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无基质保水驯化对霍山石斛性状的影响
范文

    张在忠 张远萍 吴珠 李胜龙 钟静兰

    

    

    

    摘 要:为了获取霍山石斛组培苗驯化新技术,以霍山石斛组培苗为试材,进行了基质驯化与无基质保水驯化对比试验,研究2种驯化方式对各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活率、新根数、根长、萌芽数、芽长等性状上,处理Ai均优于CK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A1效果最佳,其次是A2,再次是A3。其中,A1成活率高达到99.6%,新根数70.7根,根长18.57mm,新芽数48.0芽,无病虫害。可见,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方式,实现了高质、高效驯化,为霍山石斛组培苗驯化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霍山石斛;组织培养;基质;驯化

    中图分类号 S317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7-0029-03

    Effects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ithout Substrate Domestication on the Characters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ZHANG Zaizhong1

    (1Meizhou Agriculture School, Meizhou 514011,China)

    Abstract:Th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were used as the matrix domestica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ithout matrix were carried out test material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domestication methods on each character,in order to obtain the new technology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domestication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i was superior to CK in survival rate,number of new roots,length of roots and number of sprouts,and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 A1 had the best effect,followed by A2,and then A3,Among them,A1 had a high survival rate of 99.6%,70.7 new roots,18.57 millimeter root length,48.0 new buds and no pests.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were achieved by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ithout substrate domestication,which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tissue culture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Key words: Dendrobium huoshanense; Tissue culture; Substrate; Domestication

    霍山石斛(學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俗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1],为中国特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物种被收录于自2017年10月4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历史上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是石斛属中药用价值最高品种之一。目前,关于霍山石斛人工繁殖培育的研究广泛,组织培养技术和人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然而,霍山石斛在炼苗及原产地栽培过程中,成活率极低,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2-4]。因此,组培苗能否高质高效驯化是霍山石斛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霍山石斛组培苗传统的驯化方式采用基质驯化,未见有采用无基质驯化的研究和报道。因霍山石斛组培苗具有植株矮小、根少且细的特点,采用基质驯化方式存在栽植难且烦琐、驯化时间长、栽培管理难度大、病虫害易发生、成活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不足。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是指组培苗在驯化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基质,在合适的、能保持一定水位的容器中进行栽植,配套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使组培苗适应正常自然环境并发芽生根的过程[2]。本研究通过霍山石斛组培苗无基质保水驯化与基质驯化的比较试验,了解霍山石斛驯化过程的性状表现,探索高质高效驯化新技术,以期为霍山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六安市霍山石斛培养苗,株高12.22~48.60mm,根数3.91根/株,平均根长31.79mm,叶色正常,苗势良好。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选在温室大棚内,配备遮阳网、薄膜、喷灌系统、水帘和抽风机等设备,试验采用基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不同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30m2,每丛(杯)4~6株,处理包括:无基质保水驯化A,A1:保水5mm,A2:保水8mm,A3:保水10mm;传统基质驯化优基质组合CK:碎树皮+米心石。A处理栽植容器采用经过处理具有保水能力的60mL一次性白色塑料杯,移栽时根稍捋直后放入杯中,让根系局部接触容器底部,移栽后种植杯规则排列在育苗盘置于床架,CK采用床栽。在试验过程中,除试验处理差异外,水肥管理、温度、光照强度、通风等栽培条件一致,均按霍山石斛基质床栽驯化所需条件进行控制,防虫不防病。

    1.3 调查项目与数据处理 移栽20d观察植株生长状况,60d后对不同处理随机抽取100株,调查、测量成活率、根系生长情况(新根数、新根长)、萌芽性状(萌芽率与芽长)、病虫发生等。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PLSD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生长状况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的重要场所,其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叶的光合功能[3];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和蒸腾作用。可见,叶和根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影响组培苗移栽效果的重要因素。由表1可知,处理A无明显的生长恢复期,移栽20d后,茎不萎缩,增粗明显,原有根系生长点活力强,生长持续,新根萌动,落叶少,叶片嫩绿转深绿;CK生长恢复期长,叶失绿失水,多呈黄色或黄绿色,落叶多,根萎缩,呈淡黄色。A与CK存在较明显差异,是由于霍山石斛组培苗植株矮、根量少且短细的特性所致,在驯化方式上,A处理更易保持肥水供给,实现植株整体通风透气透光,更好满足植株持续生长所需条件。

    2.2 不同处理对成活率的影响 霍山石斛组培苗在驯化过程中,2种方式对驯化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明显,无基质保水驯化成活率远高于基质驯化。从表2可以看出,A不同处理成活率均在93%以上,在3种处理中,A1成活率最高,达到99.60%,其次是A2,为99.10%,A3为93.47%,而CK成活率为77.10%,比A减少16%以上。对成活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i与CK之间在1%的水平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A处理中,A1與A2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水平上,A1与A3、A2与A3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见表3)。究其原因是因为基质的保水能力差,移栽初期根、茎、叶失水萎缩引发病害造成部分植株死亡;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栽植容器内株间松散透气,植株水肥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成活率高,但水位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成活率,水位过高,造成部分茎长时间浸水造成烂苗,如A3。根据霍山石斛株高和根长实际,水位应控制在8mm以下为宜。

    2.3 不同处理对新芽生长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间芽生长情况存在差异,萌芽数和新芽长的大小顺序为A1>A2>A3>CK;A1新芽数最多,达到48.0芽,芽长达16.69mm,其次是A2,新芽数为46.3芽,芽长16.08mm,CK新芽数只有16.3芽,芽长7.20mm。经方差分析,萌芽数和芽长在A不同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A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从不同处理对芽的性状影响看,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可使植株基部裸露,透气性好,根生长点较易吸水吸肥,促进了芽早生快发。而传统的基质驯化方式,由于霍山石斛组培苗矮小根短,种植深度难控制,深或浅均影响新芽萌发。

    2.4 不同处理对根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2种驯化方式中,新根数和新根长均为A1>A2>A3>CK,表明A驯化方式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其中,A1效果最好,平均新根数达到70.7根,比CK的28.0根增加42.7根,根长达到18.57mm,比CK的9.09mm增长9.48mm;其次是A2,平均新根数达到65.3根,根长达到17.49mm。新根数和新根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根数和新根长在A与CK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A处理中,A1与A2之间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A2与A3之间差异不显著,而A1与A3之间差异极显著。在保水驯化处理中90%以上根系暴露在空气中,根尖部分保水吸肥,比基质驯化处理更有利于根的生长,但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时,保水水位是根生长的重要环节,水位过高,造成根系浸水面积过大且浸水时间较长,不利于根的快速生长。

    2.5 不同处理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调查显示,A处理未出现病虫为害;处理CK斜纹夜蛾轻度为害,炭疽病、根腐病轻度发生。由于A处理采用无基质栽培,植株丛内株间松散、通风透气透光、避免了基质传病藏虫,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3 结论与讨论

    霍山石斛组培苗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方式可以取得极佳的驯化效果,是一种驯化新方式和栽培新技术,在生长势、移栽成活率、新芽萌发和生长、根系生长等方面,比传统基质驯化方式有巨大的优势。究其原因,采用无基质保水驯化,能充分满足霍山石斛对通风透气性、水分、光照、养分等方面的需求,其中以无基质保水5mm处理的效果最好。

    无基质保水驯化方式的移栽方法简单易操作,种苗成活率高,芽早生快发,缩短驯化时间,有效预防病虫特别是蜗牛、蛞蝓等病虫害,不用或少用农药,降低了生产成本,驯化苗质量好。在实际生产中,可适当提高每丛株数至8~10株,提高设施利用率,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期驯化。无基质保水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栽植容器水位适宜,必须控制在8mm以下,避免水位过高影响到植株生长。如能规模化生产无基质保水驯化种植盘,将会进一步加快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玉兰,谷凤,胡传明,等.霍山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22-523.

    [2]吴珠,张在忠,赵仁发,等.铁皮石斛瓶苗无基质保水驯化性状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7):20-21.

    [3]陈明辉,谢晓娜,王盛,等.宿根矮化病菌对甘蔗品质及茎、叶超微结构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14,44(4):379-386.

    (责编:张宏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