市场需求情况下,对村庄内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乡土民俗文化进行深度开发。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目前的观光旅游项目进行升级换代,以不断创新的产品及项目来满足游客们的需要。

    3.3 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

    品牌是旅游观光农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大力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树立品牌观念,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广州很多观光农业示范村是依托本地的一些知名景点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些景点打造旅游品牌,带动整个示范村的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多种宣传媒介,营造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氛围,为观光农业造势。通过对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3.4 科学管理,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广州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是一个个行政村,不是单一的一个企业,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观光农业园,管理起来也要复杂得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更多地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及宏观调控,做好科学管理及引导,并且协调好示范村内各个经营个体之间的關系,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做好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等工作。

    3.5 建立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长效机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广州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情况相似,在观光农业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都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重开发,轻保护。这非常不利于观光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容易造成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

    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直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等息息相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发展观光农业,需要建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长效机制。在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的项目及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在休闲农业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做到营运与管护并重,应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加强引导,帮助经营者及村民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加强旅游项目的管理和维护,并鼓励其在政府督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旅游服务,保持观光项目长久的吸引力。以确保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及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巾人.济南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

    [2] 蒲晓娟.广州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现状和经验[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11):45-46.

    [3] 邵刚.江苏省观光农业区域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 田易加.扬中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01):251-252.

    [5] 杜付民.平原地区城郊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2013(27):118-119.

    [6] 张毅,张涛,徐进,等.西安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107-109.

    [7] 王力.古蔺县休闲观光农业调查与思考[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02):49-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