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住宅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
范文 | 刘振威 摘 要:工程外墙渗漏在各类施工质量事故中占了大部分的比例,它在人们的使用与正常生活中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住宅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并且具体地探讨其防范治理措施。 关键词:外墙渗漏;砌筑;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C 1概述 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主要质量通病,同时也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存在着,住宅建筑外墙的渗漏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所影响,这不仅使人们的财产遭受相当大的损失,而且精神也会受到一定的负担。本文笔者按照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对该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同行们参考和价值探讨。 2住宅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2.1 砂浆的饱满度与强度。在砌体施工过程中,工人没有根据施工规范严格进行操作,在砌筑砂浆时欠缺饱满度,尤其出现竖缝砂浆未饱满现象,甚至有的会出现透缝、密缝。除此之外,在干砖上墙中,砖把砂浆里的水份吸收掉,导致砂浆强度出现偏低,砂浆与砖分离,促使砌体的整体刚度有所下降,灰缝砂浆有裂缝出现,水易于由砖缝间不断地渗入,最终造成外墙的渗漏。 2.2 空心砖。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其外墙砌体有部分是采用非承重空心砖结构,由于它中间的孔洞大,壁相对较薄,空心率相当大,在施工过程与运输中会出现部分破损。如果在外墙施工中采用破损砖或者因安装设备管的需进行凿打已砌外墙砌体,人为性导致外墙砖砌体出现破损,在外墙易于形成渗水处,一旦外墙砌体被水渗入,在空心砖内的孔洞中迅速导致出现积水槽,让人难以判断渗水处,若出现渗漏之时,不利于进行整改,很容易形成固有顽症。 2.3 基层质量。在外墙装饰基层中,一次性打底出现过厚,未能择取适合治理措施而出现基层裂缝;结构层表面过于光滑,若没有择取相应措施将产生基层龟裂、空鼓、结合不良现象;外墙较大面积打底而基层还没有进行设置分格线,促使基层出现不规则收缩的缝隙。如上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基层质量不合格,使面层和结构层的结合直接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出现龟裂、基层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 2.4 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外墙墙体出现裂缝,使雨水从裂缝中直接渗至室内,也是导致出现渗水的原因之一。裂缝可以是因为结构变形所产生的或者是温度应力的应变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顶层墙体窗下、窗边与各种结构材料接触界面处,如柱边与墙体、梁底与墙体等薄弱处均是重点防范的关键所在。 2.5 在遮阳板、窗台与雨篷等水平构件中,其表层于施工过程中没有找坡度,有的甚至出现倒坡,导致产生积水或倒返水,外墙面容易出现渗水。屋面女儿墙的墙根留设一定的施工缝,因屋面温差比较大,屋面板与女儿墙热胀冷缩率有所异同,局部墙根难免会存在一些微裂缝,并且屋面雨水又顺着墙根坡度处流向于水落管,必会导致女儿墙墙根出现渗漏,使建筑物的质量与美观受到一定的影响。 3住宅建筑外墙渗漏的治理措施 3.1 加强抽查及复核。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员需进行对工人的技术交底,并且加强抽查及复核。干砖严格禁止上墙,对砂浆配合比有所控制,使砂浆饱满度得以保证,在水平缝处的砂浆需满铺。在竖缝欠缺饱满之处采取勾抹子补喂灰浆勾填的方式,该方式在外墙体内要求进行双面操作,部分施工企业经常忽视在外墙外部施工过程中不易检查到的地方,最终导致出现隐患;同时该注意的问题是,其外墙斜顶砌之上下灰缝,需在抹灰前三日的外墙操作架上重复一次检查,如遇到没有勾又沉裂的需进行补勾填实好,沉裂缝应剔出大于1cm的缝,以便确保重勾的填实。 3.2 使用实体砌块。在外墙的砌体砖中,轻质实体砌块或三排孔多孔砖值得推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为使砌体的防水能力得到提高,宜采用棱角齐全的砖,若墙的长度同砖模数出现不符合之时,模数不足部分可由实心砖或者素混凝土加以调整,在砌体砌筑完后尽可能避免受到凿打;若遇有预埋暗管时,可以预先在管道安装位置两边留有一定的通缝,缝间竖向间隔60cm留有拉结筋,拉结钢筋伸进墙内各25cm,砌后可浇筑C20细石砼;同时要先进行修补如缆绳孔、脚手架眼等导致的墙体缺陷,然后处理局部防水,最后打底粉刷,禁止留有隐患。 3.3 加强基层施工的质量管理。在基层中产生裂缝影响到面层质量出现渗漏的,加强基层施工的质量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势在必行。首先外墙打底确保不可过厚,对部分过厚处需选取加钢丝网或喷浆来加强;其次宜分次、分层进行外墙打底,在终凝前应当预防雨淋或暴晒,并对其加强时间养护。在装饰面层中无分格线的马赛克、面砖等外墙上打底宜在适合的位置留设分格线,采用油膏进行填缝过后才可上面层;最后对于砼梁、柱等相对光滑的结构层,对于面层的油污与隔离剂可采用稀盐酸洗刷,再利用清水进行冲洗,接着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毛化处理,洒喷于光滑的面层上面,湿养护七天,使其于砌筑过程中不可打砖,毛化以致使粘结力得以增强,而最后全面进行打底,能避免结合不良、空鼓等缺陷。 3.4 在外墙砌筑过程中,应当避免墙体出现透光、重缝,砂浆灰缝宜保持均匀,梁柱与墙体的交接面宜对垃圾余浆清理干净,砖砌体最好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墙体砌筑时不宜一次到顶,宜分为若干次进行砌完,以便预防砂浆收缩,使墙体得到充分的沉实,此外应当注意检测墙体的平整度,防止下道工序批灰过薄或者过厚。 3.5 遮阳板、窗台与雨篷等宜根据要求找坡且找坡方向需准确,在同墙面接触之处宜砌筑成泛水圆弧角形式。在窗框的周围处宜提位勾缝打胶,窗后塞口处宜塞紧密,窗顶处可做鹰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屋面施工时,女儿墙墙根位置处混凝土应比屋面混凝土多浇注1~1.5cm,确保屋面板低于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然后再对女儿墙墙体进行砌筑,如此在施工缝处出现微小裂缝时,也难以导致女儿墙墙根出现渗水现象,使建筑外观的美观得到了保证。 结语 在工程项目中只有切实严格根据规范执行施工,认真做好每一道程序,积极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材料及新技术,才能有效地控制好建筑外墙的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蒋祖凯.谈外墙渗漏的防治处理[J].商品与质量.2011. [2]廖志刚.浅析房屋外墙渗漏的预防处理[J].铜业工程.201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