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班级管理中的“懒”智慧 |
范文 | 王福珍 【摘 要】教师适度的“懒”能促进学生的“勤”。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懒”的智慧,普通学生能干的事情,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完成的事情,班主任教师绝对不做。具体可从“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懒”得动口三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班级管理 规章制度 班主任 班干部 “懒”意为不愿意做某事,与“勤”相对。但是“懒”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生活中关于“懒”的实例比比皆是:懒得爬楼,有电梯;懒得走路,有汽车、火车和飞机;懒得计算,有计算器等一系列事物。这种“懒”不是傻懒,而是一种“懒”的智慧。将这种智慧运用在班级管理中也是不错的办法。普通学生能干的事情,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完成的事情,班主任教师绝对不做。班级里的大小事务,都有分工安排,处理得井然有序。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适度的“懒”能促进学生的“勤”,学生的各项能力大大提高。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用“懒人”管理法来管理班级,培养学生的能力,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懒”得动手 我们都知道班级日常管理比较烦琐,尤其是在小学。小学教师如果什么事情都想亲力亲为的话,那么基本上任何事情都得自己动手,包括班级卫生、出操、整队、分饭、本子发放等等。而笔者所在的班级,教师基本不太需要动手,优秀的小助手会全权负责。 建立班级常规制度。班级和包干区卫生全权由劳动委员管理,每天早中晚都要扫地、拖地和整理。笔者把特别脏的区域安排给做事比较负责的学生,比如走廊和教室门口,这是班级的门面,一定要保持干净,所以在安排上有所区分。值日生工作一周一轮,轮到的小组,这周卫生由他们全权负责,一般一个月轮到一次!如果这周扫不干净,那就下周再次罚扫。 班级有“开罚单”的专员。班级中负责管事的学生一旦发现有人工作不到位的情况,都可以向专员汇报,并开出罚单!早操大课间活动是由体育委员管理的,从整队开始,到跑步和跳绳,该管事学生非常专业,带有口哨和计时器,维持着大课间的秩序,违反纪律的学生也会收到罚单!中餐分饭也是如此,由管事学生负责,并且整理! 以上事务教师只负责欣赏,偶尔抓出几个典型进行表扬或者批评即可,学生自然而然习惯了,这也成为了规律。 二、“懒”得动脑 班队活动是每周必搞的活动,每次策划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又要动脑,劳心劳力。所以笔者将班队活动的策划交给了班级组织委员进行操作。学校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是班队活动,周二组织委员团队会商量本周的活动方案,并在放学前向学生公布,然后布置每个学生回家根据活动主题做好准备工作。当然在公布方案前组织委员会把策划方案写好给教师过目,教师也会适当提出建议、指出不足,接下来就由他们全权负责了! 成功举办了几次班队活动。比如包饺子活动学生策划得相当完美,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活干,活动经费全部AA制!还把部分饺子送给办公室的其他教师分享,让大家喜出望外! 在食品安全竞赛活动中,学生设计了有奖问答环节,答对题目的同学都能拿到奖品。为此笔者感到很意外,谁出的钱?原来这些学生很会想办法,找了校外的商家做赞助,同时也给“赞助商家”做了一次广告,这样新颖的创意都是由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并且付诸实施,很有意思。 班级里的人才选拔,各项先进的评比,学校里的道德讲堂以及“最美二实好少年”都是班上的组织委员组织策划的。如学校最近组织的“科技嘉年华”,我们班级学生承担校级任务“联想科学家”,全班同学获得了746个挑战成功的粘贴纸,排在年级组第一,炎炎烈日下洒下他们幸福的汗水!这何尝不是教师“懒”得动脑的成果。 三、“懒”得动口 虽然笔者所在的班级制度齐全,惩罚也到位,但也總有几个特殊分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扰乱教师的教学节奏。教师如果因此发怒,弄得自己筋疲力尽不说,学生听多了也会产生听觉疲劳。“懒人”管理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懒得动口。 教师不动口,那就是让规章制度来说话,本着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原则,班上的学生制订了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其中有3条惩罚内容:1.错误说明书300字;2.背出优秀古诗文3篇;3.跳绳300次或者跑操场2圈。学生毕竟年龄小,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难免会违反纪律、犯错。让学生选择相应惩罚内容,是让他们承担责任,有担当,下次能改正。 作为班主任,一般不用事事说明指责,有时候用眼神看看他们,或鼓励,或惩戒,或警告,反而比长久的“唠叨”有效得多。 以上是本人的“懒人”管理法教育法则。努力做个“懒”得适度、“懒”得恰到好处、“懒”得有理可循的班主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洒下金色阳光。 (浙江省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3141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