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业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
范文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学段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励职业院校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途径。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论述了职业院校面向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农教育;职业院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S-01;G40-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4-027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4.077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a new way for implementing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encourage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combin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ook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labor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labor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basic education schools from constructing labor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and guarantee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labor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education;Vocational colleges;System construction

    劳动教育已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教育价值追求的新高度,也是新时代教育内涵的变革与发展。作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各学段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劳动教育在中小学长期被弱化,在学科知识教育为主的定位下,中小学更无暇应对劳动教育中生产性和知识性深度耦合以及技术性的迭代更新,这使得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实施过程中系统规划不完整,缺失其应有的实践地位,在劳动场域、教育能力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尤为突出[1]。因此,如何在中小学切实办好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劳动教育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提出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这为落实好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新途径。此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则明确指出完善现代职業教育体系,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政策的引导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下,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开始有意识地向基础教育倾斜。但是,作为2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联合,如何有效落实和实施劳动教育,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仍是行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实际工作和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论述了职业院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实施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劳动教育情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教育工作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结合学院教学优势,面向北京市中小学开展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农业科普教育和农事生产劳动,使学生获取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2-3]。2015年10月,北京市教委启动并实施了中学生到郊区进行学农教育项目,同年11月学院挂牌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承担北京市中学生学农教育项目,负责项目中的生产劳动组织、实践技能教学、日常生活管理、农业科普教育等工作任务,为北京市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以“一周学农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和“以孩子发展为本,将孩子放在教育的正中间”为工作理念开展学农教育[4],截至2019年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已累计完成80批次、近5万名学生的学农教育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2?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符合基础教育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以往开展的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定位、课程结构设置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尚有欠缺。

    2.1?定位模糊

    劳动教育是一种态度和观念的养成教育,其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要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崇尚劳动的人生观[5],弘扬劳动精神,通过劳动使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培养责任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内在热情和劳动创造的积极性[6],理解劳动内在规律。然而,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劳动教育核心要素的把握不准确,导致劳动教育课程成为教师严控下的简单任务或者单纯的技能型训练,或者演化成缺乏实践的自主学习内容,这种形式下的劳动教育只强调劳动本身,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教育意义,无法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也无法让学生掌握劳动的内在规律。

    2.2?课程结构不合理

    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之一,因此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不仅应包括基本技能的锻炼,而且应提倡“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目前,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多局限于简单劳动实践,或者以技能训练代替,强调专业技能性。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及劳动素养、人文素养等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局限,难以形成劳动创新所需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图谱。

    2.3?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劳动教育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部分,其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课程评价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改进教学,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往的劳动教育被作为德育教育来设定,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尚未形成相匹配的评估评价体系[8],现阶段劳动教育课程又多采用客观考试方法进行总评评价,或者以教师为主导的考核方式,这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忽视或弱化过程性评价,不能全面记录学生课堂表现,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也不利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发展。

    3?劳动教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3.1?构建农业特色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课程化”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开设了50余门以农业实践为特色的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具有科普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课程内容紧扣“劳”的主题,适时适当融入理论知识,内容涵盖园艺、畜牧、食品、水利等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以及农业文化、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知识,使学生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技能,激发劳动热情,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培养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全面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教学目的[9-10]。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调研和分析授课学生知识体系特点,紧贴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劳动教育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优化,结合学院实践教学优势,遵循“以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以育人为根本”的原则,构建“一纵五横”多元化课程体系,即以农业周年生产为主线,构建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文化、农业与生态、农业与创意五大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充分考虑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与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相结合,将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与普通教育的知识性相结合,基于教育政策导向、学院优势专业及农业历史、社会热点、思政理论、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农业与生产模块以农业基本生产技能为主,培养学生农业职业素养,开设了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田水利工程、组织培养、智慧农业等劳动类课程;农业与生活、农业文化模块注重以劳育美,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传承悠久劳动文化,开设了茶艺、酿酒、扎染技艺、传统饮食文化、农业发展简史等课程;农业与创意模块强化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设了插花艺术、压花制作、组合盆栽、景观设计等课程;农业与生态模块关注农业生态,唤起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创造绿色生活,开设了天敌昆虫、垃圾分类、观赏鱼养护、农业节水技术等课程。

    实践教学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線,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实践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有效衔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开设了传统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技术、现代农业机械操作、食品加工技术、田间生产管理、创新创业、职业体验等实践项目,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实践教学课时占比不少于2/3。同时,不定期开展农业形势与政策讲座,侧重介绍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等相关知识。

    3.2?构建复合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通过学生反馈,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因此要求构建复合型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过程中注重激励性,鼓励学生在任务项目中积极思考,在实践中动手参与,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性,允许存在个性特色与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创造和发展留有空间;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真实学习和实践中的投入状况,如与教师互动、小组项目参与性等,同时从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意识等方面多维度评价。例如,在农作物种植及管理课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教师监督,学生自主实践,课后评价环节设置上弱化教师主观评价,采用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将促进学生间平衡与充分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设置学生自由评论环节,针对理论内容或实践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者对课程外延提出设想,通过总结反思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3.3?构建全方位教育保障体系

    科学规范的教育保障体系是有效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劳动育人环境的根本要求,学院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一套涵盖劳动教育管理、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在内的全方位教育保障体系。

    在劳动教育管理方面,明确管理组织架构,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学院其他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体把控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学师资组、信息宣传组、服务保障组、安全保卫组、协调管理组和接待工作组,涵盖人事处、教务处、宣传处、财务处、国有资产与产业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安全稳定工作处、图书馆、信息中心、教育研究督导室、实验实训中心、各教学系部等主要职能部门,同时成立学农基地办公室,负责该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实现学院内部工作联动化。在教学资源保障方面,包括教学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2个部分,学院不断加强劳动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在挖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已有教学设施改造提升,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图书馆、信息中心等分别负责对教室、实训室、实训场地、图书资源、校园网等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建设。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从事劳动教育教学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由人事处、教务处、各教学系部负责师资队伍的工作机制制定、教师人员的宏观调配和岗位培训。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包括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教务处、各教学系部主要负责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准入和退出标准、教学环节潜在劳动风险评估等,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管理由任课教师负责。在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方面,包括课程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等,由各教学系部和实验实训中心对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秩序进行检查和监督,由教育研究督导室、教务处、各教学系部对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任课教师进行评级反馈。

    此外,学农基地办公室与各区教委、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学校紧密沟通,多方联动,学院外部跨部门沟通协作,形成教育保障合力。以学农教育为例,从学生计划参加学农活动到活动结束返校,学农基地办公室与学农中学校有效对接,积极配合,实施全流程管理服务;学农活动期间,由学农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承担班级管理和生活管理;活动全过程,各区教委主抓督导和评价工作,确保社会、家庭、学校劳动教育的延续性。

    4?劳动教育教学实践成效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总结与创新,积极为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已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效。

    4.1?提升劳动素养,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始终站在劳动育人的角度上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劳动实践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在化、劳动情感的升华和劳动能力的增强,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将“创造性劳动”“工匠精神”“思政教育”渗透进课程,培育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积极面向中学校开放实训基地,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认识农业,了解农业,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定良好基础。劳动教育使学生感悟到自身的变化与成长,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端正的劳动态度,有效提升了劳动素养。

    4.2?顺应教育供给侧改革,构建职业教育服务普通教育的新途径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紧密结合教育改革要求,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积极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将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向基础教育进行了有效延伸,拓展了现有办学体系,拓展了青少年学生学习农业科普知识、获得职业体验、实践劳动过程的形式和途径,有力补充素质教育实践需求,提升了青少年劳动教育质量。目前,学院已基本建成集教学实施、创新创业、农业科普教育和农业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劳动教育基地,基地凸显农业发展历程,设有传统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的科普展示和实践场地以及展示农业未来发展的工坊项目,配备素质拓展场地,可开展农业主题教育活动,支撑与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共建模式,同时对接星创天地项目,扶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中小学资源优势合作,输出劳动教育优秀成果,为创造性劳动发展提供平台。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北京市科普基地资源单位以及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学院每年可接待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科普活动近3万人,拓展了職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新功能。

    4.3?健全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实现品牌化建设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劳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始终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原则,坚持因材施教,构建符合各学段学生知识水平、具有农业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坚持“优师促教”,构建多层次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水平,坚持“以评促建”,开发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系统,督导课程实施细节,及时获得课程评价反馈结果,修订完善课程,实行“线上选课+线下实践”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内部各部门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管理及保障等方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院外与中小学建立齐抓共管,优势资源共建的合作模式。学农教育成果《高职院校“学农教育”综合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17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效果显著,示范作用强,已被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模式,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其他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劳动育人效果提供经验借鉴。

    5?结语

    发挥职业院校资源优势,与中小学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专业技能为基础,衔接基础教育学段知识,进行以农业实践为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类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总而言之,在两类院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内涵,不断拓展、完善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手段,落实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强化督导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教育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林克松,熊晴.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逻辑、向度与机制[J].教育与职业,2020(1):28-33.

    [2]李秀华.论在学农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33(3):86-90.

    [3]钱多,吕炯璋,崔宝发,等.项目教学在农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以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6):134-136.

    [4]高琼,程文华,钱多,等.高职院校"学农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9(2):146-149.

    [5]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21-26.

    [6]邹竑.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若干思考:基于上海市青少年劳动教育40年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参考,2019(3):5-9.

    [7]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3-77.

    [8]高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体系的建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78-84.

    [9]刘海君.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定位与建议[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9(11):34-36.

    [10]曾天山.我国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N].人民政协报,2019-05-08(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