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郴州安仁烤烟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范文

    陈瑞忠 李辉 于法辉 李茂龙 樊士军

    

    

    摘要?调研了安仁县2017—2019年烤烟生产收购情况,存在种植面积逐年萎缩,烟农队伍锐减的现象。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烟农队伍老龄化、有效劳动力短缺、土地流转缓慢、种烟比较效益下降、基础设施薄弱、合作社管理不力等方面,并从培育职业烟农、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保障体系、完善烟基设施建设、加强合作社建设、提高人员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烤烟;现状分析;对策;有效劳动力;职业烟农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4-023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4.065

    Abstract?The purchasing situa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from 2017 to 2019 in Anren County was investigated. The planting area de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number of tobacco farmers decreased sharply.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were analyzed, mainly including tobacco farmers team aging, shortage of effective labor and slow land circulation, declining comparative benefits of tobacco planting, weak infrastructure and lack of cooperative management, etc.,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obacco farmer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layout, improving the security system, perfecting?facilities construction of smoke base,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ves, motivating staff initiative.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Current status analysis;Countermeasures;Effective labor;Occupational tobacco farmers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部。东接茶陵、炎陵县,南连永兴、资兴,西界耒阳、衡南,北邻衡东、攸县。处于113°05′E,26°50′N,属于半山丘陵区。全县土地资源丰富,拥有耕地2.13万hm2,土质构成以紫色土、红壤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酸碱度(PH值)为5.5-6.5,适于烟草种植。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7~18 ℃,4—5月份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有利于烟叶生长,6—7月份温度高降水少,有利于烟叶成熟和烘烤。安仁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安仁烟叶焦甜醇甜香型风格[1],突出的焦甜香,较明显的醇甜香,较丰富的甜香香韵,深受中烟工业企业的欢迎。

    1?安仁县烤烟产业现状

    安仁烟叶产量由最初的2 000 000 kg发展到5 500 000 kg,收购数量连续3年稳居郴州市第2的位置,烟叶质量品吸评比全省第3,烟叶税收达3400余万元。但近年来,由于主客观原因,烟叶种植面积萎缩(见表1),烟叶种植面积由2017年2 886 hm2减少到2019年2 559 hm2,减少了327 hm2。降幅达11.4%;产量由5 797 810 kg下滑至3 954 585 kg,种烟队伍由1 116人减小到739人,减少377人,降幅高达33.8%。种植面积持续萎缩,烟农队伍锐减,不利于我县烤烟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2?存在问题

    2.1?烟农队伍老龄化

    烟叶种植的主体是广大的烟农,只有稳定的烟农队伍,烟草行业才能稳定并持续健康发展[2-3]。烟农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烟农队伍人员锐减,烟农队伍老龄化,年轻烟农比例偏低。以2019年为例,全县739户,从图1中可以看出:其中60岁以上的烟农91户,占整个烟农数量的12.3%;51~60岁的烟农309户,占整个烟农数量的41.8%;41~50岁的烟农206户,占整个烟农数量的27.9%;31~40岁的烟农108户,占整个烟农数量的14.6%;30岁以下的烟农25户,占整个烟农数量的3.4%。大部分的烟农年龄在40~60,約占整个烟农人数的69.7%。再过10年很多烟农因年龄较大而“退休”,而年轻烟农数量增长缓慢,随着时间推移,种烟队伍将“青黄不接”,“谁来种烟”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老龄化的烟农队伍将严重影响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有效劳动力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对青年人的吸引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涌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另外,农村在教育、医疗、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青年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到城市务工,而留在家里的基本是妇女、老人和孩子。这部分人中能从事烟叶生产的,多为老人和中年妇女,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体力较差,缺少专业的技能培训,虽然可以参加烟叶生产,但效率低、技术落实差,致使烟叶生产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完成同等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烟叶生产用工数量。烤烟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且生产阶段多处于炎热天气,从事烟叶生产的劳力普遍年纪较大,增加了用工风险。有效劳动力短缺,极大地阻碍了烤烟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了烟叶生产人工成本投入。

    2.3?种烟比较效益降低

    种烟挣钱多少,效益高低,直接关系到烟农的种烟积极性。近几年,虽然烟草行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烟叶收购价格也是年年上调,烟农交售均价稳步提升,但由于肥料农药等烟用物资、烟田土地租金、人均工价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烟叶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烟叶种植收益与其它农作物种植收益相比优势不明显[4]。另外,烟叶种植与其它传统作物种植相比,烟叶种植从翻耕到交售,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生产投入大,需要人工多,且烟农之间烟叶生产技能水平不一,导致最终产出的经济效益差异显著,种烟收入差距显著,烟农间互相比较,容易使技术较差的烟农失去种烟信心[4]。种烟投入大,风险高,收益达不到烟农的预期,烟农自然就会放弃种植烤烟。

    2.4?土地流转缓慢

    该县烟区土地流转进展较慢,烟叶种植零星分散,烟农与烟农之间,烤烟油菜之间,插花种植,一个烟农这里几丘,那里几丘,一片油菜一片烟,增加烟农农事操作和烟田管理难度。缺乏土地连片规模流转的成功经验,农民认为土地是自己,田租又不高,不如留着自己种点油菜,导致土地向职业烟农、种烟能手集中缓慢,而且不少地方土地租金年年提升,增加了烤烟种植成本,不利于烤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5?烟农合作社管理薄弱

    烟农合作社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烟农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其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一是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虽有规范的章程制度,但是大多流于形式。烟农合作社民主意识差,服务管理水平不高,虽然成立了监事会、理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其成员没有履行相关职责,致使监事会、理事会没有真正发握作用[5]。二是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由于烟农合作社生产经营主要围绕烟叶育苗、烘烤及分级等环节,服务项目特别单一,在收入总体有限的情况的下,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开展专业化服务方面,服务队不是积极主动与烟农沟通协调,而是依赖烟站安排,靠烟站推动开展,缺乏主动性;在多元化经营方面,发展意识、市场观念不强,畏惧心理严重,不愿开展两场及农机综合利用等多种经营,依赖烟草行业补贴存活,合作社自身造血功能较低[5]。三是服务质量不高,组织实施能力差。通过对全县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组织实施能力差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化分级、收购预检预约环节,组织管理不到位,考核措施不力,造成预检预约的烟叶纯度不高、青杂较多、等级质量偏低,甚至不列级烟叶进站交售等问题,给烟叶收购带来不利影响。四是考核责任不清,存在虚假应付。上级部门对合作社的业务考核往往指向烟草站,业务考核不合格直接扣烟草站的绩效,而对合作社的处罚无关痛痒,这就导致了合作社虽然没有做好该业务,烟站为了不被扣钱,而代替合作社把表面业务做好或者纵容合作社弄虚作假,应付检查。进一步加剧了合作社敷衍应付而不是扎扎实实开展专业化服务。

    2.6?基础设施薄弱

    在郴州烟区,从3月初烟苗大田移栽开始,到7月中下旬采收结束,大田经历超过120 d,容易受到干旱、洪涝、冰雹、大风及病虫害等危害影响,烤烟任何一个生产时期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烟农的种烟效益。虽然地方政府和烟草公司不断努力,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发展,烟田水利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每年 5—7月洪涝灾害或高温干旱对烟叶生产的危害仍较严重,烟区排灌设施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较弱[6]。同时,烤房屋面漏水、炉膛升温不上等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安仁烤烟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3.1?培育职业烟农,稳定烟农队伍

    烟农是烤烟生产种植的具体实施者,职业烟农是烟农中的 “精英”群体。职业烟农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迫切需要,是一群以烟为生,精于此道,以烤烟种植收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 [7]。目前安仁烟区烟农流失较多,烟农队伍逐渐萎缩,只有通过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烟农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今后“谁来种烟”的問题,才能确保安仁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职业烟农评定坚持以“烟叶工作执行到位率、烟叶交售数量、烟叶等级结构”为切入点,用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全县烟农进行打分,评定星级,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补贴,引导烟农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良性道路[7]。打造一支思想观念新、文化素养高、技术落实到位、擅长生产经营管理的职业烟农队伍。

    3.2?统筹土地流转,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相对集中、重点突出、连片推进”的原则[8-9],着重发展南半县灵官、华王等乡镇土壤结构好,烟农积极性高,生态条件适宜的烟区。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根据本村土壤结构、水利条件,乡村两委应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烟田集中连片流转。以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规划基本烟田,加快推进种烟土地长期稳定有序流转,稳定种植规模,稳定风格特色,稳定烟农队伍,提升烟叶品质,推动乡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10]。兼顾土地转让者和烟农的利益,稳定田租价格,积极引导和协调,着重解决好油菜与烤烟争地问题,积极探索村委集中流转、土地合作社入股、土地置换等土地流转模式,进一步巩固基本烟田。逐步实现烟田向种烟能手、职业烟农流转和集中,提高烟叶生产的产业化、专业化水平,凸显适度规模效益。

    3.3?加强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完善的烟基设施设备,为烤烟种植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是烟叶产量年年平稳的重要保障。一是以基本烟田为重点,对排灌不利的烟田,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进行土地平整,加强大小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烟田产出效益以及抗御洪涝、干旱自然灾害能力[6]。二是加强现有烟基设施管护,确保设施发挥长久效益,结合农村实际,从建立烟基档案、产权移交归属、健全管护组织、明确管护责任、加强管护监督等方面探索新路子,更好地促使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更好地服务烟农,服务烟叶生产。三是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提高烟田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发展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实现翻耕起垄机械化作业全覆膜,探索移栽、中耕培土机械化作业,推广水肥灌溉一体机、无人机植保,全力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4?完善保障体系,稳定种烟收益

    只有稳定的种烟收益,才会有烟农队伍和烟叶规模的稳定。将稳定种烟收益放在首位,重点做好技术保障、风险防控工作。按照精细化管理,针对烟农对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技术需求,利用金叶夜校授课、现场指导、微信答疑、印发资料等线上线下方式,对培育壮苗、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成熟采烤和专业化分级等进行技术培训,使烟农掌握烟叶生产操作技术要领,不断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应变能力,为生产出优质丰产烟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坚定种烟技术自信。建立健全烤烟保险和灾害救助机制,烟草部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为烟农投保,并积极与政府、气象部门衔接,加强人工防雹增雨力度,提升烟叶生产抗灾能力,形成烟叶种植事前气象保障、事中救灾干预、事后保险补偿的长效保障机制[11],切实降低烟农灾害损失程度,增加烟农受灾保底收入,消除烟农后顾之忧。

    3.5?科学业务考核,突显合作社主体作用

    加强烟农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专业化服务方面的主体作用。将合作社现有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落实兑现,根据烟叶生产各环节技术要求,制定专业化服务作业标准和完成时限,明确具体要求,细化作业步骤,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机械设备,以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加烟农收益[12-13]。基层烟草站(点)对合作社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评价,并做好相关督查记录。上级部门对合作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应理顺责任清单,业务外包给合作社的,重点考核合作社,烟草站(点)只要做到了指导、督查工作,就不需承担责任。理清烟草站与合作社业务开展的关系,烟站督查评价、上级部门考核,否则业务开展不合格就扣其外包费用,甚至取消其业务外包,合力倒逼合作社扎扎实实开展相关业务,发挥合作社在专业化服务方面的主体作用。

    3.6?多方上下联动,调动从烟人员积极性

    烤烟种植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多方齐心协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翻耕、田租、物资的补贴力度;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确保灾害防救的及时性、有效性;做大烟叶保险基金,加大受灾烟叶保底收入,进一步完善风险保障机制,降低烟农灾后损失,让烟农放心种烟;加大从事烟叶生产农事操作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增加有效劳动力的供给,解决烟农用工荒、用工难问题,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烟草部门加强烟叶人员管理考核,重点考核烟叶生产、烘烤、分级技术培训与指导,公平公正阳光收购和烟农满意度等内容,运用好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烟叶人员积极性,提高其服务烟农水平。县委县政府将烤烟产业纳入全县重点产业考核,由过去的重收购考核转变为生产、收购双重考核,迁移考核关口,细化考核内容,加大对烟叶生产阶段考核比重。充分利用好烟叶税收分成,统筹县-乡镇-种烟村三级分配比例,提高乡镇和种烟村分成比例,提高乡镇、种烟村主抓烤烟生产人员的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好沟通、协调、督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登山,王兵,乔学义.《全国烤烟烟叶香型风格区划》解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9,25(4):1-9.

    [2]张喜峰,郑敏,王静.陇县烟区烟农状况与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258-260,263.

    [3]孔偉,冯成恩,向炳清,等.鹤峰县烟农队伍的状况及发展烟叶生产的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4(2):94-96.

    [4]李浩,周翔,许华强,等.湖北省宜昌市三烟生产现状与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0):207-211,215.

    [5]马九恒,陈玲.嵩明县烟农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2019(3):26-27.

    [6]徐文军,高春洋,赵松义,等.湘南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以湖南永州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08(2):134-137.

    [7]牟利平,陈凯,王瑶.泸州烟区职业烟农培育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235-236.

    [8]阳关云.郴州烟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12-13.

    [9]李松强.元江县烟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268-269,271.

    [10]戴永平,张富强,徐学涵,等.烟草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J].乡村科技,2018(26):29-30.

    [11]冯景飞,王嘉,李光雷,等.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S1):37-41.

    [12]李凝瑞,饶志坚.昆明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3):8,32.

    [13]许亚芬.浅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0-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