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正在快速发展的BIM
范文 阮小林
编者按: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点便是模块化,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模块化设计和建立构件库,这使得BIM建模的难度降低。建筑工业化要求实现全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与BIM技术所擅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对建筑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对建筑业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8月,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目的很明确,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
《纲要》列出了四大发展任务,即企业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标准,而BIM技术的应用是这四大任务的核心点。不论是勘察设计类企业还是施工类企业或工程总承包类企业,都要求采用BIM技术,并鼓励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按营业收入一定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开辟投融资渠道,保证建设和运行的资金投入。注重引进BIM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育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各类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应用能力。
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深入研究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勘察设计类企业
(1)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进一步完善并集成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深度融合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BIM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促进企业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快BIM普及應用,实现勘察设计技术升级
在工程项目勘察中,推进基于BIM进行数值模拟、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研究构建支持异构数据和多种采集方式的工程勘察信息数据库,实现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在工程项目策划、规划及监测中,集成应用BIM、GIS、物联网等技术,对相关方案及结果进行模拟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普及应用BIM进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功能模拟分析、优化、绘图、审查,以及成果交付和可视化沟通,提高设计质量。
(3)强化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智慧企业建设
研究改进勘察设计信息资源的获取和表达方式,探索知识管理和发展模式,建立勘察设计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开发勘察设计信息资源,完善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的价值,支撑智慧企业建设。
2.施工类企业
(1)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满足企业多层级管理需求的数据中心,可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或混合云等方式。在施工现场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广泛使用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实现项目现场与企业管理的互联互通强化信息安全,完善信息化运维管理体系,保障设施及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 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换代
普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施工阶段的BIM基础应用。有条件的企业应研究BIM应用条件下的施工管理模式和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3) 拓展管理信息系统新功能
研究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系统,或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系统,开展物资设备采购和劳务分包,降低成本。开展BIM与物联网、云计算、3S等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集成应用研究,建立施工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和手段。
3.工程总承包类企业
(1)优化工程总承包项目信息化管理,提升集成应用水平
进一步优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及信息流,持续完善项目资源分解结构和编码体系。深化应用估算、投标报价、费用控制及计划进度控制等信息系统,逐步建立适应国际工程的估算、报价、费用及进度管控体系。继续完善商务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信息系统,提升成本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利用新技术提升并深化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企业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及应用。
(2)推进“互联网+”协同工作模式,实现全过程信息化
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多参与方协同工作模式,建立并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系统,实现工程项目多参与方之间的高效协同与信息共享。研究制定工程总承包项目基于BIM的多参与方成果交付标准,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阶段的数字化交付和全生命期信息共享。
——摘自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BIM是什么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BIM并不陌生,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早在十年前,住建部便有了BIM相关的研究课题,这些年来,关于BIM的各种消息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但似乎BIM却一直不温不火,更多的时候只是成为一个噱头。至于原因,不久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姜仁教授在一场关于BIM的演讲中提到两个原因:一是学习BIM技术的大多是35岁以下的年轻的设计师,但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二是BIM的透明度太高了。除此之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很多项目运作不规范、不成熟,甲方朝令夕改,而BIM最终成果是全息模型,是一套极其精准的完整施工图,可能动一发而动全身,使得BIM并没有展现应有的高效。
很多人将BIM看作是3D版的 CAD,但其实远不止此。BIM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例如:建筑物的日照、外部维护结构的传热状态等。除了设计阶段,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BIM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BIM技术将建筑的设计、施工、监控、营销、运维等各个阶段整合在一个技术平台上,为全方位、系统化的技术集成提供了坚实基础,为项目的开发建造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大量数据,这些信息可以真正地实现科学化开发、智慧化服务。此项技术的进步,颠覆了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依赖平面图进行设计建造的传统格局,是一项跨时代革命性的重大变革。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公开表示,BIM系统是降低成本的“杀手锏”。BIM系统在SOHO各个项目推进建设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在BIM系统中可以检查错误,大大减少了返工,节约了工期;二在成本的控制方面,BIM系统有效降低了项目花销;三能源管理系统;四多项目协同管理。所以由此可见,BIM系统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已有很多,如北京市第一高楼“中国尊”、天津“117大厦”均应用BIM。以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工程为例,业主要求设计和所有参建方必须运用BIM技术,项目为此成立了BIM工作室,各专业BIM团队集中办公。通过BIM应用,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90%的图纸错误被排除、减少了60%的返工、节省了10%左右的施工进度。
此外,据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国内)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坤军介绍,上海中心(节约项目投资1个亿)、天津大厦(节约成本6300万)、广州周大福大厦(节约沟通成本60%)、国家会展中心(比常规工期缩短了40%)等均采用了BIM技术。以上海中心为例,作为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建筑,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仅用了11个月全部完成,节约了八成的工期。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说,应用BIM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投资、设计、施工乃至整个工程生命期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工程质量。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建设市场监管处处长沈红华表示,BIM技术能够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换,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精细管理,為产业链贯通提供技术保障和有效管理模式,促进建筑领域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保证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推动建筑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BIM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2016年度NBS国际BIM报告显示,BIM在丹麦的使用率最高,在捷克最低。在日本和英国,这个数字略低于50%。这些数字表明,BIM正在加速成为多个国家建筑信息的标准规范。事实上,使用BIM或已成为在海外工作的先决条件。两个参与了此次和上次调查的国家——英国与加拿大,都在BIM 的使用者整体数量上有显著的增加。英国从2013年的39%增长到了48%。加拿大则从64%增加到了67%。
在英国,政府明确要求2016年前企业实现3D-BIM的全面协同。
在美国,政府自2003年起,实行国家级3D-4D-BIM计划; 自2007年起,规定所有重要项目需要通过BIM进行空间规划。
在韩国,政府计划于2016年前实现全部公共工程的BIM应用。
在香港,2014年至2015年,政府计划将BIM应用作为所有房屋项目的设计标准。
在新加坡,政府成立BIM基金;计划于2015年前,超八成建筑业企业广泛应用BIM。
在北欧,挪威、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孕育Tekla、Solibri等主要的建筑业信息技术软件厂商。
在日本,建筑信息技术软件产业成立国家级国产解决方案软件联盟。
与此同时,BIM在我国也在快速发展,最新的《中国BIM应用价值研究报告》已发布,报告调查了350位专业设计人士和承包商,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已跻身全球前五大BIM应用增长最快地区之列。国内各地方政府也对BIM制定了发展计划。目前湖南、重庆、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地的BIM推广计划已经出台。
湖南实施推进BIM应用三年行动:针对BIM技术应用标准体系不全、认知度不高、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现状,湖南省近日决定实施推进BIM技术应用三年行动,积极支持政府工程和社会投资的建设项目开展BIM技术应用示范,到2020年底,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咨询服务、运维管理等企业全面普及BIM技术。
湖南省将加快制定推动BIM技术应用的政策、技术标准,大力推进设计施工总承包,培育供需市场,形成有利于BIM技术应用发展的市场环境。在2018年底前,新建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保障性住房、市政设施等工程采用BIM技术,社会资本投资额在6000万元以上(或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采用BIM技术,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咨询服务、运维管理等企业基本掌握BIM技术。2020年底,90%以上的新建项目采用BIM技术,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咨询服务、运维管理等企业全面普及BIM技术。
上海力争3年内建筑业全面使用BIM:上海城乡建设委员会透露,为配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未来3年将全面使用BIM,并出台了《关于本(上海)市推广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自2016年10月1日起,市、区和特定区域管委会投资额1亿元及以上或者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以下简称规模以上)的政府建设财力投资的工程项目;规模以上市、区重大工程和郊区新城中国有企业投资的工程项目;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等六大重点功能区域内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投资的工程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实施的工程项目;申报绿色建筑星级评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奖项的工程项目;投资额在3000万元及以上财政预算或者使用城维资金的大修工程应当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鼓励运营等其他阶段应用BIM技术;已立项尚未开工的工程项目,应当根据当前实施阶段,从设计或施工招标投标或发承包中明确应用BIM技术要求;已开工项目鼓励在竣工验收归档和运营阶段应用BIM技术。
自2017年10月1日起,规模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工程项目全部应用BIM技术,鼓励其他社会投资工程项目和规模以下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
重庆市将在未来五年推广BIM技术:从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重庆市将在未来五年推广BIM技术。2017年起,重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包含以上规模公共建筑面积的综合体)在设计阶段必须采用BIM技术;主城区、城市发展新区、万州区、黔江区、开县、云阳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分别启动实施1至2个BIM设计示范工程。
据悉,重庆市计划从2018年起,大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三层及以上的立交工程,在勘察、设计阶段必须采用BIM技术。2019年起,轨道交通站点工程,在勘察、设计阶段应采用BIM技术。2020年起,以国有投资为主的大型房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大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三层及以上的立交工程,全市所有公共建筑,申报金级、铂金级绿色建筑标识的居住建筑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申报市级优秀勘察设计、工程质量奖项的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阶段应采用BIM技术。
深圳率先发布BIM标准:2016年5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国首个政府公共工程BIM实施纲要和实施管理标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实施纲要》,其中包括BIM应用的形势与需求、政府工程项目实施BIM的必要性、BIM应用的指导思想、BIM应用需求分析、BIM应用目标、BIM应用实施内容、BIM应用保障措施和BIM技术应用的成效预测8章内容。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副署长张礼卫表示:“深圳是全国首家发布政府公共工程BIM实施纲要和标准的城市。《纲要》的出台,让原本各自为政的BIM实施主体有了准则,各个环节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实施,解决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障碍,提升了BIM应用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对全国BIM标准体系的建立都有示范作用。”
成都设计阶段不采用BIM将无法通过施工图审查:四川省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关于在成都市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从2016年12月1日起,凡在成都市新取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的项目,在设计阶段均应采用BIM技术。
通知要求,设计单位在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相对应的BIM设计技术深度应满足《成都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规定》(2016版)的精度要求。设计单位应对提交的BIM模型负责。在施工图设计文件送審前,设计单位应按要求填写《成都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信息模型报审表》;建设单位在报送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资料中,应包括BIM模型文件(宜提交浏览模型文件)和《成都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信息模型报审表》。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项目是否采用BIM技术,是否符合《成都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规定》(2016版)相关规定作为审查内容;审查合格后,方可发放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建设单位、设计企业、施工图审查机构是否执行以上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BIM与装配式建筑
自2016年1月1日《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发布以来,装配式建筑作为整个建筑行业最为火热的话题贯穿了2016年全年,简单地说,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模块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然后现场组装的新型建筑形式,工厂进行一栋建筑的构件生产后,由于要拆分,量大面广,比现场施工更为复杂,单个的构件里可能要预埋各种管线、孔洞等。另外,在现场安装时不同构件之间可能产生打架,所以生产管理复杂,面临巨大的制造风险,必须采取生产信息化,即将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的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生产、运输和装配等各个环节水平。由此可见,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孙英曾发文指出,目前传统现浇建筑设计与施工虽有脱节,现浇混凝土施工现场容错能力相对较强,矛盾不很突出。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前置以及装配施工的方式,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设计和构件加工环节存在的任何疏漏与问题,在现场施工安装阶段很难纠正。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樊则森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通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所有有外墙,内墙,叠合楼板的建筑都可以用动画形式展示出来,每个墙板数据库,PC样单可以用BIM来做,可以做不同的展示,这都是很直观的效果展示。比如一个L型预制墙板,从工厂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可以用色彩体现它不同的构造关系,也可以把所有的外边材质去掉,看到里边钢筋是采用了何种排布方式,包括灌浆套筒的方式都可以提供给生产单位。BIM上也有水、电的数据库,就像汽车的一个部件一样,安装在装配式结构里,BIM在工程中非常有价值,相当于是把整个建筑所有的信息集成在一起,是非常好的信息化的模型。
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地传递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借助BIM技术与“云端”技术,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将包含有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的BIM模型统一上传至BIM设计平台,通过碰撞与自动纠错功能,自动筛选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帮助各专业设计人员及时找出专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样式繁多,出图量大,通过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功能,某一专业设计人员修改的设计参数能够同步、无误地被其他专业设计人员调用,这方便了配套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节省各专业设计人员由于设计方案调整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将解决当前建筑行业中的许多问题,而BIM技术则在装配式建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住建部提出了五项措施,其中一项便是“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创新”,要求“研究推广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有专家指出,绿色建筑、工业化建筑、BIM技术是影响未来建筑业创新的元素,绿色建筑是导向,决定将来的建筑技术一定是往绿色技术方面发展的;装配式建筑将是一种生产方式;而BIM技术,就是这两者的一个基础。装配式建筑必须要实施BIM技术,因为预制构件如果不在信息模型中进行虚拟的施工或者设计的话,那么将来到现场碰到问题装不上去,返工量会很大。所以BIM技术将来是支撑这些的最基础的技术。
BIM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将使得建筑业进入一个全新领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