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前农村传统人情礼俗消费:畸变、反思与应对 |
范文 | 崔永江 朱玉珠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变迁,当前农村传统的人情礼俗消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面对农村传统的人情礼俗消费功能日渐趋向庸俗和变味的情况,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传统人情礼俗消费的畸变进行了深入反思,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人情礼俗消费;畸变;反思;应对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对于达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变迁,我国农村传统的人情礼俗消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着人情传统的功利与人情畸变的局面”,这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治理体系目标背道而驰。 1 “人情礼俗”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 中国人尤为重视人情礼俗,毫无疑问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 1.1 儒家伦理中的“礼义”原则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曾长期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存在,儒家伦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礼义”原则虽然根本目标是为维护封建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俗化为普通百姓的社会行为规范,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文化傳统,“传统人情礼俗文化已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及《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中。“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这些饱含文化原则的人情礼俗规范,经过几千年超出宗法、家族、乡土的抽象、升华及演变,已作为一种普遍化的文化符号象征,潜移默化为普通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1.2 中国人好“面子”情结 “面子”源于中国的耻感文化,是中国人重要的心理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在耻感取向下,中国人特别好面子,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面子的历史就有多长。朋友面子、亲人面子、领导面子、主人面子、客人面子……面子可谓无处不在。翟学伟认为“中国社会就是一个讲人情面子的社会”,中国人对“人情面子”尤其重视,没什么就是不能没“面子”,原因在于“它的运作方式同情理社会相契合”。可见,在中国人“礼义”行为和心理中,具有极强的面子情结。 1.3 讲究“礼尚往来”的观念 中国社会历来注重“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提出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要求人们要重视礼尚往来,崇尚“德”,讲求“施报”,认为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民间俗语也说“自古人情似拉锯,你有来时我必去”,“人情大于债,头顶锅盖卖”,由此,人际之间“施”与“报” 的互惠行为,不仅仅是“差序格局”下稳定群体间的情感共鸣与交流,也具有在特定时期内,人际间相互联络、增进感情、团结互助及促进社会资源流动等积极的社会意义。为此,有学者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农村人情礼俗消费动机,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成本投入,所以也存在收益预期”即希望别人也能“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回报的预期。 2 当前农村传统人情礼俗的畸变 从笔者近年来实地调研、访谈及文献资料收集分析,人情礼俗消费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仍然被人们普遍重视,但“一些传统的人情礼俗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合乎逻辑地保留人情秩序内涵,而在形式上发生改变,但更多的是人情礼俗的畸变”。 2.1 “红色”消费水涨船高 这里“红色”消费主要是指农村中男婚女嫁、老人祝寿、盖房乔迁等喜事。按常理,家遇喜事适当庆贺,无可厚非。但也应当遵循量力而行,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原则。可是,近些年有些农村家庭办喜事的支出,已远远超出实际收入,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并日趋严重。一是礼金数额逐年增多。以黑龙江省望奎县Q村为例,办喜事的一般礼金从1996年最少5万元,到2006年变成最少30万元,10年翻了6倍,而2013年以后则最少100万元,如果是关系较近的亲戚或朋友,会在这个基础翻2-5倍左右。二是铺张浪费严重。由于受农村旧习俗的影响,每一场喜事都要大吃大喝,酒席数量少则十几桌,多则数十桌甚至上百桌。以湖北省谷城县H村4户喜宴为例,平均十五桌,每桌标准最少的350元,最高的600元,仅吃喝一项支出平均达5000-10000元。据了解,其中有两户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是借钱办喜事,可能是前脚喜事洋洋,后脚却要拼命还账。望奎县Q村及谷城县H村的人情礼俗消费的畸变,是当代中国乡村典型的例子,但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2.2 “白色”消费甚嚣尘上 农村的“白色”消费主要指对死者后事的处理。由于受传统重殓厚葬的旧观念影响,为使死者得以安息,让生者得以安慰,许多家庭都是以金钱消费来换取一种心理平衡。一是丧事奢靡铺张。“再穷不能穷老人的后事”是相当一部分农村人的心态。表面上是办丧事,实际上是担心别人说三道四。以安徽某县调查为例,农村办一次丧事,包括丧葬品消费以及置办酒席要用掉上万元,比一个农民两年的收入还多。另据《半月谈》记者在河南、湖南等地农村采访发现,在豫北,近年来兴起披全身孝布、万元棺材,一场白事要多花近万元。在湖南一些农村,丧事不仅请戏班子、军乐队,有的同时请上两家乐队,形成打擂态势,连唱数日。二是鬼节消费“现代化”。为了处理了死人的后事,有的家庭还要办所谓烧“三七、四七、五七”纸、“百日、一年、三年”祭、迁坟、包坟立碑等也请客送礼。在祭典中,又有吊唁、烧纸钱、糊车马、送祭品、随份子等,从“吃穿住行”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诸如用纸糊“冰箱”、“彩电”、“轿车”、“别墅” 等现代化消费应有尽有,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烧“二奶”的庸俗现象。 2.3 “灰色”消费名目繁多 农村过去只限于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且形式单一的红白喜事等传统习俗项目,现在已演绎和发展成名目繁多的几十种类型,而且往来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是礼多如牛毛。如有的地方从小孩出生算起,有“出生”“满月”“抓周” 礼,长大后有“升学”“参军” 礼,到了谈婚论嫁时,还有“订婚”“结婚”礼,以及诸多的“盖房”“搬家”“过节”“祝寿” 礼,甚至家里母猪生仔或不用告知的理由也要请客收礼等等,可谓礼多如牛毛,并且件件都要大操大办、广收人情。二是礼之下的“交易”。在农村“随份子”是“礼尚往来的”重要手段,但近些年来,部分人借送礼之机,行贿赂之实,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某些村干部,打着各种名目办酒收礼,或借人情往来大搞权钱交易,借机敛财。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腐治奢、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出台后,虽有所收敛,但仍有一些人将宴请化整为零,分期分批次、多地点举办,进行顶风违纪。 3 对当前农村传统人情礼俗消费行为的反思与应对 当前,农村传统人情礼俗消费的畸变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羁绊,面对农村传统的人情礼俗消费功能日渐趋向庸俗和变味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3.1 反思 中国人遵循礼上往来古老传统,重视人情礼俗,这本无可厚非,但当前农村人情礼俗消费的畸变与异化,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1.1 农民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增大。随着人情往来风气的加重,“人情债”在部分农村地区越演越烈,并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趋势。对于不断攀升的人情消费,农民虽然感到不堪重负,但是绝大多数人仍认为,即使欠债,也不能欠人情。有的农民举债送人情,因而减少了生产的投入,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生活,这给农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甚至一些地方因为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未富先奢,透支家庭财富,部分农民家庭也因“人情债”致贫返贫,增加了国家脱贫攻坚的难度,令人担忧。 3.1.2 滋长了农村各种陋习的蔓延。过度的人情礼俗消费使农村本已消失传统封建迷信陋习死灰复燃,并以新的形式包装出现。如办喜事要请“大神”挑选黄道吉日;修房造屋寻墓地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办葬礼要作道场,同时大搞冥器陪葬,甚至一些农村老人葬礼上花钱雇人哭丧,跳艳舞。 3.1.3 正常的人际交往日益功利化。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情原本起到联系人与人之间關系纽带的作用,是构成人际交往的关键因素,但当前随着农村的渐渐富裕,人情礼俗消费也水涨船高,加上某些村干部“借机敛财”与普通百姓不用告知的理由也要请客收礼的示范性影响,村民之间原本纯朴的“人情味”这种说不清的骨子里的东西却变得越来越淡,互相交往日益功利化,人与人之间只认钱,不认情,值得我们深思。 3.1.4 大操大办影响农村稳定。过度的人情礼俗消费,不但造成了农村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生活,还形成了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一些农村群众由于非常看重“礼尚往来”,如果去别人家做客送的礼金高,而收到还礼却很低,就会心理不平衡,进而产生矛盾。还有一些农村群众,在娶媳嫁女中“利”字当前,一心向“钱”看。有的不顾及儿女婚姻恋爱自由,只看彩礼多少,送够彩礼就同意嫁娶。甚至有的家庭,大儿子结婚把家庭收入花光,二儿子结婚借高利贷,欠上的债务平均分给两个儿子承担,引发父子弟兄矛盾等等。 3.2 对策 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培育新型文明乡风。 3.2.1 自治:要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性基层组织重要作用,加强自治管理。一是制定村规民约、健全规章制度,引导和约束农村人情礼俗消费的行为。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各村的村情、民意和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村规民约贴近实际。如安徽省南陵县工山镇万安村,立足自身实际,弘扬传统美德,挖掘法治内涵,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聚智慧,制定出了一套大家普遍认同的法治村规民约公约,并把村规民约作为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和法制意识的途径,把遵纪守法、弘扬美德、文明礼貌、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上墙、公示,推动移风易俗,转变村风民俗,如今该村已形成以村规民约来治理、以文化建设来根植、以慈善公益来造势的乡风文明新局面。二是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等民间组织,对村民加以引导。可由民政部门牵头,县乡党委、政府配合,引导各村组建红白理事会。成员可由村干部及有威望的乡贤代表组成,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红白事办理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的办事标准。如四川省安岳县岳新乡新田村,2015年就试点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简朴的新风气,反对大操大办、攀比送礼和铺张浪费。此后,各种宴请逐步减少,红白喜事理事会的工作也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据统计,从2015年5月到2017年11月,新田村应办未办、大事简办的红白喜事有100余起,不仅遏制了铺张浪费,每户村民每年节约人情支出达3000元左右。如今该村农民普遍感觉负担减轻了,村里的风气也明显好转,这是值得推广学习的。 3.2.2 法治: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辅助作用,大力推进依法治村进程。一是加强监督管理。各村委会可成立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以便加强监督管理。红白喜事理事会要与办红白喜事的村民事先通气,事前干预,确保村规民约成为推进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使村规民约更好地落到实处。如安岳县岳新乡新田村村民张孝宣女儿出嫁原本计划20多桌的婚宴,因为村里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反复做工作,最后只请了两三桌至亲。二是整顿党员干部作风,加大监管力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狠刹农村不良人情风,党员干部是关键。《论语·子路》中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事实表明只要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自我品行端正,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对于大操大办的,用公款搞人情消费的,借机大肆接礼受贿等行为,要严肃查处,让经办者在经济上得不到任何好处,在政治上受到纪律和法律的制裁。 3.2.3 德治:加强道德关注和舆论导向,重视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設。一是把握舆论导向,多形式广泛宣传。可利用村党员干部大会、群众大会等,以及广播、标语、横幅、公告、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使农民认识人情消费过度的危害。同时要树立正面典型并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让文明节俭在农村蔚然成风。二是帮助农民树立节俭、文明的消费新观念。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不懈地进行移风易俗的教育,要重视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仁爱互助、勤俭节约”等优秀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要针对部分农民中存在“沿袭老祖宗的传统,大操大办才能体现喜庆、孝顺”的思想,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逐步转变老思想、老观念,帮助农民改变不良的人情礼俗消费方式。同时,各级各部门也要通力配合,积极与农村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因为尚有部分村民属于扶贫对象,应在农村开展一场持久的“除旧习树新风”活动,逐步改变老百姓的传统观念,引导贫困村民脱贫致富。三是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羊群走路靠头羊”, 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养成喜事新办、丧事俭办良好风尚,带头抵制不良风气,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群众那些做法是对的,那些是不对的,才能使群众感受到表率的力量,争做倡导乡风文明建设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 萧放.“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3]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M].湖南岳麓书社,1988. [5] 《四书五经》卷四,礼记.曲礼上[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6]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 [7] 《四书五经》卷四,礼记.曲礼上[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8]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刘军.农村人情消费的经济学思考[J].消费经济,2004(04). [10] 萧放.“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