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区发展模式下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探究 |
范文 | [摘要]我国作为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国民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升,防灾减灾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关乎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灾害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裴昂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能力,还致力于提升社区居民的自主能力,从而达到安全社区的发展目的。虽然政策当中提及了社会工作者融入到社区的放在减灾工作当中,却并未提及具体的防灾减灾方法。本文将通过地区发展模式在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建设当中,从而推动社会工作接入到农村社区的防灾减灾相关建设工作。 [关键词]地区发展模式;农村社区;防灾减灾;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 地区发展模式有利于社区居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达成共识,并且能让居民意识到灾害的危险性,能够提升社区组织防灾减灾能力和社區凝聚力,通过社区去鼓动居民积极的参与到防灾减灾的知识学习活动房中,提升个人的防灾减灾能力。如何提高农村社区的救灾能力,使得农村社区居民能够享有和发达社区居民同样的安全,那么提高住宅的公平性也是当前所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针对地区发展的含义,针对地区发展模式在防灾减灾活动当中的特点,提出农村社区防灾减灾的研究策略。 1 地区发展的含义 地区发展是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协调和谋划,他是地区发展的目标,还是地区发展实现的重要概括,对地区的整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地区发展是在固定时间内,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当下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的统筹,促使地区整体协调发展。地区发展强调的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强调社会工作的介人手法。 地区发展,不仅是对社区的构成进行假设,是传统的自然联系逐渐开始消失,是社会阶层和住宅区逐渐开始分化;更是对社区人群关系,还有个人及个体行为动机的假设。 2 地区发展模式在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建设当中的必要性 农村社区和城市的高档新社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农村社区存在着很多危旧房屋,再加上房屋的密集度较高,所以会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周边又缺乏大型的绿地和空地等应急避难场所,所以才会更加危险,因此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差距较大,我国的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也是非常薄弱的。地区发展模式给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并不断地探索这项理论在专业服务下的科学方法。社会工作服务一般表现为预防、治疗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具有统一的高度,并未灾害危机管理提供了适用性。 2.1 具有社会性 地区发展模式专注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在基本理论下,通常利用有效的方法去缓解困难,并且不断的促进人类发展,进而化解这些造成社会危机的困难,灾难虽然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灾害具有社会属性,地区发展模式也逐渐开始契合灾害管理的使命。 2.2 讲究系统性 地区发展模式,在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建设过程当中,作为一种社会工作也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其基本的要素是体现在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工作方法,还有助人互动上,在灾害管理过程中过程当中,这些要素少一个都不行,政府通常作为主导能力,利用人民解放军和相关医疗设施救援设施的,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并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灾害管理也是一种系统性的,发展过程,这项系统的完整性,取决于各个阶段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2.3 具有实务性 社会工作者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并且接受过严格的助人技巧训练,针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尽可能的使其恢复正常生活,这种这项工作的实务性决定了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快地融人到自然灾害的应对当中,在自然灾害的发生阶段过程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断的提升灾害管理的服务品质。 2.4 重视生态型 地区发展工作通常强调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目标,并且不断优化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自然灾害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所以对于灾害的管理其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先预防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削落灾害在产生时会发生的影响。 2.5 调动居民的能动性 灾害管理工作需要应对非常复杂的灾情,并且能够调动所有的资源,发挥人的能动性。在这方面,地区管理的社会工作能够依据社会工作理念,处于灾难中的人们不会当做救援者或者是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动员并挖掘灾难当中很有可能处于自救环节的民众,使其依靠自己的力量降低灾难给自身带来的伤害。 2.6 主张独特性 在解决社会危机的过程,当中每个人的需求,都能体现出其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在灾难发生过后,每一个受害者都会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面对这些处于不同处境的受灾者们,救援和恢复重建都应该因人而异。灾难管理工作不仅是面对差异性的问题,也不可以完全复制或者照搬其他人的经验。 2.7 以人为本 地区发展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其价值伦理,都和维护人的尊严及生命的意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灾难管理的本质上,也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一致的高度性,灾害管理的首要目标,不仅仅是管理灾害,更要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地区发展模式在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建设当中的优势 3.1 较多的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在农村社区当中,由于很多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由于涉及到的居民多,问题具有紧迫性,会更加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社区工作者通常一起共同存在的问题作为问题契机,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大多数居民参与进来。 3.2 过程目标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任务的目标 地区发展模式一般在重建社区的过程中,依靠网络的支持,从而增加了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也能有效地改善邻里之间的关系,使得居民之间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帮助居民能够真正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能够用于承担责任,让居民对社区工作更加的认同。 3.3 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实现社区的整合 社区工作者,一般在初次进入到社区当中,一般都会通过培养居民的自主性,让居民逐渐自立起来,并且让社区产生互相帮助的氛围,建立起社区的团结做完目标。 3.4 重视居民的参与性 地区发展模式旨在让居民们能够参与并学会自我判断,不断地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的事物当中,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兴趣,改善了居民之间和团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培养了居民的合作精神,提升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地区发展模式下在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建设的策略 4.1 促進居民之间的交流 社区工作者一般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居民之间互相熟悉起来,并且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建立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在小组活动中不仅可以发挥互助的原则,还可以让小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民主决策当中,并让一些非常积极的社会成员去承担一些任务或者是参与到一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当中,这样能够增强居民处理社区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例如:社区工作者可以在小组当中鼓励居民进行广泛的发言,讲述自己或者是身边人所遇到过的灾害故事并开展经验交流,也可讨论一些在科普读物上所学到的,防灾小知识,让身边的人观看防灾的录像,更好的分享经验,增强自身的减灾能力。 4.2 加强对居民的防灾减灾教育 社会工作者可以绘制一些灾难分布图以及灾害易发评价表,在这基础上居民对当前所住社区的脆弱性进行分析,从而讨论出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并制定出适合社区防灾减灾的规划,社会工作者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不应考虑来自于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年龄性别不同的人参与,让社区居民能够对社区脆弱地带有着一定的了解,当灾难来临时,人们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社区当中安全的地带,并很快的找到自己的求生路线,明确自己在社区活动当中的分工。社会工作者制定一些防灾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家庭里有老人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这样也能形成社区防灾减灾文化的形成 4.3 社区进行灾害的模拟训练 社会工作者还要帮助社区去建立起灾害的管理小组以及救援志愿者等,并且,还要对这些志愿者进行培训,为社区训练出一支具有救灾技巧的志愿者队伍,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能够开展起社区的自救和互救行动,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发挥其,灾害管理的特长,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培训,同时组织培训活动,让社区居民进行逃生模拟从而提高人们对灾难的应对能力,针对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工作者,还要考虑到儿童、残疾人以及老人的弱势群体,对他们专门进行避灾逃生的演练 5 结语 针对自然灾害工作,在协助人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地区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社会工作专业特质,能够有效地介入到在害的管理体系当中,并且提高灾害管理的效能。在防灾救灾的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发挥其专业特长,利用专业的方法在社区层面可以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并形成了社区防灾减灾文化,将社会的资源参与到灾害的管理当中,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到灾害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降低灾害风险,对社会的影响力也不断的降低。 [参考文献] [1]徐传捷,哈辉,纪淑果,等,赵国伟.论农村社区在地震保安方面职能的发挥[J].高原地震,2013 (04). [2]邓彩霞,张子敬.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研究[J].甘肃农业,2013 (22). [3]刘亚娜.北京农村社区防灾减灾问题浅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05). [4]王向辉,卜风贤.西北地区发展减灾农业的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2011 (01). [5]李陇堂.防灾减灾: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03). [6]石君宁.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一一以2019年广西汛期自然灾害为例[J].中国防汛抗旱,2020 (05). [7]程咸勇,姜兆,李彩霞,青岛市崂山区:深入构建综合减灾“四大体系”筑牢山海品质新城生命安全防线[J].中国减灾,2019 (15). [8]钟丹华,张楚萸.农村社区救援队伍建设研究初探[J].中国应急救援,2019 (03). [作者简介]张向东(1968-),男,甘肃省临夏市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应急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