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镇沅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初探 |
范文 | 张俊明 本文以实施绿色高产高效为主题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展开对镇沅县以推广稻鸭共栖生态系统模式为基础,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良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田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论述,为今后镇沅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一、背景与来源 镇沅县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20.1°C。全县耕地总面积43.22萬亩,已建成高稳产农田地9.95万亩,水稻是全县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作物之一。2017年省级下达本县农业生产发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1万亩,资金20万元,在本县勐大镇、恩乐镇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农民种粮水平相对较高村组实施。 二、技术核心 结合勐大镇、恩乐镇水稻生产实际,合理设置不同规模及数量的攻关试验示范片。实现“三个提高”,提高土地产出率,实施万亩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栽培亩产较前三年平均增2~5%;全部使用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2%。并实现水稻生产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三、结果与效益 该项目于1月开始准备,2月底播种,4月中旬移栽,5~7月实施绿色技术防控措施,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勐大镇农业服务中心于8月1~11日开展项目区理论测产和实收实测,其中百亩核心区勐统村文贵及龚家窝组测产8380.36平方米,平均单产676.38千克,增幅4.05%;千亩展示片测产23733.44平方米,平均单产609.49千克,增幅1.58%;万亩示范区测产33947.46平方米,平均单产585.39千克,增幅6.43%。 1、经济效益 (1)项目区平均亩产585.39千克/亩,按市场价2.6元/千克,亩产值1522.01元,项目区总产值1561.58万元,亩成本1170元,亩利润391.58元,项目区总利润401.76万元;(2)化肥、农药零增长。一亩底肥施用40千克配方肥,肥力高的田块不再施尿素,肥力中等田块亩追施8~10千克尿素,肥力低的田块亩追施10~15千克尿素,综合下来亩比非项目区少施5~8千克化肥。以稻飞虱和稻瘟病预防防治为主的群防防治,一亩比非项目区减少农药一次(3~5元),并提高了防治效果;(3)减少投入成本,项目区比上年水稻高产创建平均亩投入成本减少189元。 2、生态效益 在项目区推广稻鸭共作模式,一定层次突出利用生物多样,对水稻虫害、病害发病率防治效果达83~98%。同时,稻鸭共育可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节省成本,且净化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开展有机水稻生产的方式。 3、社会效益 (1)新品种引试和示范效果,在18个新品种示范中,筛选出Y两忧1998,平均亩实产764.42千克;中浙忧10号,平均亩实产701.43千克;蓉优918,平均亩实产926千克;望两优091,平均亩实产760千克,4个品种可作为勐大甚至全县大面积推广的主要高产优质品种;(2)群众给予认可。特别是病虫害统防绿色防治、配方肥的施用、机械化的推广,农民亲身体验到防治的效果、配方肥的作用、机械化的省时省工。 四、绿色高产具体措施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以水稻作物的需肥特性,鼓励或补助农户施用长效复合肥,以镇沅县2009~2012年测土配方数据库水稻高产区全生育期推荐肥量N:P:K=14:6:5,推荐施肥配方N:P:K=21:5:8以上,亩用量40千克,以亩施用底肥15~20千克、分蘖肥10~15千克、穗肥5~10千克。 2、农艺措施 (1)合理布局及轮作:在生产中按不同的种类、品种实行有计划的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既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又可减少病源虫源积累,减轻危害。 (2)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减少病菌初侵染源。 (3)调整播种期:为减轻病虫害发生,可适当改变水稻播种期,避开病虫害侵染和为害的最适时期。 (4)育秧插秧:选用薄膜育秧或旱育秧,培育壮秧,为预防病虫害要做好秧田保护和带药移栽技术,插秧要做到浅、直、匀、稳。 (5)科学配方施肥:水分管理按“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谷打苞水齐腰、干干湿湿壮籽”原则,增强水稻抗病虫性。 3、物理防控措施 (1)灯光诱杀:利用昆虫趋光性和对光的敏感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杜绝害虫繁殖,安装后四季可用。 (2)诱虫黄板:稻田主要利用黄板诱杀稻飞虱,黄板一般为30×30cm,每片能诱杀稻飞虱6000~8000只,每亩悬挂20~25块,有效期40~60天。 4、生物防控措施 (1)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试验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发挥天然防护壁垒的重大作用,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可达到83~98%。 (2)稻鸭共育:推广稻鸭共栖生态系统模式,主要以引导和指导农户稻田养鸭为主,一亩放养8~12羽:①除虫防病效果。鸭可清除病害寄生,减少其传播途径,因为鸭食水生动物和昆虫,如稻象甲、稻飞虱、福寿螺、稻叶蝉等;同时还可改善水稻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条纹叶枯病、黄萎病和纹枯病等发生;②增肥效果。1只稻鸭排泄粪便量约10千克,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相当于纯氮49克、五氧化二磷72克、氧化钾32克,对培肥土壤有明显效果;③除草效果。鸭喜食除禾本科以外水面浮生杂草等植物,同时在田间活动可以产生浑水,达到控草作用,除草效果显著;④省工节本效果。稀植水稻节约了稻种,耕作生产中又节省了除草、施肥、用药等过程,同时能节省养鸭饲料;⑤中耕浑水效果。鸭在稻田中不断游动,疏松了表层土壤,可促进强根壮蘖,增强水稻的抗性。 5、化学防控措施 结合勐大镇、恩乐镇近五年来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统一防治,以稻飞虱、稻瘟病绿色预防防治为主。 (作者单位:666599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