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工程招标中对投标企业的资格审查
范文 吕翔
[摘要]在工程项目招标中,凡是涉及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招标文件,一般会明确要求投标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然而在评标阶段往往单纯依据书面材料进行资格审查。为了顺应建筑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招标中的内部审计理应针对投标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实际调查研究。其关键点为,营运资金政策应与工程量清单报价匹配,工程造价与流动资产和负债管理相适应,投标方的投资决策要与项目监管相适应;建立信用政策以降低信用风险,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性价比。
[关键词]工程招标;投标企业;资格审查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09 - 0158 - 02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之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是筛选优秀施工单位的良好方式。然而以往在招投标管理中往往单纯依据书面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理应高度关注的不应止于投标保证金、投标文件以及开标的最低要求,而是针对投标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实际调查研究。
1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1 集权现象严重,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不少施工单位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关系界限模糊,企业领导者权力集于一身,普遍存在着“一言堂”现象,决策过程比较粗糙,其内部监督认知度较差,可靠度偏低。因其经营决策方式单一,重要决策往往缺乏科学分析論证,使得投资风险加大,一旦出现业务量持续下滑、客户量明显减少,或因现金流缺口很可能引发公司破产。
1.2 缺乏现金流管理和有效成本管理意识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条件限制,缺乏现金流管理和有效成本管理意识。例如控制应收账款的问题,赊账难以回收。不少公司表面上业务收入呈增长趋势,但却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利润上的增长,主要是因为相同期间应收账数额增长所占的比例逐年加大。或者由于财管人员专业能力弱,没有设置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就出现了资金闲置的情况;而大多数时间缺少现金的使用调配,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创新和创造力。
1.3 预算监督、评估及反馈的形式化
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的最终目标就是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实现企业集团综合效益最优化。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总体监督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现实中不少企业、特别是集团公司的预算监督,是由董事会和监事会为主对预算管理方案的内容与执行进行决策层监督,这就难免存在严重的监督形式化问题。在预算执行后,企业本应在年度财务审计中专门开展财务预算的执行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反馈,总结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对研发经费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然而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现实中预算的评估及反馈也存在形式化的问题。
2 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企业自身原因
工程项目招标中,一些投标人的财务预算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总体的预算对财务风险约束不足,对资产利用等的优化不足,对于集体分支机构此物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不足。以财务预算为例,传统预算方式的全面性不足,往往只强调短期目标而忽视战略目标,难以达到预算的战略化要求。多数企业目前的财务预算还没有真正覆盖全部财务活动,针对专项资产或财务活动的预算也并不灵活。甚至一些企业财务预算的主要指标仅仅围绕现金和费用,缺乏与业务过程内部控制相契合的因素,在预算执行中也忽视业务部门的参与及考核。再加上财务人员有大量数据需要及时处理,基于纸张凭证和账簿以及手工处理的信息传递,难以约束财务风险。
2.2 外部环境原因
受自身产业发展的限制,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变现困难,催讨不见成效。而一些投标企业的管理者随意性管理,投资缺乏科学性,资金管理不善,使得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执行措施缺乏有效合理性,普遍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竞争力不足。如果忽视存货账龄问题,一旦法律时效过期.便使企业坏账损失逐渐高升。目前中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中间服务系统,现有的第三方机构成立时间较晚并且发展速度缓慢。中小型建筑公司的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所占比重普遍较大,这些情况导致其信用水平偏差,长期存在着融资难、信息公开力度低等问题。而当应收账款变为难收账款,势必造成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
3 对投标企业资格审查的关键点
3.1 投标方的投资决策要与项目监管相适应
首先,营运资金政策应与工程量清单报价匹配。招标单位审计人员应能预估投标企业未来的营运资金需要量。一方面投标文件中的数据极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客观环境,选择合适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认真做好营运资金的预算工作。
其次,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可运用对信贷客户的信用评级、定期检查应收账款、严格控制账龄等方法,将应收款项尽早收回以便于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而对于存货的管理,可以参照戴尔公司零存货管理方法,被许多企业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能够消除大量存货的好办法。建筑企业可以借鉴戴尔公司的“极端式”管理办法,以求得集中采购业务的正常开展。工程造价要与流动负债项目的管理相适应。
再次,投标方的投资决策要能够适应工程项目监管,依法办事的同时也可享受一些优惠鼓励的政策。为了顺应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工程项目招标中的内部审计,理应针对投标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实际调查研究,促使施工单位健全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和制度创新,灵活运用筹资方式以强化项目运行中的控制能力,从而实现建筑施工领域的多方共赢。
3.2 在建立信用政策基础上降低信用风险
工程招标单位在建立信用政策基础上,需要结合不同投标人的信用,做出相对应的事中管理。对于信用额度非常高的投标人,并不需要非常严格地施行事中管理,通常是给以必要的提示就可以。而对于信用风险较大的投标人,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设计事中管理方案。对于那些信用风险高但是与企业合作较少的投标人,则应该深入市场调研并进行市场需求多层次分析,充分了解招标人经营信息,尽可能降低信用风险。
3.3 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性价比
工程项目招标中要注重强化成本控制,多方面提升性价比。对于投标人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情况,因为集团预算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指导性较差,实践中一般是由子公司财务主管与总经理负责子公司的预算执行监督,总经理审核通过的财务活动可以直接进行,大额财务活动需要报批集团总公司处理。子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执行集体预算方案,同时对自身执行预算的活动承担监督责任,这就形成执行与监督权的统一,致使子公司财务部门在集体预算执行监督中权力过大,降低集体预算管理监督效果。一些大型企业子公司等分支机构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预算执行差异较大,而且预算执行普遍不到位。因此,招标中应注重强化实体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与人员培训,要实施全过程监督以提升招标项目的工程质量及性价比。
参考文献:
[1]刘成淳,建设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研究[J].中国招标,2017,(08).
[2]丁心海.招投标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