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破解之道在何方?
范文 住宅的工业化建造最核心优势有两点,首先是降低人工成本,其次是缩短工期。以国外成熟案例来看,若以传统浇灌方式建楼需要1000名建筑工人,如果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只需要400人左右即可。而对于房企最看重的建筑周期,在采用工业化建造模式后,基本上可以缩短40%~50%。
行业期待政策扶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碧桂园工作人员认为,房企实质上就是房地产资源整合方,即便是要采取工业化操作,也是选择与建筑承包方合作,而且要等到住宅建造的工业化规范成熟后。在近年净利润率普遍下滑背景下,房企理应向往降低成本的渠道。然而,不少房企却将这一极富前景的产业拒之门外。从目前住宅产业化现状来看,也确实难以助房企降低成本。
AMT咨询曾出具报告称,中国住宅产业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三个方面的前提条件:一是地产暴利模式终结;二是政府的大力推动,其手段主要包括标准制定、技术认证、财政金融方面的经济政策;三是人工成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变动迫使住宅工业化提速。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做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住宅,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从行业内部来看,缺乏统一的行业指引标准,目前建筑施工方所做的基本都是迎合传统建筑标准。缺乏配套鼓励政策同样制约行业发展,仅仅依靠万科、远大住工等公司单独推动住宅工业化很难奏效,住宅工业化缺乏适合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然而据笔者了解,PC构件作为工业产品进入施工方,不但没有减免税扶持,反而存在增税环节。目前,预制构件出厂,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再加上构件蒸养、运输,PC构件因生产、施工、构造要求增加钢材用量,构件的“身价”已经不菲。
此外,国家目前仅仅是鼓励,并没有具体奖励措施,这导致很多民企在参与生产工业化构件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尽管住宅工业化受到内外因素制约,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眼里,一旦行业标准制定,再配合鼓励政策,住宅工业化规模迅速扩张是水到渠成的事。而随着工业化施工规模扩大,采购成本和技术人工将逐步降低,工业化工期短、人工少、能耗低等优点将得到体现。
事实上,官方早在几年前便给出行业预期。北京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到2015年工业化建造方式的住宅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30%以上。上海将于未来几年内实现本市装配整体式住宅面积占住宅开工总量的20%左右。虽然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不过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相继出台了一些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