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语言 |
范文 | 胡晓雪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们对建筑本身的艺术气息追求也不断地提升。不难发现,每逢一段时间就有一栋美轮美奂的建筑作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是随着人们思维的逐渐扩散却面临着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技术落后于艺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法制约了艺术的发展,在技术方面我们可能还不能实现期望。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技术难题;安藤忠雄;良渚文化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5-0066-02 安藤忠雄是一位极具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建筑大师,其在建筑风格上独树一帜,特点是擅长利用裸露的清水混凝土。其创作的建筑作品自然而纯粹素净,无不给置身其中的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情。此次位于杭州良渚的艺术建造,是中方负责与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合作的又一个建筑代表,笔者有幸能担任本次项目的建筑专业负责人,因此对清水混凝土项目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对安藤先生本人的敬仰跃然纸上,其表现出的对细节的勾画以及对清水混凝土等素材的理解可谓是透彻之极,给我们的建筑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总体概况 1.1 建筑概述 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杭州市西北郊良渚文化遗址附近,距离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约20kmo本项目位于良渚文化村内玉鸟流苏地块内,玉鸟流苏项目整体位于中国良渚文化村的中东部,是这个旅游小镇的文化休闲和娱乐中心。基地用地面积为23557.86m2,总建筑面积为11974.15m2(含辅助用房323.91m2),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为6315.92m2。建筑基底面积4940.24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4124.00m2;人防工程在整个玉鸟流苏地块中平衡。 本工程为低层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为展示栋、文化栋、教室栋。三栋独立建筑以矩形形式“川”形排列,由室外平台及金属(镀锌铝制钢板,钢结构)大屋面连接,在巨大的屋盖之下,各类建筑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变的交互关系。主要功能为区域居民提供的文化活动场所。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停车场。地下停车数量50辆。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a。 1.2 建筑與环境 樱花:樱花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在中国也能成长繁殖。春天开出美丽的花朵,绿叶衬托其中,建筑被赋予季节感,变得更加有生气。 水:水和时间是共同变化的,通过光和风给建筑带去丰富的变化,如同混凝土、钢、玻璃等一样,水也作为一种建筑的精华,大幅扩展了人们对建筑空间的体验。 和自然的对话:建筑通过简单抽象的几何学深人到自然当中。通过和周围自然的对话,形成一个地标。现存的风景和建筑融合,对比地强调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使意境变得更加深邃。 外廊:作为东方住宅和寺院的传统要素之一的外廊,自古以来都是能够抚慰人们心灵的场所。在这里,人将和人对话,和自然对话,和自己对话。将外廊引入建筑当中,增加建筑的文化气息,成为人们的“对话之地”和交流的空间。 本次设计的方向是让整个建筑融于森林中。建筑通过简单抽象的几何学深入到自然当中,一方面,淡化建筑物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大屋顶在茂密的树林中探出头,形成一幅抽象的画面。河流域建筑物之间种植了带状的樱花树,春天来临的时候这华美的彩带将为景观锦上添花。相对于建筑物周边充满自然的有机风景,建筑和新设计的庭院基于几何学的图案进行设计,水庭将基地和河流联系在一起,使庭园和建筑物交融。庭园和屋顶的微妙起伏将建筑与良渚的山川相连,通过与周围风景的重叠,构成独一无二、新颖靓丽的风景。 外墙以素混凝土为主,推崇自然理念。建筑物东侧的水庭,南侧的几何学花卉广场,与屋顶相呼应;花卉广场中不同的三角形当中赋予花田,草坪等性格迥异的特征,丰富了散步道路别具一格的视线,引用大屋顶的造型的几何学,并进行发展,让建筑物与景观一体化,形成了更具鲜明个性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北侧,设置了透过树荫的缝隙之间若隐若现的散步道。建筑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景观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景观的整体透过季节的变换,让所有人都能体会四季的变换,成为良渚文化村的象征性庭园。 2 实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剪力墙扭转度太大,计算不足 整栋楼的建筑都是通过使用三个长方形盒子,由镀锌铝制钢板,钢结构大屋面组成的。而大屋盖之下的长方形由于体积大,并且为了保证其本身的美观和简洁性从而导致其本身多存在棱角。但是在对其进行清水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因为受到墙体本身体型长的原因,剪力墙分布并不能做到均衡,导致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构工程师对此工程的难度,曾明确的表示其可以改用传统的水泥板预制的方式进行逐一的浇灌,但是安藤忠雄先生并不同意这样的方式进行浇灌,他始终认为这种传统的浇灌方式所产生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其连接性和整体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整栋楼的美观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显然是与其本身的设计理念所背离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并不能做到忽视剪力墙本身扭转的问题,所以经过多次的协商之下,最终选择了从中间进行“剪切”的方式,即最大程度上的减小传统浇筑方式所带给建筑本体的影响,进而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最适合进行浇筑的位置,以满足结构计算的最低要求,这才将此次方案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 2.2 建筑外墙内保温性能低 清水混凝土外墙体的设计并不会增加太多饰物,仅仅是通过清水混凝土进行统一的浇灌便形成了整体的外墙展示形式,外墙外涂透明氟树脂防水材料。这种设计理念的本身就是追求外墙体本身的流畅性和天然性,其表面奢侈却不彰显、神韵而不做作便是其最终要求。也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浇筑完成之后的结果并不会对此结果加以更多的修饰,但是这种情况下一个弱点就暴露无遗——其本身的保温性并不会太高。 在不影响清水混凝土标志性外观前提下,结合项目特点,选择采用外墙内粘贴保温材料的方式来进行保温。即通过粘贴剂或是其他材料的形式来对内墙体的保温材料进行固定,对外界的寒冷气流进行阻挡。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既能保证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美观性,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但是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内外受到的气温差距大,容易产生“冷热桥”,尤其是在对清水混凝土墙面和玻璃窗框进行交接的地方,更容易出现上述的冷热桥现象。因此最大化减少冷热桥现象,就成为现阶段的我们所必要思考的问题。 2.3 三角形玻璃天窗 本项目的屋面板最初的雏形,安藤先生的想法是来自一架战斗机,棱角分明;实際工程中,每栋建筑有自己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并设有保温及防水措施。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设有金属大屋盖,中间设有空腔,有部分设备放置此处。三角形玻璃天窗透过两层屋顶,又是狭长的锐三角,侧面与顶部的复杂角度带来复合交错的光线。不管是横线,竖线,斜线,还是长方形,四边形与三角形,这空间内所有的线条与几何体,随着太阳的移动,投射下来的影子也随之改变着大小、位置,分布于灰色空间及单栋建筑内,形成了变幻莫测的遐想的空间;它对建筑自身的防水要求非常高,所以三角形玻璃天窗对防水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国内这几年得到应用与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与一身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外墙,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项目在设计过程当中,为了追求更简洁的线条美,每一个清水混凝土的平面节点中,都预留了所有的门窗窗框的位置,即是将所有的门框窗框都隐藏在混凝土中,外立面是看不到门框和窗框的,只看到了玻璃与混凝土之间的“碰撞”;每一片立面清水混凝土墙的水平缝及立缝的分割线都是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合理的模板尺寸,准确的缝位置,螺栓孔的有序排列,分隔缝结合门窗,横竖相间,干脆而利落。从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现状完成的作品再来回顾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门窗及窗框处的节点,这种小尺度的混凝土浇筑对施工来说要求非常精准,只有平整的才能达到设计要求。本项目经过众多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及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施工工艺,最大限度的完美的阐释了安藤忠雄先生的作品;安藤忠雄先生对本次作品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出现,会加快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清水混凝土墙面最终的装饰效果,60%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40%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因此,清水混凝土对建筑施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也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安藤忠雄先生在全球留下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建筑作品,在中国如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亚洲现代美术馆、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上海保利大剧院、黄埔江畔的震旦博物馆、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光的空间:新华书店+明珠美术馆,等等还有很多正在建设中的项目。 相信安藤忠雄先生还会有更多的作品留在中国,在建设各自国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