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学校名著欣赏课程设置研究
范文

    邱 亿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名著欣赏课程的设置背景和设置定位,认为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教材编写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凸显人文内涵,课程要按照一定标准选文编排,并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名著欣赏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名著欣赏相关语文活动等教学方法及名著欣赏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名著欣赏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41-0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中的经典名著更是文化长河中的珍宝,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浓缩。中职学生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们对话交谈,有助于传承知识、延续文化、增长学问、扩大视野和提升人文素养。但根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令人担忧,迫切需要正确引导中职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而通过课程教学的形式进行名著阅读的指导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为此,笔者开展名著欣赏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与研究,通过进行富有意义的名著作品赏析教学活动,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和人文精神。

    一、名著欣赏课程设置背景

    (一)课程设置契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性质与任务”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名著是文学作品的典范,是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经典代表,它有广泛的知识、精美的辞章、丰厚的内涵,记录着一个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学生通过品读名著,接受文化滋养,必将有益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因此,名著欣赏课程的开设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与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十分契合。

    (二)课程设置有助于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正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 QQ、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逐步成为当代中职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学习成长的重要载体。受新媒体影响,阅读媒介发生转变,传统的纸媒开始逐渐为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所取代。微信、QQ 等网络社交媒体把中职学生的业余时间切割成碎片,使阅读时间压缩化、碎片化。同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发展,大众文化、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等各种文化粉墨登场,这些文化逐渐适应生活的快节奏、适合当代青少年的口味,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受这些主流文化的影响,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享乐性、释放性等特征,其价值水平只停留在“浅阅读”层面上。这种低层次的“浅阅读”,会导致学生缺乏知识的积淀、能力的培养、人格的锻造、精神的提升、情感的熏陶等,导致他们人文素质的平庸化、低级化,这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大为不利的。

    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深阅读”。经典名著无疑是进行“深阅读”的最好文本。这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名著阅读,可以弥补学生的人格缺陷,指引学生人生正确的方向,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价值追求的境界。开设名著欣赏课程,为走出中职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经典名著的窘境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提升中职学生阅读水平、形成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创设了新的平台。

    二、名著欣赏课程设置定位

    (一)课程的功能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名著经典作品,具體感受和体验其中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明辨美丑,培养健康、优雅、理性的审美态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语文能力,能较顺利阅读一般文章和文学作品,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具备一定的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基本文学常识,具备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能较规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名著欣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目前,在市场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文学欣赏类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主要是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相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过大。为了解决课程教材问题,中职教师可以根据所授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校本教材。

    (一)教材编写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

    要注意教材选取的篇章应该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生源地特点、知识储备情况以及专业特点等,尽量避免选取那些相对中职学生而言文字太过艰涩、内容太过陈旧的名家名作,在保证选取的文章、材料经典的同时尽可能地拉近文本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编写要凸显人文内涵

    要合理选择那些具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催人向上教育作用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使所选篇章除具备文学赏析功能之外,同时渗透认知教育、人格教育与情感教育;使中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文学欣赏过程中既充分感悟到经典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受到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思想的启迪,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对于课程的选文编排,应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课程选文编排的标准不一,可按标准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按照文学作品的体裁进行选材,如分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文学等模块。也可以年代、地域作为分类标准,分成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模块。

    (四)应注重加强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除了教材编写外,在教学资源建设上,还应该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教师可以搜集整理《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电视节目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通过聆听作家和专家学者的阐述,指导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丰富阅读体验。教师还可以针对中职学生喜爱观看影视节目的心理,下载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引导学生与原著进行比较,通过视频教学资源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除了影视节目资源外,教师还可以开发名著微课教学资源,借助微课对作家、作品进行说明、注释,对文艺现象进行解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主题、人物和亮点。

    四、名著欣赏课程教学方法

    在名著欣赏课程教学方法上,可尝试进行大胆的改革。应摈弃讲授式、“一言堂”的单一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名著阅读和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名著欣赏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文、审美等素质。

    (一)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1.浏览。有些名著属于鸿篇巨制,字数很多,教材只能节选部分内容,但名著欣赏仍需要学生尽可能地阅读原文。学生阅读原著要花很多课余的时间,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浏览”阅读方法。比如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可以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内容提要,再通过大致浏览前言、章回目录等掌握故事梗概,再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详读和略读的内容。

    2.精读。每一部杰作都有特别值得反复品味的精彩部分,对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进行赏析,从中获得文学的滋养。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描写是公认的经典。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王熙凤的语言、服饰、容貌及体态的描写以及林黛玉心理、贾母语言等侧面描写,通过精读王熙凤出场时的一系列的动作语言表演,学生对其泼辣、世俗、霸道、善于察言观色、精明能干等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掌握名著欣赏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掌握名著欣赏的方法。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互动,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鉴赏作品语言,探讨作品形象,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把握作品的主旨,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和自由,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寻找和分析、理解和发现经典作品的丰富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名著欣赏课程教学

    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程学习效率。教师可通过讲授与播放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赏析名著。比如在指导学生赏析小说《边城》《红楼梦》和戏剧《雷雨》时,可以辅助播放电影《边城》《雷雨》及电视剧《红楼梦》相关的视频片段,通过影视视频诱发学生阅读原版名著作品的欲望。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学作品,配上相关的音乐、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学习资源的有力补充,创设学习情景,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四)开展名著欣赏相关语文活动

    在课程学习中,开展故事分享、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知识竞赛、写作练习等与名著欣赏相关的语文活动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1.故事分享。学生可以选择所阅读的名著中最感兴趣的故事,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可以一人讲故事或分享阅读感悟,也可以由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讲故事,互相补充分享阅读感想。

    2.朗诵比赛。名著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可以开展美文朗诵比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或背诵,让学生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逐渐提高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3.课本剧表演。指导学生从名著中选取感兴趣的部分,編写成课本剧,分角色进行演绎。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特征,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丰富了语文课堂活动。

    4.知识竞赛。可以通过举行知识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名著作品的兴趣,竞赛题可涉及名著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作品赏析等内容。竞赛题型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知识竞赛,竞赛成绩纳入学生本门课程考核成绩。

    5.写作练习。教师可训练学生进行小说续写,即要求学生根据名著小说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去推想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构思恰当的情节,对原文内容进行补充。小说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或者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即选取某部名著中的某个角度写成读后感。学生写读后感,需要重温作品,咀嚼回味,进而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及文学鉴赏能力。

    五、名著欣赏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名著欣赏课程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陶冶情操,提高欣赏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进而提升人文素质。因此,该课程作为考查科目在考核方面与其他考试科目不同,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名著欣赏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 50%,期末考核占 50%,满分为 100 分。平时成绩即对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回答问题、语文活动实践、作业作品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出勤(10%)、课堂纪律(10%)、课堂参与程度(10%)、语文活动实践(10%)以及作业作品(10%);期末考核以书面考查为主。这种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使学业成绩的评定更加合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学习知识,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黄书雄.文学鉴赏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功文.高校选修课《文学欣赏》课程设置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郑 惠.让学生走近名著[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8)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160)。

    (责编 江月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