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神奇材料”温暖全中国一个花甲老人和新型建材的故事 |
范文 | 马胜利 上海金山新城,临杭州湾畔,傍沪杭铁路。2013年,国务院颁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给这里带来福祉。2014年,为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上海开展“节能暖房”行动,将金山新城11号楼作为试点,使用纳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保温材料——二氧化硅纳米超级绝热保温材料(以下简称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材料),为墙体、屋面进行保温,为在全市推广积累经验,提供依据。两年过去,效果显著。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推广中心进行评估,认为该产品和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在全国推广。近期,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材料开始在上海住宅产业化中规模应用,将从这里走向全国,温暖世界。 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材料为何如此神奇?是因为它含有“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气凝胶。在它背后,有一个花甲老人演绎了12年的创新创业故事。 美国科学家求职中国民企 这是为什么?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66岁的鲍勃·斯托克成为第一个为房屋加上气凝胶保温层的英国人。他说:房屋的保温效果好多了,暖气都调低了5摄氏度。这太有效了。 气凝胶密度只有玻璃的千分之一,几乎能在空气中漂浮,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18毫米厚的气凝胶衬里能帮助宇航员抵御零下130摄氏度的低温,被用来制作太空服的隔热保温衬里,为2018年人类登上火星大陆做准备。因此,科学家把气凝胶称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为了捕捉彗星的微粒,美国“星尘”项目设计者华裔副首席科学家邹哲博士,潜心25年,终于用气凝胶组成的尘埃采集器达到目的。所以,当邹博士收到来自绍兴市纳诺高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诺公司)的邀请,请他前往考察该公司生产的气凝胶时,他付之一笑,认为中国企业绝对生产不出气凝胶。不久,固执的纳诺公司又越洋寄来气凝胶样品,二请诸葛,盛情难却,邹博士带着疑惑来到了该厂。于是,他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董事长周水林。 周水林,身材高大,眼神炯炯,当兵5年,一身正气,时为2006年,他61岁。 内行看门道。通过考察,邵博士最终认定纳诺的气凝胶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拿出一块烧饼大的气凝胶产品,敬佩地送给周水林作为礼物。这块“烧饼”在美国价值几万美元,可纳诺公司一立方米的的气凝胶保温材料,成本不到2万元人民币。这让邹哲大为吃惊。机场临别,邹哲考虑再三,提出希望留在科诺公司工作,却被周水林婉言谢绝。 “灯火阑珊处”发现一个“试管婴儿”, 养,还是不养? 这么牛的周水林是谁?他当时还是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公司成为一家具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集团企业,涉及建筑、房产、文化等多个产业领域,市场覆盖全国,雄踞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中国建筑业500强企业、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进沪施工30强企业行列。 在许多人看来,周水林功成名就,年近花甲,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但周水林却想得更多。 2004年,周水林59岁。一次与朋友聚会,他终于透露心声:我们建筑企业一定要转型升级,要么不转,要转一定要向高科技企业转;要做,一定要做国内没有、世界领先的产品!当时有多少人相信呢? 可巧的是,这位朋友的亲戚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刚好研究出一种新材料,那就是用二氧化硅制造气凝胶。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周水林马上邀请绍兴市副市长徐文成一道赶往清华大学。 “喏,就是这东西。”清华大学教授黄涛举着一根实验用的小试管,里面密封装着极细的白色粉末,摆动试管,细粉来回流动,轻盈如水流。 看着这些仅仅是实验室产品的粉末,陪同的朋友有点退缩了,他给周水林泼冷水:“这只是个‘试管婴儿啊,养不养得大还不一定,行吗?”该“产品”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也就是说,七成可能失败。而中试,至少需要投入500万。 市里有关领导说:“东西是好,风险很大,效益惊人。” 都看着周水林。是退缩还是拼一拼?经过再三斟酌,周水林毅然拍板:做!美国人能做出来,中国人也能做出来!关键时刻,彰显企业家的远见与风骨。周水林让笔者想起了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一段论述: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试管婴儿”走出试管, 个中艰辛催人泪下 饭桌上的一番豪言壮语,立刻变成征用土地、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的行动。2004年4月,绍兴市纳诺高科有限公司成立。8年后,该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经国家工商局批准,该公司更名为国家级“纳诺科技有限公司”,犹如“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尽管不可同日而语,也看出各方面的重视和期盼。这是后话。 生产没人生产过的新产品,必定会碰上想象不到的困难。 中试所需超临界的中试装置,无处购买,只有四川一家大型企业能够制作。当周水林风尘仆仆赶到时,心凉了半截。厂方告诉他:这种非标准化的专用设备制作非常麻烦,而且体量太小,不愿承接。花甲之年、数亿身家的企业家,低下头来再三地哀求,再三说明产品对国家的意义,终于感动了这位负责人,厂方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了难题。 设备有了,人才呢?茫茫中国,懂气凝胶生产的人才在哪里?周水林寻问每一个可能知道的人,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和相关线索。那位美国休斯敦市约翰逊航天中心的邹哲博士,就是周水林在看《参考消息》时,发现上面刊登了一则介绍“星尘”项目取得成功的报道,其中提到气凝胶和邹哲。他马上决定要请邹哲来指导。别人说:周总,您异想天开吧?世界闻名的“星尘”项目的设计者,您一个“包工头”也能请来?人家美国同意吗?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邹博士真来了。谁知道其中周水林费了多少周折?周水林就是用这种精神,从全国诚邀人才,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团队。 气凝胶怎么生产?气凝胶是把有机硅里的水分抽去,然后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无数个纳米级的空洞,如果把一立方厘米的气凝胶全部铺开,它能覆盖一个足球场,轻得被称为“冻结的烟雾”。自1931年由美国化学家发明以来,气凝胶因成本高昂、性能脆弱,一直被锁在实验室。十多年前,美国的阿斯彭公司为这一材料赋予更多实际用途,开始垄断全球气凝胶产品生产,目前产能约为4万立方米。 如何抽去有机硅的水分?如何让气体进入固体?如何形成均匀的纳米级空洞?温度、压力是多少?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流泪,一次次从头开始。当失败的记录达到上千次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这使我们想起了肯德基。他经历了1009次失败,终于在66岁时成功,以独特配方的炸鸡首创“特许经营模式”。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哈兰·山德士上校,肯德基的创始人。 他们拥有一种共同的精神。 2006年1月6日,艳阳高照。浙江省科技厅在绍兴组织气凝胶成果鉴定会。3位两院院士从全国赶来,7位专家涉及的学科覆盖化学工程、核物理、航天动力、精细化工、无机化工等领域。最终专家组一致认定,这种新材料和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工艺技术处国际先进水平”。 正当大家喜气洋洋,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之中时,一场灭顶之灾突然袭来。由于绍兴市城市规划变更,有关部门要求纳诺公司尽快搬迁。刚刚通过鉴定的气凝胶不能生产了,望着新建的厂房、新安装的设备和刚刚整修好的厂区,不少员工流下了眼泪。几次交涉没有成果,有关人员甚至叫嚣要抓人!在有些人眼里,气凝胶与他们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企业毅然拿起法律的武器,几经周折,企业获得了赔偿和新厂用地,但时间和精力无谓地白白浪费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时间就是市场,时间就是企业和国家的效益啊。 那时,投入已近亿元,企业停产,前景渺茫。员工在眼巴巴地看着周水林,好容易凝聚的人才开始流失。公司董事会一些同事婉转地劝说周水林放弃这个项目。周水林夜不成眠,何去何从?最终,军人的血性和企业家精神让他一跃而起,中国不能没有气凝胶,中国一定要有气凝胶!他对董事会的同事说:这样放弃,对不起那些从开始就跟我们一起创业的科研人员,对不起我们已经取得的15项专利,对不起那些帮助过我们,对我们充满期望的领导和朋友!我们不但要做气凝胶,而且要比外国的成本更低、更环保!我来负责任!他的态度终于感动了董事会,气凝胶项目终于继续进行下去。 现任综合管理部部长沈立青,从创业开始就来到企业,至今已12年。笔者问她为什么能坚守企业不动摇?她说:就在生产被迫停顿,厂里最困难的时候,周总推动董事会给我们长工资。这不但感动了我们,也说明周总对企业有信心,我们对周总有信心!科研中心主任博士毕业,业绩突出。有人劝他跳槽,他的回答是把爱人、儿子,甚至老父亲都拉到厂里工作,“身家性命都交给企业了”。人心齐泰山移,公司上下同心协力,攻坚破难,终于取得了突破。现在,周水林又与董事会商议,准备推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员工共享发展红利。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所谓领导者,就是能够对自己的任务描绘出宏伟前景的人,拥有千方百计去实现的信念,就算是下刀子也要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有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坚强意志。如果没有人格上的问题,员工肯定会追随这样的领导者。”周水林就是这样的领导者。 惊险一跃,气凝胶温暖中国,走向世界 气凝胶终于可以工业化生产了!员工欢腾,董事会兴奋。但周水林知道:近亿元投进去,摆在他面前的仍然只是一堆粉末,一堆一阵大风就会吹得无影无踪的粉末。气凝胶怎么变成商品?商品应用到哪个行业?到哪里找买家?这些像一座座大山,等他继续攀登。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商品到货币,是惊险地一跃,如果这一跃不能成功,摔碎的将是商品的所有者。 周水林开始了新的长征。他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赶往飞机场的路上。他和他的团队拜访了众多科研院所、高等学府、机关企业,办公室柜橱里,摆满了他所有能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上海同济大学玻尔固体物理研究院找到了希望。院长沈军来到绍兴,考察过纳诺公司后,建议用常压干燥装置和技术工业化,生产气凝胶保温材料。在沈军的指导下,周水林组织科研人员投入研发,又是经过了上千次失败,终于在2008年成功生产出二氧化硅纳米纳米孔绝热保温材料(简称气凝胶保温毡)。 周水林赶到辽河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请他们进行气凝胶保温毡包裹输油管道的试验。在苦苦期盼中喜讯终于传来,油田方面反馈的意见是:“使用气凝胶保温新材料,不仅节能38%,油田的出油率也大大提高,而且环保无毒、防水抗裂、耐腐蚀、好施工,能够延长管道包裹材料的使用年限。”油田于是成了他们第一批客户,市场向他们露出了笑容。 纳诺公司成为中国中车集团的合格供应商,产品应用在高铁列车上,增强了保温效果,节省了车厢空间。纳诺产品随着中国高铁奔驰在国内外。 当年,外军参观我军舰艇,嘲笑内部防火材料等级太低。2011年12月,海军装备部在上海召开了由34家科研所、大专院校、各大船厂代表参加的鉴定会。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新、旧材料的对比,最终确定气凝胶材料可以应用于船舶设备上。这为纳诺公司开拓了又一个市场。 在北京奥运工程、在国家大剧院、在国家档案馆、在中国美术馆、在上海金山石化、在天津力神锂电池项目、在宁波热电项目、在三亚房地产工程、在绍兴市立医院、在我军某新型护卫舰、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电企业,纳诺公司的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材料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方检验证明,他们的产品,能抵御300至800摄氏度的低高温,几乎完全憎水,实现了保温节能、防火、防水三合一的完美结合。原二炮院士康西生兴奋地说:这种材料对我们战略武器的保护非常有用! 如今,纳诺公司已建起了4条生产线,第5条正加紧建设;建成了国内第一台气凝胶高温涂层机,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成立了“同济大学-纳诺气凝胶联合研究所”,各种研究正如火如荼;纳诺公司的产品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纳诺公司,以他们内部生产标准规范为基础,起草中国气凝胶保温毡国家标准;他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公司正紧张准备在德国、美国设立代理处。院士袁维康回访纳诺公司时,十分兴奋,连连赞赏,对纳诺公司信心满满。 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 努力奔跑在世界的前列 可周水林依然不满足。他说:这些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竞相研究气凝胶,发展很快。而气凝胶的用途非常之广,亟待我们去开发,这也是一场市场竞争。这使我有一种迫切感,恨不得一个早上中国就能推广这种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如果我们不加倍努力,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扩大市场份额,减低成本,我们就会被人追上。 他呼吁:中国气凝胶事业需要国家和政府更多重视、宣传推广、扶持帮助。需要许多行业修订标准规范,需要打破一个个利益链条。这一切,都需要快、快、快,让气凝胶更快地为实现中国梦出力。 他决定投资5亿元,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二氧化硅纳米孔洞超级绝热材料研发与制造基地。他的梦想是用纳诺公司的保温材料,温暖中国城乡千家万户,还要走出国门,温暖世界。 2016年,周水林71岁,但说起气凝胶就神采飞扬、充满希望。看得出气凝胶这个朝阳产业,给周水林带来了青春和活力。当年,他17岁背着行李到工地当石工学徒的时候,他十分努力,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当他参军来到部队,同样怀着对未来的设想,放弃一切业余时间狠补文化知识,才有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今天。转业回来,他在建筑公司大显身手,屡建优质工程,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如今,他从59岁开始,奔向新的梦想,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要做就做国内没有、世界领先的产品!” 回首气凝胶保温材料诞生的艰难过程,是什么力量支撑周水林坚韧不拔,攻关破难?周水林指着公司大厅悬挂的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说:我常在这里停一停、看一看,觉得这就是总书记给我提的要求。 这十个大字是:“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2014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30位企业家回信,希望广大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国家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壮哉,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这正是周水林精神的写照。万众创业,大众创新,需要这种精神;改革发展,民族复兴,永远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用气凝胶保温材料温暖我们的家园,用这种精神,鼓舞我们振兴中华的斗志! 周水林,让我们和很多很多的中国人一起,为你的气凝胶保温材料点“赞”,更为你的精神点无数个大大的“赞”!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6)11-0046-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