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年龄和生长研究 |
范文 | 摘要:研究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的年龄和生长可预测该区域多鳞白甲鱼资源的生长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捕捞周期,为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利用鳞片对渔获物进行年龄鉴定,并对其体长与鳞径、体长与体质量相关性、生长曲线及生长方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渔获物的年龄组成为1~4年龄,其中以1~2年龄为主,占总渔获物的80.69%。其体长(L)与鳞径(r)呈幂函数正相关,相关方程:L=65.454r0.907 8(r2=0.906 1),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方程为m=0.105 5L2.650 8(r2 =0.972 2),屬于均匀生长型。其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方程分别为Lt=26.95[1-e-0.457(t-0.407)]和mt=217.86[1-e-0.457(t-0.407)]。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44年龄,建议其起捕体长为16.30 cm,体质量为131.81 g。 关键词:多鳞白甲鱼;年龄;生长特性;秦巴山区 中图分类号: S917.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8-0179-05 收稿日期:2019-04-02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创新与攻关项目(编号:2015NY159);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编号:2016AYQDZR07);陕西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16SXJY016)。 作者简介:陈苏维(1975—),女,陕西礼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淡水渔业与水生生物学方向研究。E-mail:chsw04@163.com。 秦巴山区系我国汉江上游秦岭及巴山之间的区域及附近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湖北、重庆和河南,共6个省市,该区域水体资源丰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及其他水系不但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而且山区优质清澈的溪流和山泉也为许多冷流水鱼类的栖息、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条件。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白甲鱼属(Onychostoma),山东泰山地区称之为“赤鳞鱼”[1],湖北神龙架地区将其称为“多鳞铲颌鱼”[2]。因其鳞片底缘的图形类似于古代人们使用的铜钱,在秦巴山区被人们俗称为钱鱼,有的县区也因为多鳞白甲鱼一般于4月上中旬像泉水一样从洞穴涌出而将其称为泉鱼。多鳞白甲鱼优势种群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汉江上游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紫阳县和镇坪县等地,其味道鲜美,有滋补明目和催乳功效,在当地市场销售价格很高,深受消费者喜爱[3]。 为保护野生多鳞白甲鱼资源,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将多鳞白甲鱼列入《陕西省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2013年,农业部将秦巴山区紫阳县任河流域确立为多鳞白甲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4]。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加强对水源涵养地的保护,汉水上游区域以瀛湖库区为代表的网箱养殖逐步被裁撤和取缔,因此该区域渔业养殖逐步向当地冷流水野生土著鱼类转型。当地的一些学者尝试利用野生多鳞白甲鱼亲本进行人工繁殖、鱼种培育及饲料需求试验[5-7],以期为产业化开发多鳞白甲鱼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对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年龄和生长等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其野生资源的恢复、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多鳞白甲鱼于2018年5月和10月利用地笼(长4.5 m,宽28.0~34.0 cm,网目1.0 cm)从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孟石岭镇岚河流域、安康市紫阳县任河流域和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洪石河流域共采集样本174尾。样本采集地、数量和体长、体质量等信息见表1。 1.2?试验方法 1.2.1?鳞片的处理和观测 从每尾多鳞白甲鱼背鳍以下、侧线以上部位取5~10枚鳞片作为年轮研究材料。先将鳞片用清水浸泡去除黏液,再用微毛牙刷(0.1 mm)刷掉鳞片表面的残留物,清水洗涤后用透明胶带固定在2个载玻片间,利用解剖显微镜(Olympus SZ261)观察年轮特征,在10×4倍双筒显微镜(Olympus CH2)下用测微尺测量鳞径和轮径,并对其副轮、幼轮和生殖轮进行鉴定。 1.2.2?数据处理及分析 根据Rosa Lee方程式得出体长与鳞径长的关系,利用Keys公式m=aLb拟合体长和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并通过von Bertalanffy方程式表示体长和体质量的生长方程。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绘制生长曲线、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曲线。 2?结果与分析 2.1?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年龄鉴定和渔获物年龄组成 2.1.1?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鳞片和年轮特征 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鳞片为圆鳞,鳞片骨质层所形成的环片基本上围绕鳞焦呈同心圆排列,年轮标志在前区和侧区较为明显。可看到1个生长年带中生长快的疏带和生长慢的密带先后出现,形成疏密相接的轮纹,因此属于疏密切割型。但在侧后区,轮纹却表现为次年的环片群和当年的环片群交错切割。相对于前区,侧区的环片比较完整,因此本研究以侧区的环片作为年轮鉴定的主要区域。 由图1可知,后区环片断裂合并成瘤状,个别样本鳞焦中心看不到环片,全部是基片,此为再生鳞,还有部分样本出现了副轮。 由图1-b可知,再生鳞是鱼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造成鳞片脱落,在旧鳞片脱落部位长出新鳞片,因而新环片从新鳞片的边缘开始重新生长,不宜用于年龄鉴定。图1-c,样本体长为11.51 cm,体质量为37.12 g,从体长和体质量的规格判断为1年龄鱼,其副轮仅在该样本10枚鉴定年龄鳞片中的其中1枚上出现,且该年轮标志并不完整和连续,从而断定为副轮,不能作为年轮标志来判定鱼类年龄。这可能是由于样本在正常生长季节饵料不足或出现疾病等突发原因,造成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破坏了原环片的规律性,从而在稀疏的环片群出现了个别紧密排列或断续的环片。本研究未观察到样本出现幼轮和生殖轮。 3.3?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合理捕捞和保护 为更大程度发挥鱼类的生长潜能,渔业利用上确定鱼类首次起捕的年龄应该在其生长拐点之后。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生长拐点为2.44年龄,体长约为16 cm。考虑到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资源持续性发展和种群的延续,本研究结果建议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起捕的年龄为2年龄,体质量达到120 g以上。 本研究对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样本进行多次采集和捕捞,仅获得样本174尾,渔获物中1~2年龄样本占80%左右,其体长多数在10~15 cm之间,3年龄以上样本相对少见。这反映了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的资源量较少,可能是由于近几年该区域水电站和大坝的建设,再加之人为大肆捕捞,使得大量达性成熟规格的多鳞白甲鱼亲本被捕获,性成熟群体规模减少进一步导致了种群整体数量锐减。为合理保护秦巴山区的多鳞白甲鱼资源,并在该区域进行多鳞白甲鱼的产业化开发,建议根据多鳞白甲鱼的生长特性在该区域制定合理的捕捞政策,在繁殖期禁渔、禁猎,并且开展多鳞白甲鱼生物学特性、种质和遗传特点、生化及免疫和人工养繁殖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永进,李西照. 泰山赤鳞鱼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河北渔业,2013,40(10):63-65,67. [2]张金平,冯德品,杨?军,等. 神农架多鳞铲颌鱼繁殖生物学研究[J]. 水产科学,2015,34(8):523-526. [3]劉?勇. 多鳞白甲鱼后备亲鱼和一龄鱼种蛋白质需求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李志安. 美丽的多鳞铲颌鱼[EB/OL].[2019-01-03]. http://slj.ankang.gov.cn/Content-129138.html. [5]董武子,王?涛,马?力,等. 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试验[J]. 畜牧兽医杂志,2016,34(3):27-30,35. [6]张?君. 多鳞白甲鱼鱼种培育试验[J]. 科学养鱼,2018,33(6):8-9. [7]刘?勇,周继术,吉?红,等. 饲料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体组成与性腺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16,36(16):20-26. [8]王艺舟,宋?文,祝东梅,等. 北江鲂年龄与生长特征的研究[J]. 淡水渔业,2013,43(4):35-39. [9]黎雨轩,何文平,刘家寿,等. 长江口刀鲚耳石年轮确证和年龄与生长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0,34(4):787-793. [10]李?飞,杨德国,何勇凤,等. 赠曲裸腹叶须鱼的年龄与生长[J]. 淡水渔业,2016,46(6):39-44,63. [11]杨?鑫,霍?斌,段友健,等. 西藏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J]. 中国水产科学,2015,22(6):1085-1094. [12]沈建忠,曹文宣,崔奕波. 用鳞片和耳石鉴定鲫年龄的比较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1,25(5):462-466. [13]Welch T J,van den Avyle M J,Betsill R K,et al.Precision and relative accuracy of striped bass age estimates from otolith,scales,and anal rays and spines[J]. N Am J Fish Manag,1993,13:616-620. [14]杨军山,陈毅峰,何德奎,等. 错鄂裸鲤年轮与生长特征的探讨[J]. 水生生物学报,2002,26(4):378-387. [15]Musick J A.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long-lived marine animals[J]. Am Fish Soc Symp,1999,23:1-10. [16]Branwtetter S.Age and growth estimates for blacktip,Carcharhinus limbatus,and spinner,C. brevipinna,sharks fromtheNorthwestern Gulf of Mexico[J]. Copeia,1987,4:964-967. [17]吕大伟,周彦锋,葛?优,等. 淀山湖翘嘴鲌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J]. 水生生物学报,2018,42(4):762-769. [18]何美峰,李新辉,谭细畅,等. 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J]. 淡水渔业,2007,37(3):54-58. [19]熊美华,史?方,郑海涛,等. 乌江思南泉水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6,37(4):78-83. [20]Jia Y T,Chen Y F. Age structur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emic fish Oxygymnocypros stewartii(Cypriniformes:Cyprinidae:Schizothoracinae)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Tibet[J]. Zoological Studies,2011,50(1):69-75. [21]Huo B,Xie C X,Ma B S,et al.Age and growth of Oxygymnocypris stewartii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Tibet,China[J]. Zoological Studies,2012,51:185-1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