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烟气干法脱氟余热回用技术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
范文 | 蒋卫刚+许骞+邬坚平 摘 要: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详细说明了干法脱氟余热回用技术在陶瓷行业烟气治理中具有高效、稳定、节能等优点。 关键词:烟气;脱氟;余热回用;陶瓷节能 1 氟的简介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氟在地壳的存量为6.5×10-2%[1] ,在卤素中,仅次于氯[2] 自然界中氟主要以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及以氟磷灰石(Ca10(PO4)6F2)存在[3] 。 氟的毒性是SO2的20倍以上,对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均产生危害;会导致动物的慢性中毒,如:家畜的氟骨病,影响蚕和奶牛的养殖;同时,也会导致农作物的绝收。 在陶瓷行业中,氟是典型的主要污染排放物之一,由于制陶原料中含有氟,在陶瓷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氟化氢和氟化物。同时,因不同生产原料中含氟浓度的差异,窑炉烟气中氟的浓度从20mg/m3~200mg/m3不等。 2 脱氟工艺 常见的脱氟原理是酸碱中和,其原理通常可以用下面反应过程表示: 酸碱中和的方法可以采用湿法,也可以采用干法。 2.1湿法 湿法工艺是利用水或碱性溶液作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氟。吸收过程的实质是物质由气相转入液相的传质过程,遵循亨利定律。 湿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有: (1) 当采用碱性溶液作为吸附剂时,去除效率比较高; (2) 工艺简单,但是容易结垢、腐蚀,对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3) 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2.2 干法 干法工艺是利用固体吸附剂来吸附烟气中的氟,从而使烟气中的氟得以去除。 干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有: (1) 净化效率高; (2) 无二次污染; (3) 烟气热量可利用。 3 干式洗涤塔技术 干法脱氟技术中主要设备一种是干式洗涤塔,即一种垂直流填料床吸附装置,含氟废气由上往下慢速流动,含氟炉窑烟气在填料床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烟气中的氟得以去除,而烟气热量得到保留。 当采用石灰石作为吸附剂时,其脱氟的原理是: 同时,该吸附剂对酸性废气均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反应的活性顺序为SO3>HF>HCl>SO2。 干式洗涤塔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在德国已经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欧盟推荐的"最佳可获得技术“(Best Available Technique),也是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行控制技术"(Maximum Achievable Control Technique),其对氟化物的去除率达90%~99%,氟化氢的排放浓度可低至1mg/m3,同时,对氯化氢的去除率达50%以上。 干式洗涤塔技术与常规干法、湿法脱氟工艺相比,具有表1所示的优点。 4 典型应用案例 4.1项目概况 上海某陶瓷企业,对其两条炉窑烟气进行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再接入卧干器进行余热回用。该企业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原料基本不含硫,因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已经达标排放,不需要考虑。两条炉窑烟气数据如表2所示。 4.2工艺流程 该项目采用干式洗涤塔技术,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将两条窑炉排放的烟气先Y型合并后再接入干式洗涤塔,净化之后的烟气进行热量回用或通过烟囱直接排放;排放风机设置在烟囱和干式洗涤塔之间,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确保任何一条炉窑停产时,不会影响另外一条炉窑的正常运行;吸附剂从干式洗涤塔顶部的料仓加入,由上而下垂直流动;在干式洗涤塔底部设有吸附剂"表面再生"系统,未反应的的吸附剂重新回到干式洗涤塔顶部料仓,失效的吸附剂直接排出。 4.3处理效果 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1个月后,环保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部分监测数据如表3所示。 备注:该项目在2011年实施时依据旧的排放标准。因此,项目设计时,氟化物的排放浓度按照6mg/m3。 4.4节能效果 经过净化后的烟气,部分通过管道排入就近卧干器设备前端,作为烘干热空气源,大大减少天然气的消耗。由于烟气经过净化处理,里面的酸性气体浓度很低。因此,其对卧干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很小,也不影响产品质量。该项目连续正常运转1年后的节能经济效益如表4所示。 5 结论 从该项目的实际运行数据来看,在居民对空气污染越来越关注、政府部门对废气排放企业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干式洗涤塔技术无疑为陶瓷企业的烟气治理提供了一种既环保,又节能的高效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国庆.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钟兴厚,萧文锦,袁启华,等 .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3]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摘 要: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详细说明了干法脱氟余热回用技术在陶瓷行业烟气治理中具有高效、稳定、节能等优点。 关键词:烟气;脱氟;余热回用;陶瓷节能 1 氟的简介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氟在地壳的存量为6.5×10-2%[1] ,在卤素中,仅次于氯[2] 自然界中氟主要以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及以氟磷灰石(Ca10(PO4)6F2)存在[3] 。 氟的毒性是SO2的20倍以上,对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均产生危害;会导致动物的慢性中毒,如:家畜的氟骨病,影响蚕和奶牛的养殖;同时,也会导致农作物的绝收。 在陶瓷行业中,氟是典型的主要污染排放物之一,由于制陶原料中含有氟,在陶瓷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氟化氢和氟化物。同时,因不同生产原料中含氟浓度的差异,窑炉烟气中氟的浓度从20mg/m3~200mg/m3不等。 2 脱氟工艺 常见的脱氟原理是酸碱中和,其原理通常可以用下面反应过程表示: 酸碱中和的方法可以采用湿法,也可以采用干法。 2.1湿法 湿法工艺是利用水或碱性溶液作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氟。吸收过程的实质是物质由气相转入液相的传质过程,遵循亨利定律。 湿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有: (1) 当采用碱性溶液作为吸附剂时,去除效率比较高; (2) 工艺简单,但是容易结垢、腐蚀,对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3) 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2.2 干法 干法工艺是利用固体吸附剂来吸附烟气中的氟,从而使烟气中的氟得以去除。 干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有: (1) 净化效率高; (2) 无二次污染; (3) 烟气热量可利用。 3 干式洗涤塔技术 干法脱氟技术中主要设备一种是干式洗涤塔,即一种垂直流填料床吸附装置,含氟废气由上往下慢速流动,含氟炉窑烟气在填料床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烟气中的氟得以去除,而烟气热量得到保留。 当采用石灰石作为吸附剂时,其脱氟的原理是: 同时,该吸附剂对酸性废气均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反应的活性顺序为SO3>HF>HCl>SO2。 干式洗涤塔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在德国已经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欧盟推荐的"最佳可获得技术“(Best Available Technique),也是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行控制技术"(Maximum Achievable Control Technique),其对氟化物的去除率达90%~99%,氟化氢的排放浓度可低至1mg/m3,同时,对氯化氢的去除率达50%以上。 干式洗涤塔技术与常规干法、湿法脱氟工艺相比,具有表1所示的优点。 4 典型应用案例 4.1项目概况 上海某陶瓷企业,对其两条炉窑烟气进行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再接入卧干器进行余热回用。该企业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原料基本不含硫,因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已经达标排放,不需要考虑。两条炉窑烟气数据如表2所示。 4.2工艺流程 该项目采用干式洗涤塔技术,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将两条窑炉排放的烟气先Y型合并后再接入干式洗涤塔,净化之后的烟气进行热量回用或通过烟囱直接排放;排放风机设置在烟囱和干式洗涤塔之间,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确保任何一条炉窑停产时,不会影响另外一条炉窑的正常运行;吸附剂从干式洗涤塔顶部的料仓加入,由上而下垂直流动;在干式洗涤塔底部设有吸附剂"表面再生"系统,未反应的的吸附剂重新回到干式洗涤塔顶部料仓,失效的吸附剂直接排出。 4.3处理效果 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1个月后,环保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部分监测数据如表3所示。 备注:该项目在2011年实施时依据旧的排放标准。因此,项目设计时,氟化物的排放浓度按照6mg/m3。 4.4节能效果 经过净化后的烟气,部分通过管道排入就近卧干器设备前端,作为烘干热空气源,大大减少天然气的消耗。由于烟气经过净化处理,里面的酸性气体浓度很低。因此,其对卧干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很小,也不影响产品质量。该项目连续正常运转1年后的节能经济效益如表4所示。 5 结论 从该项目的实际运行数据来看,在居民对空气污染越来越关注、政府部门对废气排放企业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干式洗涤塔技术无疑为陶瓷企业的烟气治理提供了一种既环保,又节能的高效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国庆.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钟兴厚,萧文锦,袁启华,等 .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3]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摘 要: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详细说明了干法脱氟余热回用技术在陶瓷行业烟气治理中具有高效、稳定、节能等优点。 关键词:烟气;脱氟;余热回用;陶瓷节能 1 氟的简介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氟在地壳的存量为6.5×10-2%[1] ,在卤素中,仅次于氯[2] 自然界中氟主要以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及以氟磷灰石(Ca10(PO4)6F2)存在[3] 。 氟的毒性是SO2的20倍以上,对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均产生危害;会导致动物的慢性中毒,如:家畜的氟骨病,影响蚕和奶牛的养殖;同时,也会导致农作物的绝收。 在陶瓷行业中,氟是典型的主要污染排放物之一,由于制陶原料中含有氟,在陶瓷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氟化氢和氟化物。同时,因不同生产原料中含氟浓度的差异,窑炉烟气中氟的浓度从20mg/m3~200mg/m3不等。 2 脱氟工艺 常见的脱氟原理是酸碱中和,其原理通常可以用下面反应过程表示: 酸碱中和的方法可以采用湿法,也可以采用干法。 2.1湿法 湿法工艺是利用水或碱性溶液作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氟。吸收过程的实质是物质由气相转入液相的传质过程,遵循亨利定律。 湿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有: (1) 当采用碱性溶液作为吸附剂时,去除效率比较高; (2) 工艺简单,但是容易结垢、腐蚀,对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3) 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2.2 干法 干法工艺是利用固体吸附剂来吸附烟气中的氟,从而使烟气中的氟得以去除。 干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有: (1) 净化效率高; (2) 无二次污染; (3) 烟气热量可利用。 3 干式洗涤塔技术 干法脱氟技术中主要设备一种是干式洗涤塔,即一种垂直流填料床吸附装置,含氟废气由上往下慢速流动,含氟炉窑烟气在填料床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烟气中的氟得以去除,而烟气热量得到保留。 当采用石灰石作为吸附剂时,其脱氟的原理是: 同时,该吸附剂对酸性废气均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反应的活性顺序为SO3>HF>HCl>SO2。 干式洗涤塔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在德国已经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欧盟推荐的"最佳可获得技术“(Best Available Technique),也是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行控制技术"(Maximum Achievable Control Technique),其对氟化物的去除率达90%~99%,氟化氢的排放浓度可低至1mg/m3,同时,对氯化氢的去除率达50%以上。 干式洗涤塔技术与常规干法、湿法脱氟工艺相比,具有表1所示的优点。 4 典型应用案例 4.1项目概况 上海某陶瓷企业,对其两条炉窑烟气进行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再接入卧干器进行余热回用。该企业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原料基本不含硫,因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已经达标排放,不需要考虑。两条炉窑烟气数据如表2所示。 4.2工艺流程 该项目采用干式洗涤塔技术,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将两条窑炉排放的烟气先Y型合并后再接入干式洗涤塔,净化之后的烟气进行热量回用或通过烟囱直接排放;排放风机设置在烟囱和干式洗涤塔之间,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确保任何一条炉窑停产时,不会影响另外一条炉窑的正常运行;吸附剂从干式洗涤塔顶部的料仓加入,由上而下垂直流动;在干式洗涤塔底部设有吸附剂"表面再生"系统,未反应的的吸附剂重新回到干式洗涤塔顶部料仓,失效的吸附剂直接排出。 4.3处理效果 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1个月后,环保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部分监测数据如表3所示。 备注:该项目在2011年实施时依据旧的排放标准。因此,项目设计时,氟化物的排放浓度按照6mg/m3。 4.4节能效果 经过净化后的烟气,部分通过管道排入就近卧干器设备前端,作为烘干热空气源,大大减少天然气的消耗。由于烟气经过净化处理,里面的酸性气体浓度很低。因此,其对卧干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很小,也不影响产品质量。该项目连续正常运转1年后的节能经济效益如表4所示。 5 结论 从该项目的实际运行数据来看,在居民对空气污染越来越关注、政府部门对废气排放企业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干式洗涤塔技术无疑为陶瓷企业的烟气治理提供了一种既环保,又节能的高效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国庆.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钟兴厚,萧文锦,袁启华,等 .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3]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