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与造林示范技术 |
范文 | 胡效颖 摘 ? ?要:从良种繁育地和示范造林地选择、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良种繁育、造林示范技术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和示范造林积累了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林业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造林示范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7-0098-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91.229 ? ? ? 文献标志码: B 华北落叶松具有速生、丰产、材质优、树形美、抗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很强的观赏性及显著的水源涵养作用。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风沙治理工程等林业工程的实施,华北落叶松已成为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常见的一种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 1 ? 良种繁育地和示范造林地选择 1.1 ? 自然条件 华北落叶松是强阳性树种,极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适宜在山西吕梁山、关帝山、太岳山、管涔山、芦芽山、小五台山等海拔1 400~2 000 m地带种植。 双家寨林场位于关帝山林区中心地带、交城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11°31′~111°55′、北纬37°33′~37°46′;地势西高东低,山脊线和大的沟壑呈东西走向。海拔在1 180~2 135 m。境内年日照2 700~2 800 h,无霜期100~125 d,年均气温4.2 ℃,年降水量600 mm左右。土壤多为褐土与棕壤,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以油松为主,其他树种有落叶松、山杨、白桦和辽东栎等。 华北落叶松良种苗木繁育建设地点位于交城县会立乡白草庄村,海拔1 450 m,地势平缓,土壤为褐土,土层厚度较厚,立地条件和气候均与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区相接近,可更好地保持种子的优良特性。 华北落叶松示范造林区建设地点位于交城县会立乡龙江寨村,平均海拔为1 600 m,地类为灌木林地,土壤为褐土,厚度适中,适合华北落叶松生长。 1.2 ? 社会经济条件 从双家寨林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来看,满足华北落叶松繁育条件,并具有以下特点:①该区域在华北落叶松的适生区域内,气象限制因子影响较小。②该区域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范围广阔,技术支撑强,便于规划设计和施工作业。③该区域有集约化经营的条件,是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和示范造林项目建设的理想区域。 2 ?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 指导思想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依靠先进技术,科学合理地配置营造林模式,通过样板示范、技术培训等形式辐射示范带动,整体提升项目区管理人员技术素养和林农技术人员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吕梁山林业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2.2 ? 建设原则 为了使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取得较好的成效,在项目建设上需遵循以下原则:①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原则。②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色的原则。③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1]。 3 ? 良种繁育 在种子的生产上,过去由于是群众采种,组织管理不严密,通常是采矮树不采高树、采小树不采大树。林分内的优良母树结实少,又难采收,更容易被采种者所舍弃。这种恶性循环的直接后果是树种退化、提前衰老,严重影响林木的利用价值。所以建立专门的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 3.1 ? 种子来源 通常选择树龄在30年以上、树干通直、树冠均匀、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生长相对优良母树林生产的优良种源区华北落叶松良种。种子籽粒饱满,千粒重一般在5.9 g左右为好。 3.2 ? 种子处理 华北落叶松种子含水率为8%~9%,精选的种子要用0.3%~0.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2 h,捞出后用清水浸泡22 h,经过处理的种子选用湿沙埋藏法催芽。 3.3 ?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又叫培养土,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为此,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质轻(容量小)、疏松通气、保水性强、排水良好;二是经多次浇灌不结块和板结;三是土壤pH值弱酸至中性,以适合大部分植物需要;四是富含有机质、肥料较全面;五是無病虫、杂草,不带茬。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将以林区特有的腐殖质土(又称黑土)与苗圃土按1∶3的比例进行混合,采用1 cm的筛网过筛后平铺于苗床。 3.4 ? 下种 在5月初种子处理好后,采用人工播种方式,用锄头开6~10 cm的沟,沟深3 cm左右,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平铺于沟内,播种后覆过筛的腐殖质土,之后将土压实,覆土厚度0.5~1 cm。播种量12.5 kg/667 m2左右。 3.5 ? 幼苗管理 幼苗出土前后,必须保持苗床一定湿度,注意灌溉和松土除草,初期松土宜浅,深2~3 cm即可,松土时将杂草除去,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保持幼树中无杂草,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苗木生长期需松土除草4~5次。 4 ? 造林示范技术 4.1 ? 整地 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苗木,通过整地使得土壤结构疏松,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根系有效生长。秋季整地可减少病虫害,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水分,故在造林1年前秋季对土壤进行深耕,铲除灌木、杂草等杂物。 整地方式有鱼鳞坑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鱼鳞坑整地,破土面为半圆形,坑面低于坡面并稍微向内倾斜,鱼鳞坑沿等高线布设,为半月形坑穴,外高内低,长径80 cm、短径60 cm,坑深40 cm,呈品字形排列,以利蓄水保墒。块状整地,破土面为正方形,坑面与坡面的断面稍微内倾,坑穴沿等高线布设,边长50 cm,坑深30 cm,穴面外缘修筑土埂,以利于拦蓄雨水。 4.2 ? 造林季节 华北落叶松造林应选在秋季,原因是秋季土壤湿度大、气温逐渐下降、蒸腾量降低。而且秋季造林后,苗木很快落葉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蒸腾量达到最低,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活动仍继续进行,对苗木成活有利。 4.3 ? 树种配置 为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改善立地条件、减少林木病虫害,树种配置采用华北落叶松和白桦针阔混交。 (1)混交方式:根据局部立地条件类型,采用块状混交。山地造林时按小地形的变化分别成块状栽种不同树种,既可达到混交的目的,又能因地制宜造林。块状混交能有效地利用种内和种间的有利关系,满足幼龄时期喜丛生的要求,林木长大后,各树种又可产生良好的种间关系。 (2)混交比例:根据松桦天然林混交比例调查,华北落叶松和白桦混交比例介于6∶4时最有利于森林多样性,是松桦混交天然林较为稳定的分布模式,故选择华北落叶松和白桦混交比为6∶4。 4.4 ? 苗木的来源和规格 (1)来源:采购当地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华北落叶松母树林、优良种源种子培育的3年生华北落叶松换床苗及2年生白桦裸根苗。 (2)规格:白桦2年生裸根苗,苗高60 cm以上,地径0.5 cm。华北落叶松3年生换床苗,苗高大于30 cm,地径大于0.6 cm。 4.5 ? 栽植技术 栽植前,将裸根苗用生根粉或根宝进行浸根或蘸根处理。蘸根处理后苗木采用直壁靠边栽植法栽植,栽植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1/2后提苗踩实,最后覆盖虚土,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植苗技术进行栽植。 4.6 ? 苗木抚育管护 (1)灌溉: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水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合理地灌溉和排水,是培育壮苗、丰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树种特性,适时适量地对苗木进行灌溉。 (2)松土除草: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降雨和灌溉,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而且杂草滋生,和苗木争夺阳光、水分、肥力,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所以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并与扶苗、填缝等进行结合。随着苗木的生长,松土应逐次加深,在苗木生长前期,一般2~6 cm,生长后期8~12 cm;为了不伤根、不压苗,苗根附近松土宜浅,行间、带间宜深。 (3)病虫害防治及管护:华北落叶松的病虫害主要有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杨锈病、落叶松松褐病等。为防止苗木发生病虫害,不论发病与否,均可用药液浓度为1%~2%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洒4~5次。在预防病虫害的同时,做好幼苗的管护工作。加强营林措施,清除枯死及病株,改善林地卫生状况,减少病源;安排好护林人员做好看护;加强幼苗抚育,郁闭后及时修枝间伐,改善林分生长环境,降低郁闭度[2]。 参考文献: [ 1 ] 杜平.华北落叶松平茬苗、扦插苗培育技术和造林效果[C]//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广西自治区林学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1997. [ 2 ] 杨俊明,沈熙环,贾桂霞.提高华北落叶松良种实生繁殖效率的途径和方法[C]//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20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