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柯桥区稻纵卷叶螟发生概况与防治对策
范文

    金惠芳

    摘 要:该文介绍了稻纵卷叶螟在绍兴市柯桥区的发生概况,并提出了控制稻纵卷叶螟危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世代;发生程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92-02

    稻纵卷叶螟俗称“白头蚰、刮青虫”等,在绍兴市柯桥区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害虫,是水稻“三大”害虫之一。大发生时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5]。由于本地是早稻、单季稻、连作晚稻的混合栽培稻区,为稻纵卷叶螟迁入后的繁殖、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该虫在本地稻区常年发生,每年有1~2代出现中等偏重到重发程度,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 稻纵卷叶螟发生概况

    稻纵卷叶螟在柯桥区年发生4~5代,常年于5月下旬开始田间出现稻纵卷叶螟迁入成虫。

    1.1 第三(1)代 5月21日至6月20日(注:发生代次按全国统一标准划分,括号内为本地习惯称呼代次,下同),该代稻纵卷叶螟也称迁入代,主要发生在早稻上,一般年份迁入量不突出,重发年份极少。据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病虫测报站调查观察,该代在不防治下,常年全代平均幼虫的发生量为37条/100丛(幅度在2.5~268条/100丛),平均白叶(卷苞)率6.1%(幅度在0.1%~23.6%);多数年份在防治指标以下,仅个别年份需要开展专门防治。

    1.2 第四(2)代 发生时间大体为6月21日至7月20日,主要为害迟熟嫩绿早稻、单季稻(重点是籼粳杂交稻和早插早播的粳稻)。该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明显长于上一代,一般出现2个成虫峰次,一个是迁入蛾峰、另一个本地蛾峰,发生程度重于上一代,多数年份发生量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在重发年份或为害集中的零星稻田一旦失治,往往出现大量稻叶卷苞刮白。据调查观察,该代在不防治下,常年全代平均幼虫的发生量为345条/100丛(幅度35~1622条/100丛),平均白叶(卷苞)率18.6%(幅度为2.8%~59.3%)。需要开展专门防治或混配防治,盛发期长的年份还需要进行再次补治。

    1.3 第五(3)代 发生时间大体为7月21日至8月20日,主要为害单季稻和早插早播的连作晚稻等。该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进一步拉长,往往出现3个成虫峰次,且前后峰之间重叠,本地虫源与外地迁入虫源混合发生,是1年当中发生量最多的一代,也是本地单季稻的主害世代,该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正值单季稻幼穗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一旦失治对单季稻产量影响较大。据调查观察,该代在不防治下,常年全代平均幼虫的发生量为509条/100丛(幅度在130~1688条/100丛),平均白叶(卷苞)率28.7%(幅度在15.0%~66.4%);需要开展全面防治,盛发期长的年份也要进行第2次防治。

    1.4 第六(4)代 8月21日至9月20日,主要为害连作晚稻和迟熟嫩绿单季稻等。该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仍然较长,与第五(3)代相仿,是本地连作晚稻的主害世代,重发年代一旦失治可导致连作晚稻功能叶全部刮白,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据调查观察,该代在不防治下,常年全代平均幼虫的发生量为369条/100丛(幅度在27~1792条/100丛),平均白叶(卷苞)率37.4%(幅度在2.60%~79.9%)。因此,需要进行专门防治或混配防治,避免受害减产。

    1.5 第七(5)代 9月21日至10月31日,该发生期由于气溫逐渐下降,虽然田间成虫发生较多,但陆续向南回迁,在本地水稻上产卵极少,对晚稻基本不造成产量影响,一般不用防治。

    2 对策建议

    由于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繁,需要药剂防治频率相对较高,近年来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明显上升,常用药剂、常用剂量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如何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水稻生产者和农技推广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在防治对策上宜以保护水稻最后3张功能叶为目标,将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以下。在水稻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穗期从紧把握防治指标。具体应抓好以下4个方面:

    2.1 加强预测预报,抓好测报信息传播 稻纵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种粮农户无法把握。必须充分发挥植保队伍作用,切实加强该害虫发生期、发生程度的调查监测,准确及时开展预测预报。同时,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测报信息,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种粮农户微信群或QQ群,把测报信息和防治技术直接发送到农户,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开展防治,真正解决信息到位率不高的问题。

    2.2 加强技术指导,抓好农业措施应用 农业防治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之一。稻纵卷叶螟具有成虫趋隐蔽、产卵趋嫩的习性,凡分蘖期至孕穗期生长嫩绿的稻田,产卵量多,幼虫也多。因此,加强农业防治技术宣传培训,按照水稻化肥定额制施用技术,指导农户科学合理肥水管理,确保水稻稳健生长。防止偏重、偏迟施用氮肥,造成前期稻苗猛发徒长、后期贪青迟熟,导致稻纵卷叶螟集中产卵、危害。

    2.3 把握防治适期,坚持达标早防治 防治稻纵卷叶螟应抓早抓小,最佳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盛期至幼虫1~2龄高峰期为宜,推迟用防效下降。在具体用药时,采取按指标防治,水稻分蘖期自身补偿能力较强,防治指标可掌握在100丛稻幼虫40条作为防治对象田;水稻孕穗后,保护好最后3张功能叶是关键,防治指标宜掌握在100丛稻幼虫20条应作为防治对象田。

    2.4 选用对口药剂,确保防治质量 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防治手段,但在具体防治上,应注重安全、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生物农药有金龟子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化学农药有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茚虫威、甲维·甲虫肼等,可因地制宜选用,在发生期长或蛾峰较多的代次,应注意后峰幼虫的用药补治,并做好交替用药。在施药时应把握施药质量。稻纵卷叶螟是叶面害虫,施药以采用细喷雾为宜,喷足药液量30~40kg,适当添加有机硅农药助剂,以促进农药展布黏附,减少流失,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在高温季节,应掌握在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施药,避开中午前后施药,防止药液蒸发和药剂光解过快而导致杀虫效果下降。

    致谢:本文承蒙原绍兴市柯桥区农技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董涛海提供调查数据和指导,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陆剑飞,谢子正,黄世文.粮油作物主要病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M].1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21-132.

    [2]王华弟.粮食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21.

    [3]梅秀凤,苏杰,金中伟,等.上海北郊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分析和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20(5):38-42.

    [4]韩根成,陈时龙,李强.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9(3):102-104.

    [5]苏永元,仇桂珍.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67.

    (责编:张宏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