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范文

    摘要:基于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剖析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竞争优势,从产品、宣传、基础设施、文化资源、产业结构等角度,总结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对黔南州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探讨性建议,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黔南州;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6-0068-03

    乡村振兴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力量先后制定多项策略措施,有效推动乡村社会建设,尤其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各个方面的乡村社会建设均起到突出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能指导和加强乡村社会建设,以此为背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基于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剖析当前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探讨性建议,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现状

    黔南州位于我国贵州中南部,东连黔东南州,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与贵阳相靠,西接黔西南州与安顺市;全州面积26?197?km2,下辖12县市,少数民族数量众多,有侗、毛南、仡佬、苗、水、壮、布依、汉等37个民族。

    1.1 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第一,具有丰富和优质的自然资源。发展黔南州乡村旅游,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例如广布碳酸盐类岩石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大量的温泉湖泊、森林峡谷、飞瀑溶洞、奇山秀水,且自然物种多样,保持着较为原始和自然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47.56%,有1?700多种自然野生植物,生活着4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部分野生动物非常珍贵,对游客具有高度的吸引力。

    第二,民族文化資源原始独特。黔南州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包括侗、毛南、仡佬、苗、水、壮、布依以及汉族37个民族,汇集了大量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不论是饮食、建筑、语言还是歌舞、艺术,都独具魅力。

    第三,观光农业资源互补性强。目前,黔南州乡村依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还新建了现代化的牧场、农庄、果园等,与旅游发展形成极强的互补,能够有效的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地方农产品销售。

    第四,历史古迹众多。黔南州的历史古迹众多,有葛镜桥、福泉古城墙、翁奇奎文阁、三都都江古城垣等。

    1.2 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从统计资料来看,截至2018年4月,在黔南州等级注册的旅行社有26家,从业人员达180人,1105人具有导游资质;旅游交通运输服务企业2家,车辆64台。乡镇、农村的公路已经实现全面覆盖,州内各县市之间、中心城市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间的路网也逐渐完善,通达性进一步提高。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加之乡村居民积极参与配合,很多地方相继推出乡村旅游项目,有效吸引和接待大量游客。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就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等得到改善,对地方建设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出来。

    2 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黔南州的乡村旅游已基本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阻碍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同质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乡村旅游的主要竞争优势不仅在于自然环境和人文,也在于丰富多元。在旅游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必须具有自身特点,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但从黔南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乡村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主打自然环境和农家风情,同质化的情况较为严重。旅游项目大多侧重观光,缺乏新颖的、让游客参与程度更高的旅游项目,缺少吸引力和竞争力。

    2.2 宣传特色不突出、品牌意识不强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色和宣传都相当重要,只有突出特色和做好宣传,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当前,黔南州的旅游宣传主题有“地球绿宝石,风情黔南州”“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等,较为笼统,难以和其他地方的旅游宣传区别开来。从大众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宣传是没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健全、基础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基础设施不健全,就很难吸引游客。就黔南州的情况来看,其乡村道路建设虽已实现大范围覆盖,能够保证游客交通顺畅,方便他们在各个乡村和景点流转,但住宿、餐饮和其他基础性的服务设施还需健全,亟需给游客提高更多便利,提高旅游品质和旅游体验。

    2.4 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旅游文化深度较浅

    旅游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不仅是到达不同的地方、欣赏不同的景色,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感受不同的文化、人文、风情,了解不同的地方历史。客观来讲,自然景色在本质上都是趋同的,偶尔一些特殊的奇异景色或许能够给游客带来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是不长久的,开发文化才能让游客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向往,并且流连忘返,成为“回头客”。

    黔南州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色是非常重要的旅游发展优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资源,否则不利于其长远发展。黔南州的地方文化资源非常独特、丰富,但未进行很好地开发,旅游文化深度较浅。很多游客到此一游之后,只是大致记住景色,未充分感受当地深厚的文化氛围,这既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阻碍了地方文化的传播。

    2.5 产业结构不完善、政府指导与管控力度较弱

    旅游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观光游览、交通住宿、饮食娱乐、文化体验、购物等,都是现代旅游的组成部分,对地方整体建设具有带动作用。因此,可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来推动乡村振兴。但当前黔南州虽已构建起乡村旅游的基本网络、模式,但产业结构不完善,除饮食、住宿、服务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外,文化体验、购物等产业还没有开发建立起来,不利于地方旅游和产业的整体发展。地方政府虽然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但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有所欠缺,管控力度也较弱,不利于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3 黔南州鄉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3.1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尽量避免同质化现象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尽量避免同质化现象。为增强旅游竞争力,黔南州必须在乡村旅游产品方面加强研究和开发,不仅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资源特色,而且要切实考虑市场需求,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说,需要对市场进行广泛调研,了解游客的关注和追逐热点,再统计周围省市的旅游产品情况,尽量选择其他地方没有的、较少的产品项目进行开发,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3.2 突出宣传特色、增强品牌意识

    品牌和宣传对旅游具有很大影响,做好宣传是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黔南州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应通过宣传使游客迅速了解黔南州乡村旅游并产生兴趣。抓住自身资源特点,突出自身的核心优势,避免概括、笼统的用“自然”“文化”等字眼来宣传和描述,这只会让大众感到审美疲劳,难以真正有效地吸引游客。在总体的宣传主题下,根据不同的景点、民族文化设计多维度的宣传内容,将黔南州乡村旅游构建为完整的旅游品牌,才更有利于吸引游客。

    3.3 健全基础设施、提升基础服务质量

    黔南州乡村旅游的交通道路设施已经较为健全,实现各个乡村、各个景点的交通连接,这对于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健全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乡村旅游服务,提升其旅游服务的品质和体验。例如,在接待、导游、景点站、餐饮、住宿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让游客欣赏和感受到自然,又要让游客在行、住、食等方面感到便捷、舒适,使服务更加体贴和人性化。

    3.4 深入开发文化资源、加深旅游文化深度

    黔南州的民族文化包容性非常强,这里居住着37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还有各种民族建筑、饮食、艺术,这些都是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必须要将其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起来。例如,各个乡村旅游景点,都应以周围居住的民族的特有文化作为装饰元素,突出各个民族的文化氛围,同时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进行解析,从食物、衣着、节庆到建筑、装饰、艺术等进行提炼和应用,全方位的对游客进行文化熏陶,使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度,这不仅有利于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

    3.5 完善产业结构、加强政府指导与管控

    为发挥乡村旅游对地方的带动作用,黔南州还必须围绕乡村旅游完善地方产业结构,提供高品质的住宿、饮食、购物、娱乐服务,打造多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例如,将地方的民族文化与生产结合起来,设计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各种小商品、装饰品、衣服等;或是将娱乐服务与文化体验结合起来,让游客自己动手学习和制作一些民族手工艺品,甚至参与传统农业生活、生产,有效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黔南州应充分了解自身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全面、深入、有效地发挥乡村旅游对乡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实实在在的推动和促进乡村振兴。

    收稿日期:2019-08-12

    基金项目:2018年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Qnzskl-2018-08)

    作者简介:黄金花(1983—),女,硕士,讲师,从事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军,陈文林.生态行政视角下贵州乡村旅游管理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22-25.

    [2]?张曼婕.黔南州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政策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6):58-61.

    [3]?朱国江,张竞月.金海雪山美?布依风情浓——黔南州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贵定乡村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J].当代贵州,2011(33):3-4.

    [4]?陈再莲.黔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耕作与栽培,2017(2):55-57.

    [5]?覃波.山水黔南展新貌?城镇建设谱新篇——黔南州建州60年城镇建设工作综述[J].当代贵州,2016(29):26-27.

    Research?on?Rural?Tourism?Development?in?Qiannan?Prefecture

    under?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

    HUANG?Jinhua

    (College?of?Economic?and?Management?Qiannan?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Qiannan?Guizhou?558000,?China)

    Abstract:?Based?on?the?actual?working?experience?and?learning?knowledge,?this?paper?analyzes?the?development?status?and?competitive?advantages?of?rural?tourism?in?qiannan?prefecture,?summari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rural?tourism?industry?from?the?angles?such?as?product,?publicity,?base?installation,?cultural?resources,?industrial?structure,?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further?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Qiannan?prefecture,?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related?working?practice.

    Key?words:?rural?revitalization;?rural?tourism;?Qiannan?prefecture;?current?situation;?strategy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