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农村低电压治理及农网升级改造
范文

    陈佑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地区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尤其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扶持,空调、电脑以及网络电视等电气化设备在农村家庭得到广泛使用,由此增加了农村地区电力使用需求,通过农村低电压治理及农网改造升级管理,能够满足农村地区供电使用需求,提高电力负荷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农村低电压;农网升级;变压器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志码:A

    为了实现农村与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国家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我国农村低电压治理及农网升级改造工作开展力度。农村电网对于确保电力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依然较为落后,无法适应及满足新时期农村地区电力使用需求,有些地区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低电压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也不利于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 我国农村低电压主要特征表现

    1.1 季节性低电压

    农村低电压具有“季节性”特征,低电压问题主要发生与春夏两季,因春季农村家庭用电量集中,尤其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用电量大,用电需求多样,当人们集中大规模使用电能时,就会引发配电变压器过载问题,一方面会降低线路末端电力,另一方面会加大电压损耗。而相对于秋季和冬季而言,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温度较高,空调、风扇等电气设备的使用,同样也会增加电力负荷,当电力的使用时间集中在一个或某几个频段时,如夏季夜晚的8:00~10:00时,也会导致电压降低。

    1.2 时段性低电压

    农村低电压除了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外,还有“时段性”特征。结合日常经验可知,我国农村地区容易引发低电压问题的主要时段分别为上午10:00-下午3:00,以及下午6:00~晚上10:00。与一天之内的其他时间段相比,这2个时段属于一天内的用电高峰时段,这些时间段内人们普遍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且负荷更为集中,随着电力负荷骤然增加,低电压问题也会隨时而产生。

    2 有关我国农村低电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农村实际用电量持续增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除了电脑以及空调、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外,农村养殖业以及电子商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由此会使农村地区人们的电力使用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且用电量也会骤然增加,原本就十分落后的配电设备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从而会导致电力供应供求失衡。

    2.2 我国农村地区电网线路基础设施较差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电网设施设备与城市相比,依然较为落后,虽然个别农村地区的电网在后期由电力企业自筹资金并利用国家拨付的农改投资金对部分农村电网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但有限的资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发展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电网所使用的线路大部分是2000年农网期,二期设置好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有关线路设施规范。因此,农村电网中的线路依然存在过于陈旧及质量标准过低等问题。加之,农村地区电网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大于或等于标准供电半径规定的25 %,由此导致农村电网中的线路存在低电压及电压损耗问题。另外,农村电网大多处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所以还会引发无功电源损耗等问题。

    2.3 缺乏科学、严格的农村电网管理运行标准化体系

    由于有关单位在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失职的行为,这会使农村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及使电网相关设备处于非稳定运行状态,从而降低电网电压供电的稳定性。再者,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大多缺乏完善的低电压管理标准体系,通常根据人们的反馈及通过电压检测设备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而在电网设备运行数据分析及检测、统计、管理工作方面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运行管理流程,采用的技术检测方法手段十分落后,选择的电网监测点过少,导致电网电压的分析及相关问题处理不系统、不全面。

    3 有关我国农村低电压治理及农网升级改造的措施

    3.1 深入分析农村低电压问题

    在分析农村低电压问题时,应着重从2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方面,应深入分析农村需求侧的电力负荷特征,以便在农村低电压问题治理过程中,结合人们的实际用电需求,通过详细分析电源点的分布状况及电网构造特征机理,进而合理优化农村电网结构,有效调节和强化农网的电力供应与电力调节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用户端实际用电负荷管理,通过综合应用集抄系统、配变综合检测设备等,结合电力负荷需求,深入分析农村电网特性,进而加强农村低电压问题及电网基础设施规划管理与建设。

    另一方面,应深入分析农村电网运行状况及电力营销数据,加强农村电网运行管理。作为运行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农村地区配网运行状况,准确了解和把控配电台区的负荷特性,并严格依照农村地区低电压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低电压普查,合理分配低电压用户。同时,还应广泛应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加强对农村地区低电压配电台区检测系统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升级改造,只有熟知配电台区实际用电负荷需求及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低电压区域线路装置升级改造。

    3.2 改造升级农村低电压区域线路装置

    农村低电压区域线路装置的改造应分布分区改造。

    (1)须严格依照“集中设点”“线路半径较小”“容量小”及“绝缘性能”好等基本原则进行农村配电变压器台区建设改造。一方面应严格把控农村地区低压线路半径,另一方面还应适当增加配电变压设备数量,以防低压线路半径过大而导致电压损耗。

    (2)针对电压过载现象持续很长时间的台区,应通过添加变压设备分布点进行电网升级改造。若电网线路存在破损问题、运行安全性差及低压安全质量无法保证的线路以及破损的计量箱和进户线,应及时更新破损计量箱及更换入户线。

    (3)对于存在低电压问题的电网线路,要提高导线横截面积并设置容量较小的变压设备提高电压质量。

    (4)处在低压线路末端的电网线路应通过安装变压器、加装单相变压设备、缩小线路供电半径进行升级改造,满足用户电力需求。

    3.3 加强农网运行维护管理

    农网运行维护管理,须强化管理和维护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依靠相关技术方法,调节变电站母线电压值和配变电压设备分接头档位,把离输电线路开端约15 km左右和15 km~30 km的分接头档位分别调成9.5 kV和10 kV,如果分接头和输电线路开端位置距离>30 km,须将档位调到10.5 kV。同时依照实际电力负荷,优化低压用户报装接电,确保电压稳定,工作人员还需强化电力系统实时监控,掌握用户电压状况,安排专业人员排查隐患,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相关部门要设置防治小组,分析诊断结果,据此制定整治方案,针对低电压台区完善电压防治体系,规范管理,确定管理审核机制。同时,还须强化投诉、报修、反馈机制,做到实时监控,保证问题可得到及时处理。再者,需健全相应考核机制,分级分层考核,将具体职责落实至所有工作人员,保证防治工作可良好执行和实施。另外,应加强电压无功装置管理,针对农村电网缺点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完整。最后,完善监测点管理,及时对现有检测点抄录统计,强化对高负荷台区的检测,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测量,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确保电压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电网低压电的季节性特征、时段性特征,通过分析农村低电压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提出了有关我国农村低电压治理及农网升级改造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电力供电稳定性与电压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如全.解析农村低电压治理与农网改造升级规划[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25.

    [2]李华军.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与农网升级改造研究[J].科技资讯,2013(16):141.

    [3]许强.农村低电压治理与农网升级改造[J].科技与企业,2011(13):161-1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