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点的实践与研究
范文

    靳锎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教材中一些有价值的探究点(即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进行二次挖掘,从中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部分,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以达到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微探究;思维障碍;思维能力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8-0041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微探究的“微”除了“细微”之意,还含有“精深”“精妙”之意,微探究从“精”“深”“妙”处入手,能精准抓住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对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点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一年的研究,筛选微探究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课堂实践检验、反思提升修改完善等,微探究已经成为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点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发展,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1?单位换算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单位换算一直是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障碍点,例如在2018~2019年期末水平检测中,全区单位换算题的得分率只有50%.初次接触长度单位换算时,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微探究,发现单位之间的进制规律,后面学习所有单位时可以采取类比迁移的方式, 做到一通百通,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对于有些复合单位,如速度单位的换算,针对学生因为死记硬背,常常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混淆的现象,更要设计微探究,让学生对其换算关系实际进行推导,让他们真正理解“乘或除3.6”的原因来突破思维障碍.

    2?情境创设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点.

    例如龟兔赛跑情境设计:两个同学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呈现比赛的整个过程.提出问题:(1)乌龟和兔子谁获胜了?为什么?(2)乌龟和兔子谁的平均速度大?(3)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速度一直快吗?(4)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真实可信吗?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平均速度的含义.

    再如误差情境设计.学生先动手完成实验: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学生再展示测量结果,若未估读则引导学生加以改正,并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改,教师继续板书其他不同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结果不同之处,问:哪个结果正确?(都对)明明有区别?(有误差)学生阅读课本9~10页“误差” 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误差?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学生实际计算平均值,是在真实的测量情境中真正理解了误差的含义.

    3?实验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方式,它通过最简洁的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建立规律,实验直观形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它是学生最喜欢的突破思维障碍的方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一般的思维方式是先探究物距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别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通过数据的不完全归纳得出物距满足的条件 ,然后再探究三个成像区间的两个分界点u=2f和u=f时分别成什么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数据、不完全归纳得出结论,比较费时费力,

    现在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设计,将以往给定数值进行不完全归纳性探究,变为直接针对成像分界点的精确探究,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具体操作如下.

    一探: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发光体F置于零刻度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和像距.说出像的性质和像距.让发光体F靠近凸透镜,过程中分三次停下来,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和像距的变化.

    二探:在由缩小的像变为放大的像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个位置成等大的像,找到并记录物距和像距.找到刚开始不能成像的位置,记录物距.

    三探:观察通过凸透镜成的手指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它的物距在什么范围呢?

    4?科学方法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方法作为物理认识活动的中介,是连接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重要纽带,重视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举例如下.

    控制变量法:初中许多重要实验利用了此种方法.例如研究滑动摩擦力的有关因素,设计系列问题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

    转换法:音叉的振动很微弱,用肉眼幾乎观察不到,我们用乒乓球将现象放大.

    理想实验法: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学生分析原因.

    理想模型法:怎样表示光的传播?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

    等效替代法: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平板玻璃竖直架在放有一薄直尺的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蜡烛用以寻找像的位置.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找到了像的位置.

    反证法:如真空罩实验: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倾听声音的变化,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再如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特点时,将一块硬纸板向后偏折,无法找到反射光线.

    类比法:如学习功率概念时类比速度概念,包括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再如学习电压时类比水压,电路、电流、电源、开关、用电器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类比对象.

    “相对论”.如用受热膨胀的尺子测量物体(不受温度影响)长度,结果会偏小,因为尺子膨胀后标准放大.同样道理利用磨损的砝码称量质量,标准变小了,所以结果会偏大.

    5?学科(如数学)整合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5.1?数推得当,重视物理意义

    在物理学习中,如果脱离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或者忽视物理与数学的相互制约关系,只是进行纯粹的数学推导,容易导致思维障碍.例如,对于密度公式ρ=m/V,从数学角度看,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但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类似的还有速度、电阻、比熱容和热值公式等.对于这些有特殊物理意义的概念,要注重概念的获得过程,并且要从物理上对学生的数推关系进行分析和消除,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5.2?区分物理和数学的解题格式

    数学强调数的运算,而物理强调量的意义,因此在计算题上两个学科相差较大.在教学上,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两者的异同,强化计算题解题格式,见表1.

    物理和数学计算题的最大区别是物理计算题必须有公式,中间必须有单位.物理结果用小数表示,更加强调了数值的物理意义.对于初学者,要不断强化物理计算题的格式,把正确的解题格式逐渐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6?规律整合微探究,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适当将物理规律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凸透镜成像拓展物理规律整合微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二倍焦距和焦距分别是什么像的分界点?缩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总结为:一分虚实,二分大小.实像和虚像有什么规律?倒立的像都是实像,正立的像都是虚像.总结为:倒实正虚.再看前三条规律随着物距的变化,像距和像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总结为:物近像远大.又例如,从岸上看水中的景物,由于光的折射,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空气中的入射角,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而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由于同样的原因,将比实际位置变高;而这两种情况可以合二为一,那就是成像位置变高的虚像.

    参考文献:

    [1]刘冠军.初中物理教学如何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J].新课程导学,2018(27):58.

    [2]葛超.突破学生思维障碍?提高物理学习效率——高中物理思维障碍突破策略[J].考试周刊,2018(41):156.

    [3]方红德.思维可视化对突破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的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3):10-13.

    [4]孟宏蔚.物理解题训练中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几点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7(02):9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