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范文

    赵希宁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分析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促进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规模轻质量,开发模式同质化严重;重短期效益,轻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发展;重资源开发,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重管理成本减少,轻专业从业人员招引等方面。通过采取更新理念,因地制宜,突出乡村开发特色;加强宣传,生态优先,倡导乡村绿色旅游;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强化培训,保障人才,提升乡村服务质量等对策来促进榆林市乡村旅游的优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榆林市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8-0146-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Yulin City,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optimiz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Yulin City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importance of scale and quality, and the homogeneity of development models; the emphasis on shortterm benefits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emphasis 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facilities for basic services; and the emphasis on management cost reduction, lighter recruitment of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etc. By adopting updated concepts, 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ecological priority, and promoting rural green tourism; increasing investment,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improving rural tourism facilities; strengthening training, protecting talents, and improving rural service quality to promote Yulin rural tourism optimization,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Rural tourism;Yulin City

    2017年10月,習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以乡村自然、人文、民俗、农业、建筑、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农民生产生活以及乡村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新兴旅游形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着巨大促进作用,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

    1 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榆林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接壤地带,承接东西南北,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大融合地带,是黄河文化带与长城文化带交织区域,地域东西长385 km,南北宽263 km,总土地面积43 578 km2,约占陕西省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境内辖2区9县、156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2 974个行政村[3]。榆林市是农业大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自然风光独特,民俗风情浓郁,可供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省内乡村旅游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之一,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榆林市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不仅积极响应国家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号召,而且为大力促进和推动该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榆林市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榆林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榆林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不断成长[4]。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通过整合美丽宜居乡村、乡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了几百个产业特色鲜明、居住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健康、村民稳步增收、城乡融合发展的标准示范村[5]。根据规划,全市各县区每年开展示范村创建150个左右,到2020年底创建示范村450个、示范镇12个,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振兴模式,建成独具特色的“边塞大漠风光 黄土黄河风情”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乡村旅游品牌。

    2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互动关系分析

    2.1 乡村振兴战略保障乡村旅游发展

    2.1.1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乡村旅游吸引游览观光者的根本所在,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岀要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贯彻节约保护先行、自然恢复为主的策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平衡,严守生态环境红线[6]。

    2.1.2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振兴战略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速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的短板,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使城乡基础设施能够互联互通[7]。乡村旅游产业作为食、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都要依赖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设施基础,保障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推动乡村一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交叉融合发展,培育根植乡村振兴的新业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乡村各种生产要素向乡村旅游相关产业流动,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速,实现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全面振兴[8]。

    2.2 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2.1 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调整了乡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的發展在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拓展了乡村产业的多种功能业态,淘汰了落后产能,延伸了相关产业链条,发展了乡村旅游服务业,促进了与一二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农民就地就业的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创造较好的乡村产业结构与良好的经济基础[9]。

    2.2.2 乡村旅游发展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乡村对生态环境及卫生条件的整体要求,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村容的改善,卫生的改变,环境质量的提高,带动了乡村相关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推动乡村整体的发展。乡村旅游追求特色化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形成原生态的乡村旅游独特面貌和村容,为大力开发一村一色、一户一味的规划发展模式提供助力,为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奠定稳固坚实的生态环境根基[10]。

    2.2.3 乡村旅游发展保护传承了乡村文化。对乡村优秀、经典、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包装,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以其来吸引游览观光者,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一方面,乡村优秀文化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了宣传和普及。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外来游览观光者游览观光和交流熏陶可以吸收其他地方的优秀文化和现代文化,重新构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识,形成新的文明乡风,推进乡村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11]。

    3 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虽然榆林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就其目前发展来看只是粗略参考借鉴了一些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取得了暂时性和阶段性的成果,从实地调查、访谈来看,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重规模轻质量,开发模式同质化严重

    最近几年来,在榆林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借助榆林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了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榆林的旅游经济也随之发展迅猛,发展乡村旅游所得的收入有明显的增长。但是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质量却有待提高,服务单一,品味不高,乡村的原味不够、乡情乡愁淡薄而且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其中个性化服务意识不够,为不同游览观光者提供特殊个性的旅游服务严重不足。部分县(区)、镇(乡)级政府机构或村委会机关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没能高瞻远瞩地看待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相互模仿,参照其他乡村旅游项目做得比较好的乡村发展模式,且仅仅将发展乡村旅游当作一种发展乡村经济、扶贫致富的短期手段,几乎没有考虑自己乡村的实际情况,因村制宜地发展。导致榆林乡村旅游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却留下了低质量、同模式的乡村旅游竞争的隐患。

    3.2 重短期效益,轻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发展

    经调查发现部分乡村对乡村旅游开发缺乏足够广度和深度的理论认识,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维护这三者关系认识不足,缺乏重视,出现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的资源环境效益的现象。导致部分乡村旅游只重视短期的开发,忽略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的持续经营,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塑料瓶、塑料袋、车辆尾气、村舍废气与废物、盲目开发乡村植被和水资源污染等都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严重影响了游览观光者的旅游感受和旅游体验度,也很难满足多层次游览观光者的旅游需求,并且对村民和游览观光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3.3 重资源开发,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由于当地许多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只注重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注重与旅游资源相配套的各种设施和基础建设的完善,导致榆林市的乡村旅游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并成为阻碍其乡村旅游朝着更快更好和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对榆林乡村旅游的调査分析发现,游览观光者对乡村的景观、美食和特产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而对基础服务设施包括交通、网络、标识牌、停车场、厕所、住宿设施等总体评价较低。根据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榆林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乡村景色优美、乡土风情浓厚的地方相对偏僻,交通不便,道路通行度差,堵车现象时有发生;交通指示牌、标识牌不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不足,移动信号较差;住宿水平低,热水、饮食和卫生条件无法满足需求。

    3.4 重管理成本减少,轻专业从业人员招引

    经调查发现,目前榆林乡村旅游管理专项资金缺乏,投入不足,运营管理滞后,不重视专业从业人员招引,专业管理与服务人才稀缺,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发展滞缓,服务质量不高。为了尽量减少管理成本,管理和服务人员大多都是乡村旅游点所在地的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大多都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而直接从事管理和服务,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低,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4 促进榆林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榆林市开发乡村旅游要做到理念先行,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榆林实际,合理开发全市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体发展对策如下。

    4.1 更新理念,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

    榆林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更新理念、因地制宜,遵循客观规律,依托各县区的农村实际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文化特性等情况,科学规划,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开发特色鲜明、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乡村旅游项目与模式,防止千村一面、简单复制、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实现一村一色、一户一品。要深入挖掘整理和活化榆林当地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和建筑风格,打造独一无二的乡村旅游发展主题,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要以乡村为本,村民为主体,在有条件的乡村优先发展旅游,把乡村旅游作为助力乡村与村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要使他们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与宣传的从业者和最大受益者,要让游览观光者既看得见榆林乡村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让他们记住榆林朴实热情的农民和独特的乡情。

    4.2 加强宣传,生态优先,倡导乡村绿色旅游

    榆林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都要建立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之上,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一旦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就无从谈起。所以榆林各乡村的旅游开发都要建立在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因此只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秉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统筹考虑村民与游览观光者,才能形成绿色、健康的乡村旅游体系。具体要求就是要立足榆林乡村旅游发展未来,制定环保科学长期规划,完善乡村旅游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加强宣传,提倡生态优先,提升村民与游览观光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乡村绿色旅游落到实处,避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破坏,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氛围,推动榆林乡村旅游绿色、持续、健康发展。

    4.3 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完善乡村旅游设施

    榆林各县区要加大投入,高度重视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且科学地编制该区域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与布局,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公路交通、公路指引、路况播报的建设,提高乡村公路等级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鼓励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旅游徒步行走道、登山道、自行车道等慢行路网系统的建设;引导自驾车、房车营地、交通驿站建设向特色乡村景点延伸布点,定期发布乡村旅游自驾游精品规划线路。深入开展乡村改屋、改厕、改院落等“三改”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厕所革命”;建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改善住宿条件、餐饮条件,进行饮水设施、供电设施、娱乐设施、购物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停车场、标识标牌、无线网络等基础服务设施的改造建设;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互联互通,加快落实乡村旅游区的无线覆盖,实现乡村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的智能化服务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4.4 强化培训,保障人才,提升乡村服务质量

    榆林市应强化县(区)、镇、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专项培训,聘请省市相关专家,发挥专家优势,在乡村旅游人员学习培训环节加强指导,将乡村旅游纳入各级乡村振兴培训规划,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培训,逐步提高现有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能力与素质,规范从业人员行為。同时开展乡村旅游人才招引计划,组织引导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文化、经济、旅游等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人才等投身榆林乡村旅游发展。鼓励榆林在外乡村青年人才将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带回乡村,返乡就业、创业,支持自己家乡的乡村旅游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相关机制,促进人才向榆林乡村流动,改善榆林乡村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结构,提高榆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以人才支撑助力榆林乡村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 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186.

    [3] 常青.榆林沙漠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4.

    [4] 高谋洲,杨熙.试论榆林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J].榆林学院学报,2012,22(3):5-10.

    [5] 魏丽娟.榆林农民的美好生活[N].榆林日报,2018-11-16(001).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7] 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5):77-82.

    [8] 王馨颜.全域旅游视角下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33-34.

    [9] 赵承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8(4):42-44.

    [10] 李岚.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农业经济,2013(4):51-52.

    [11] 李琼.赣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