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以设计事理学解读中国坐具演化史 |
范文 | 蒋红斌 卓霈宜 摘要:现代人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器物,但很少人会去探讨这些器物如何演变成当今我们所熟悉的形式,设计从业者也往往迷失于造型工作,而忽略设计创新的真正内涵。本研究将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先生所提出的产品创新方法——设计事理学重新理解,反向应用于器物演化史,并实际以中国坐具演化史做演示,证明以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确实助于辨析物品的本质于存在环境的交互关系。透过在设计前期针对目标功能进行相关产品演化史的阅读与梳理,能帮助当代设计师不被形所迷惑,而能以更具深度的思考开展设计。 关键词:设计事理学 器物演化史 坐具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3-0069(201 8)05-0096-03 引言 现代人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器物,无论是大如农耕机具,还是小如指甲刀,这些器物的存在都在某种程度上为用户带来便利、满足用户生活需求,但可惜的事,很少有人会去探讨这些器物从何而来,最初是什么模样,又是经历了多长时间和什么样的变化,才形成现今人们所习惯的形态。其实这样的思考对于设计师尤其重要,因为设计并不仅是“造型”的代名词,唯有深入理解器物的本质——即用户在某时空背景下的需求,设计师才能不被既有的“形”所惑,也才能达到有真正的创新。这样的思考其实就是设计事理学所强调的重点,而利用设计事理学来解读器物的演化史,有助于年轻设计师从古人的经验里见习到设计思维的具体表现,在设计具有相似功能的产品时,将更能跳脱普遍的思考框架,设计出更呼能应时代意义的产品。是以本文以中国坐具演化史为例,将之以设计事理学进行梳理、解读,供家具设计师作为创作参考,也期以本文抛砖引玉,开启设计师自主讨论我国设计史之风气。 一、以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 本节首先简介设计事理学的发展起源,接着阐述其概念结构,以及以设计事理学来思考、理解器物发展的应用思路。 (一)设计事理学概念阐述 1.概念缘起 美国学者赫伯·西蒙是影响我国科研极为深远的人物,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管理、政治、计算机、认知心理、科学哲学等几乎各个领域。在他的著作中,于1988年在国内翻译出版的《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启发了学术界许多前辈的研究思维;他在书中提出了看待人为事物的方法——对称看待,即人为事物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内在环境指的是自身的组织结构与组成物质,外在环境是指事物所存在的环境,人为事物达到功能的方式是透过“内在环境适应外在环境”,而设计过程就是研究、寻找对环境适应的方法、途径。西蒙的这本著作以科学视角带给设计新的理解方式,即人为事物不是單独存在的物件,应与环境以一个系统来看待。 而事理学中,“事理”的概念最初是来自对运筹学的研究,该学科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最全最恰当的解答。“事”究竟为何?苗东升在《系统科学原理》中给出的解释为“所谓事,就是事情、事务。凡是人们从事的活动,包括人与人的交往、合作、斗争、人对物的使用和改造等活动,均可广义地称为事”。而“事理”则可以这么理解,“凡事物总有一定的规律,物有物理,事也有事理。一切关于办事的道理、原则、规律、方法,谓之事理”。这种事理的概念可扩大用于理解人们做出反应行为的规律、道理,而事理学即研究这种行为规律的体系。 基于以上两种理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在设计实践中将两者加以融合,提出了设计事理学。 2.设计事理学的概念结构 在柳冠中的设计事理学框架中(如图1),外部因素被视为是人理与事理,可以理解为人的活动与欲达到的目的,而内部因素包含物理、型理与管理,从工业设计的范畴来说就是产品的材料、制造工艺、造型等产出实体的可能性与限制。 设计事理学认为,设计应以“外部因素”作为设计研究的起点,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本质、归纳成需求目标(即“实事”),接着研究“内部因素”,最后选择适当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等总结提出一系统性方案来解决问题(即“求是、求适”)。实事与求是设计事理学作为设计方法的两大核心,设计就是协调内外因素关系、将可得资源做最大化利用的求适过程。该理论的提出,大大增加了设计中“造物”行为的深度。 (二)以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的应用思路 1.设计事理学与器物演化史之关联性 设计学虽然是近代才兴起的一门学科,但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器物的制造与改良就不曾停歇,这种单纯从生活中体会到需求而寻求辅助工具、从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而寻求改良办法的行为,其实就是设计的实践,是设计事理学中“求适”的过程。前人们求适的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古文物,也是现代生活用品的原型。因此,设计事理学虽是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产品创新工具被提出,但反之则能用来理解古文物发展的脉络,助于辨析物品的本质于存在环境的交互关系,进而反思当代设计要求的“事”为何,并由此为基础展开更具深度的设计。 2.以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的思路框架 设计事理学理论中“实事”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解读当时文化背景、用户需求与环境限制,“求是”的概念即透过解析器物的材料,来了解当时的生产工艺水平。那么如何以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研究者梳理出一思路框架,来说明具体的操作方式(如图2)所示。 设计事理学强调“从实事来求是,最终得适”;故从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第一阶段应以观察“适”为始——即搜集、梳理相关器物的演变先后顺序。这一阶段的开展基于当下要设计的题目或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先理解该题目或物品欲求的“事”,即达到的功能、目标,再开始搜集、排序不同时代的前人们为达到该目标所使用的工具器物,即器物对应。 第二阶段:问是且求事——即分别探讨物件的材料工艺(内部因素)及时代背景的文化内涵(外部因素)。 第三阶段回归“求适”,即串联体现在器物上的内部因素即外部因素,借此理解前人如何求适。当代设计师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取出前人求是的影响因子,如制造工艺进步、材料取得变得容易、人文观念等,拿来对当前的设计题目做比照思考、研究,如当前有什么更环保的制造工法?什么材料最符合经济效益?当下用户的生活价值观是什么?等,最终为原本的设计题目订立更精准、更具创新意义的设计目标。 透过这样的反向操作,当代设计师在做设计时便能跳脱惯性思维,从前人创新的智慧中获得启发,不会再被眼前事物的形貌所局限,而能从人类需求的本质探讨适合当代社会、技术发展的最佳解。 二、中国坐具演化史中的设计事理 本节为研究者试以设计事理学来解读中国坐具演化史之成果。作为一初步尝试,研究者选择椅子为起点,椅子要实的“事”是“提供乘坐支撑是人得以休憩”,故分析坐具演化时以“坐”为经线贯穿全文,视这些时代下的主流坐具为当时人们认为最适合用来满足“坐”的需求的管道。同时,由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坐具的形态变化上层次极多,但若全部加以讨论不仅耗时费力,也不利于掌握全貌与精髓,对未来的可参考性相对减低;故筛选出三个中国坐文化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三个阶段:席地而坐、从席地而坐转向坐榻、从坐榻转向坐椅来理解人造坐具的出现与演化成当前形态的原因。 (一)“蘼”地而坐 席子,或称蓆,是中国及许多文明最早出现的生活用品(如图3),常见以草木或鸟兽的皮毛平铺在地上,人们坐卧其上。这样“席地而坐”的行为至少已出现了八千年。 1.蓆的求是层面 穴居和巢居是中国最古老的两种居住方式,黄河流域因为气候干燥,形成出了穴居的生活型态,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热多与且林木繁盛,发展出了“构木为巢”的巢居生活。无论穴居或巢居,当人们要休息时都是直接就地而坐或卧,但是地面往往蕴含湿气而使人觉得寒冷难眠,于是人们希望找到可以增加休憩时舒适度的方法。 2.蓆的实事层面 古文明时期,人们能取得材料的来源就是身处的自然环境,于是兽皮或草堆因为取得容易、不须特别加工,成为人们最早使用的铺地物。但是草堆易散也不易携带或搬动,于是人们利用草的长度与柔软性将之编织为席,故席在古代也作“席”,这可说是古代最原始的家具。 (二)从席地而坐转向坐榻 从战国时代起,离地而起的“床榻”开始被各国君主、贵族所使用。当时的榻虽作为坐具,但因和床宽广而低矮的形态类似,能坐亦能卧,故一般称床榻(如图4)。 1.榻的求是层面 周代时,周人们已经在席地而坐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以席子为呈现媒介的身份等级制度。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间竞逐高台,霸主为示雄威,希望将自身的威严形象与身份地位彰显出来,华美的席子似乎不足以体现英雄气概,当时的贵族或匠人为了讨上位者欢心,积极地寻求可以满足霸主在和下属商谈谋略时坐的需求以及彰显身份的需求。 2.榻的實事层面 当时在部分地区已有^们以垫高的木板为寝具,即床,这样离地而起的形式给了匠人们灵感。同时,由于封建制的建立使大批奴隶在战国时代获得了一些人身自由,生产力获得解放;封建地主对富贵尊荣的观念相当不同,相较于奴隶主的以礼为重,他们更讲求实际生活享受,重视生产以成其霸业。社会的繁荣对物质文化发展有着强大的推进力,人们生产水平大为提高。铸铁技术的成熟使许多铁制工具如铁斧、铁刨、铁凿等变得普及,尤其锯子的出现(传说为鲁班发明)带给木材加工巨大的变革,匠人们可制作更坚固精致的高型坐具,因此榻作为满足两种需求的器物,成为当时君王贵族的专属坐具;东汉以后,坐榻的习惯才渐渐传入民间。 (三)从坐榻转向坐椅 受礼乐制度影响,中国在汉朝之前并没有发展出“高坐”的概念,直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与西域的交流,垂足坐姿与高足坐具才在东汉(公元一至二世纪之间)传入了中原;当时的高足坐具尚属少数阶层玩赏用,床榻还是生活主要坐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频繁的胡汉交流与佛教东渐影响,同时政治仕途的黑暗助长了清谈风气,传统礼教的规范力量消弱,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被大众接受。南宋起,垂足而坐取代坐榻成为主流的生活形态(如图5)。 1.椅的求是层面 椅子作为高足坐具的代表,是从西域传入的坐具形态,在一开始是被视为奇珍异宝拿来观赏,而非国人生活所用的器物,遵循传统的国人依然习惯登榻跪坐。但是到了南北朝,人们的观念如前述受环境影响产生了改变,愿意肯定垂足坐带来的舒适度,即使依然使用者床榻,人们也不再严格要求必须跪坐。唐代时,社会文化高涨、手工业极其发达,平民百姓更喜欢凳子、椅子这种容易搬动的单体形态,不仅便于生活起居,也利于生意经营,外出郊游也能随身携带,自然而然人们 2.椅的实事层面 五代是上承隋唐,下启宋元的重要过渡期,当时的建筑技术继承唐代而更加完善,这种木造工法优化了椅子的框型结构,使椅子可以做得比唐朝主流的箱型结构椅子更加轻巧且稳固,更能为大众日常所用,终于在宋朝时,椅子取代床榻成为主要坐具。 时至今日,垂足坐依然是国人的主要坐姿,而椅子依据不同场合的需求,更是演化出了数以万计的丰富形态。 (四)讨论 以设计事理学解读三个中国坐文化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三个阶段:席地而坐、从席地而坐转向坐榻、从坐榻转向坐椅,可以发现这三个阶段坐具形态的演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分别为: (一)席地而坐——纯功能需求 (二)从席地而坐转向坐榻——身份阶级体现 (三)从坐榻转向坐椅——制造工艺进步 这三个影响因子的发现,可以刺激让当今的家具设计师在设计坐具时,分别思考人们在什么地方需要坐下来?要给什么样的用户设计坐具?当代有什么新材料工艺更加环保或具经济效益? 作为思路框架的初次应用,研究范围有所局限,若继续深入挖掘,必定还有其他影响因子能够被分析出。但目前成果已足以证明以设计事理学解读器物演化史确实助于辨析物品的本质于存在环境的交互关系。透过在设计前期针对目标功能进行相关产品演化史的阅读与梳理,能帮助当代设计师不被形所迷惑,而能以更具深度的思考开展设计。 结语 设计并不只是造型游戏。透过这样的倒叙研究法,设计师的思维能够被打开,唯有深入理解了器物的本质——人的需求,设计师才能反推在制造技术如此成熟的现代,设计的创新能力应该在何处发力,才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实质意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