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走在技术的前列 走向品质的高端 |
范文 | 晓莺++建超 访女幕墙专家刘玉琦 刘玉琦,国内建筑幕墙领域知名的女专家,不仅擅长幕墙的结构设计和建设管理,而且擅长幕墙设计的多媒体表现,现任天津奥福威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津奥福威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有一流的幕墙深化设计团队以及一流的BIM团队和外墙灯影设备团队,能够实现幕墙从设计到施工的无缝对接,从建筑结构到外观,直接达成设计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对接的成本和工期,一体化的解决业主对幕墙建设的各项需求。 记者在各种有关幕墙的研讨会上见到过刘玉琦,多次听她有关幕墙多媒体设计的专题报告。为了能从专家视角介绍我国幕墙设计的有关情况,我们专程去天津拜访了她。 年近花甲的刘玉琦,一袭黑裙,上着墨绿色印花短风衣,上了一点点淡妆,看上去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年轻,显得很干练。她开着她的奔驰车专程来车站接我们,车中理查德·克莱德曼柔和的钢琴抒情曲轻柔地回荡着,我们的谈话很快进入了采访的主题——幕墙。 “我现在有两个办公地点,一个在我的管理公司,另一个在我的设计院,还有两个工地。我基本上在工地,再忙每周二、四是必须在工地上的。我去年有四个工程,都相对比较大,像渤海银行10万平米,数字广播大楼7万平米,现在刚刚完成的是5万平米的渤海广场。我今年又接了几个大工程,都是10万平米的。”刘玉琦一边开车一边娓娓道来。 安全是设计师最大的责任 记者:这么多的工程和事情,您管得过来吗? 刘玉琦:还好,我的工程项目基本都在天津本地,这样我可以交叉进行。所以每次参加行业的论坛,我都是匆匆忙忙。前一阵我刚刚处理完渤海银行爆炸的事情。 记者:渤海爆炸案跟您的作品有关系吗? 刘玉琦:有一个工程是渤海银行后台服务中心,是给计算机做程序管理的,等于给银行做后台。那是个限额设计,钱不多。甲方要求有限的钱内,要把它做好、做漂亮。按照这个设计标准,我将德国的严实(音)钢结构技术和旭格铝合金技术配合在一起:前面是铝合金幕墙,后面的龙骨是钢结构。渤海爆炸后组织进行现场建筑物的破坏鉴定,鉴定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当时建筑相对位移都有二百毫米了,但是石材、玻璃都还在上面,外表看起来还能用,没脱落下来,所以保险公司想留下来。当然,实际上爆炸冲击波的力量对于建筑的龙骨,对于整个高层的相关设施,冲击力和震动感都是很大的,破坏还是很严重的,但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幕墙的规范和要求,不再是建筑师的责任。这座建筑最后还是拆除重建,但当时爆炸后的幕墙基本完好至少能够减少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现在甲方还继续请我做他的顾问,整个的拆除、技术方面等,我继续为这个甲方服务。 记者:现在的建筑责任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刘玉琦:现在的建筑安全责任已经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弄不好当事人会坐牢的。现在可不是以前那种一拍大腿就定事、一拍屁股就走人的年代,对承诺的事情要一诺千金,要负法律责任。 记者:天津对建筑安全这块抓的紧吗? 刘玉琦:我感觉我们天津对法律责任这块抓的不错。现在我就负责天津市超高层的安全评审,我是专家组的组长。施工企业写完了施工组织设计后,必须让我们这些人再给审核一遍。我们在审核时也是很仔细的,像哪儿有不合格的地方,哪儿有安全隐患以及哪儿还有其他问题,我们都给层层把关,把关以后我们签完字他们才能上会去论证。论证后,建委的人,专家组长,加上有关各方,大家集体再审核,然后集体签字,都审核签字合格了才能出红头文件。之后,技术监督局的督察大队,拿着我们集体合签的红头文件,去各个工地进行检查,对照合签文件中提到的问题逐一检查,挺负责任。我感觉天津市在这方面的管理还是挺有先进性的。 记者:关于天津对安全管理的先进性您能否再给我们举个实际例子? 刘玉琦:例子挺多的。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南港工业区论证了一个工程,他们的周边环境非常恶劣,有个大的石油储存罐,是八百米内可见到的。还有四周都是化工厂。这么恶劣的条件,如果一旦不慎形成爆炸,那是很危險的,这个责任就太大了,而他们用的建筑玻璃没有钢化。对方说,我们是夹胶玻璃,外边、里面都是钢化,这种玻璃夹在中间这还不行吗?我们指出:玻璃没有钢化就是不安全的玻璃,你们请谁过来论证,也是这个结论。 我们作为安全委员会的人,虽然没有政府那样的执法力度,但我们要起到一个告知的作用。建委一看到这个文件中我们的意见,就勒令他们去整改。现在这个工程还在停着,不能施工。政府组织专家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会审,这对建筑安全来说是一个福音。建筑是民生大计,责任重大,所以我觉得安全是建筑设计师最大的责任。 在提升设计能力上要舍得投入 记者:幕墙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产物,从第一个建筑幕墙开始到现在也有近20年的时间,您的幕墙技术是怎么学的呢? 刘玉琦:实际上我从1976就开始干幕墙了,因为我的单位是天津铝合金厂。天津铝合金厂的铝合金型材,是1982、1983年全国的金牌产品。1984年因为给北京的长城饭店供应材料,我接触到玻璃幕墙。虽然说那个建筑使用的是进口材料,但有很多辅材是我们厂提供的,因为那时北京还没有铝合金厂。 长城饭店是咱们国家第一个玻璃幕墙建筑,总指挥是陈建东老师。我们那时给他供材料,认识了他,我就要求跟陈老师学徒。1992年底,我想学隐框玻璃幕墙,当时我的工资很低,但培训收费很高,我和招生办商量能不能优惠一点,当时装饰协会的幕墙委员会是依托天津铝合金厂成立的,秘书长就是我们原来的董事长。所以他们答应了我的要求,还找到了份工作让我边工作边学习,解决了我的学费。由于是边工作边学习,所以我有机会跟着他们全国各地去做设计,在全国各地边做边学。 我越做越感到知识不够用,90年代末,我又在北京报名参加学习,幕墙委员会的彭振国秘书长索性就让我以借调的方式当委员会的技术部主任。在彭振国老师那里我可以接触很多的专家,真是如鱼得水。我在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到各地进行咨询、指导,可以接触到全国的幕墙专家,这可是我学习的智慧库啊!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幕墙规范——幕墙的技术标准就是那时候编的,是全国第一个幕墙标准。 记者:您从1984年的长城饭店建设就开始接触幕墙建造,您感觉我们 国家的幕墙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刘玉琦:我感觉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让国人开了眼界;其次得益于我们中国人的勤奋好学,学得快;还有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了玻璃幕墙和其他幕墙的设计。我认为幕墙建设最形象的说法就是“给大楼穿衣服”,别看就给大楼穿件衣服说得简单,但它包括防雷、抗震、保温、隔热,还有很多的光学作用等等,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灯光、绿化、绿植,我现在也在不停地学。而且现在的新材料特别多,特别是表皮这一块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我感觉自己钻进去以后里面很多很多的营养吸收不尽。 2004年,我第一次跟着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去德国参观学习。当时什么东西都新奇,我在展会上看到一款幕墙设计的软件,觉得非常有用,于是我不惜花了几千欧元现金自费买了一个软件回来。这个软件真是让我觉得如鱼得水,它减轻了我70%的工作量,若没有这个软件我在行业的领先优势可能还不能这么强。 当时买这个软件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德国人看我要真的买他们的这个软件时,坚决不卖给我,也就是不卖给中国人,说中国人都是来盗版的。我跟对方说,我明天就走了,我就着急要买这软件。对方给我一套英文版,让我先学习学习。我说不用,我就买你这个软件。他一看我很诚肯,当时就给他钱,对方也很诚信,就卖给我了,还专门派了一个老师到酒店教了我一天一宿。 我们做幕墙的实质,是给建筑穿衣服,用中国人的话说是“面子工程”。随着多媒体和3D技术的发展,我们如果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把设计演示给甲方,用动漫的形式,把大楼所有的景观、材料,包括灯光效果演示出来,甲方就能够直接对建筑设计发表意见:哪里不喜欢,哪个感到很赞,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很容易做出决策。这比仅凭图纸介绍,甲方没有综合概念和立体感受这样的交流具有强得多的竞争优势。所以,这个软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增强了市场竞争的能力。 要保持领先就要不断有新追求 记者:这个软件令您受益匪浅? 刘玉琦:是的,德国的这个专门设计幕墙的软件叫ATHENA。我买了他们的软件之后,就开始学着用这个东西,一步一步地跟着这个设计在我们的业务里面不断地应用,不停地跟进。德国软件有很好的技术支持,德国卡普兰软件公司不但卖软件给我们,还给我做技术支持!公司总经理陶贝尔是一位建筑师也是一个机械设计师。我们经常找他探讨幕墙工程设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都会热情接待,逐一解决问题,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得益于德国人的诚信,更得益于他们的技术。 我现在是他们的VIP客户,我的卡到了那儿一刷,所有新的技术数据都会发到我的邮箱里去了。这里面浓缩了德国的十几个幕墙公司的图库,包括五金材料,他们的标准配件,玻璃的配置,还有胶,还包括一些计算公式,以及他们的模型库,我都会有。这个软件还不是BIM软件,是多媒体三维设计软件。但他们的数据库很全,配套产品信息都集成在这个软件的数据库里。他们开发的这个软件,使用起来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得很快,据说旭格有三百个工程师专门做幕墙设计,他们每人一个,都用这个软件。 实际上BIM和多媒体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异型幕墙,放线定点不好定就得用三维建模,先定两个点,然后就算出异型的点和曲面的点。比如我们要做个弯曲的、扭曲的立体空间的幕墙,你的尺寸在平面图和立面图都要用三角函数导尺寸,而在三维图里面就可以直接量起来,并将其建立起来。所谓的BIM只不过把三维模变成实际的节点,并且有下料、加工整个的清单,将其一整套工作的系统化了。包括需要的资料、数据,还有信息化管理,从头到尾所有的东西都要做BIM。BIM并不仅仅是三维建模,而是整体性的信息化管理。很多工程设计出来后,很难知道实现出来的样子。就算用实体模型实现出来,和原设计相差也是很大的。但BIM能保证把设计出来的东西原汁原味地显现出来,并且能依据BIM提供的数据达到最优化的成本和最快的施工速度。另外还有它的施工工艺:一是简单,二是精准,然后使得整个工期也非常快。 配件三维模型和相关信息都是BIM的一部分,所有配件的排序都按照材质、尺寸、要求等都设置在里面,就等于过去的产品说明书。原来是厂家送纸质的产品说明书供设计师选用,现在都集成在BIM里面了,需要时直接从数据库调用信息。这个软件就有一系列这些配件的支撑技术和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旭格、海德鲁、阿鲁克、严实、藿克等这些德国著名幕墙配套公司的产品。 记者:除了德国,您别的国家也去吗? 刘玉琦:我世界各地都去,只要有幕墙的工程我们就去,毕竟德国没这么多的高楼。印象最深的是到迪拜,我们在迪拜塔那里,一天什么也不干,就看他的高楼和幕墙。站在那几十层、几百米的高楼下面,仰望那不用一砖一瓦的建筑艺术,感受幕墙给这凝固的音乐增添的铿锵的旋律,我感到了行業的了不起和科技的伟大。 但是在幕墙技术方面我主要还是跟德国学,每年我都去德国。幕墙这个东西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的速度特别快,在整个建筑技术里头幕墙技术可能是发展最快的了,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变。现在感觉国内缺少一种延续性的检测机构,缺少相关实验数据的积累,因为幕墙的发展在咱们只有三十年,而德国有一百年,人家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扎实,不管是窗户还是门,每款设计都要经过几万次开闭的检测。所以我每年都到德国去看他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我们去年12月2日到10日在德国的法兰克福进行培训,2017年一月份我还到慕尼黑去了一周,在那里我得到了很多很多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这种博览会等于世界幕墙专业的东西都在那里浓缩。好多顶级的技术人家是不给我们的,但是在现场一旦看到眼里别人也拔不出来,都能吸收回来。他们现在展示的东西,过几年中国才会出现,我带回来的都是资源。包括原来的小配件、小隔热条,我都是从那边拿回来的,拿回来就变成我们的技术,并且我直接就做在我的作品里面。 这样做不但得到甲方认可,尤其是外方设计师感到我们没有落伍。保持技术领先的好处:首先我不用跟人家去打价格战,技术上永远站在火车头的前面;其次我有天时地利人和,价格并不很高。中国现在的高端建筑动不动就是外国设计,然后用外国进口材料。我这里就用国产的,但也达到了人家国外的水平。比如说渤海银行,他当时是请境外设计师给他做设计,还有管理公司。幕墙这块他们就让我们干,当然我用的也是最好的、最先进的技术,350米高的石材幕墙直接做到底,使用的是欧洲的最新技术,叫独立单元设计。我用的这些技术经过论证,经过施工管理,安安全全做完,非常顺利。 在天津我做的工程都是属于难度高、技术复杂,还有就是使用高科技,类似这样的工程基本都是甲方来找我们,不参与投标。比如在天津空港保税区邻里中心大厦,他们的幕墙就像冰面花玻璃,在六米长的大玻璃上有五种颜色,拼在一起就像冰裂了以后的那种冰裂花的形状。别人设计不了,最后就找到我,我从动漫、多媒体技术演示,到结构设计一条龙服务,现在做好了,非常漂亮。我用的就是比较高科技的技术,用了一些新技术。 离开天津前,刘玉琦邀请我们来到了她家。她家在带有欧洲小镇风格的天津东丽湖别墅区,是一座联排别墅,她买了一楼和二楼两层。在这里刘玉琦用她擅长的玻璃幕墙建立了一个两层高的阳光房,作为绿色植物幕墙的小型实验基地。这个实验基地有可以随时调节光线的电动遮阳系统和调节湿度的喷雾系统,按下电钮,天棚上的帷幔慢慢把顶上的玻璃遮住,然后开始喷雾,一会儿工夫,阳光房里仙雾缭绕……。阳光房里有一面两层楼高的墙,墙上种满她从各地带回的奇花异草,玻璃幕墙上也有星星零零的花草挂在上面沐浴着阳光,这些都是刘玉琦的实验样本。不长时间,所有花草开始变得湿润。刘玉琦说:现在绿色植物幕墙开始在各种建筑上出现,我正在家里实验这种幕墙,包括这种幕墙的光照、灌溉等等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在的工程各种各样,可以说五花八门,我们中国的市场要求要比国外的要求高得多,奇形怪状的,我们必须要跟进,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创新,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后记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采访时间虽然短暂,但刘玉琦的经历、体会以及她周圍的人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刘玉琦之外,像天津奥福威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旭东,刘玉琦的年轻助手、多媒体专家王鹏等,他们都是建筑行业的“名片”,事业辉煌也好,艰苦努力也罢,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经久积淀后的踏实和稳重,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个城市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他们是这个行业真实的底色。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3362(2017)02-0044-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