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例谈课堂中的学生错误及应对策略
范文 朱修光
[摘 要]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学生的错误多种多样,对教学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辩证分析,有区别地对待,充分发挥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错误;资源;辩证分析;区别对待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58-01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敏锐地发现学生错误后面的价值,挖掘学生出错的原因,让课堂在“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中充满活力。
一、结束错误,及时转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错误如果对教学没有太大价值,教师可以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然后引导学生及时纠正并转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猴子摘了30个桃子,松鼠摘了40个梨,小狗摘了50个苹果。”然后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再解答。有学生提问:“猴子摘的桃子比松鼠摘的梨多多少个?”显然,学生没有弄清图中的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辨别谁多谁少,然后再引导学生想想怎样正确提问题。对学生这样的错误,教师不必做过多的停留,以免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二、将错就错,引向深入
对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教师可以将错就错,将错误引向深入,让学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从而获得深刻的感知。
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出示题目:“一段3.6米长的绳子,如果把它截成0.7米一段的短绳子,可以截成几段?还剩几米?”有不少学生列式为3.6÷0.7=5(段)……1(米)。学生是按照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3.6和除数0.7同时扩大10倍后列竖式来计算的,这并没有错,而将余下的绳子看作1米就错了。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剩下的1米绳子还能截出0.7米的一段,为什么你们不再截了呢?”学生检查计算过程,发现竖式中的余数1确实小于除数0.7。学生这时虽然意识到自己的解法有错,但不知错在哪里,就会产生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心理又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弄清了“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计算,商没有变化,可余数发生了变化”的原委。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能仅仅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予以纠正,还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为前提。教师将错就错,将错误进行到底,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错误的认识更深刻,记忆更牢固,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就更为透彻,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三、借错纠错,巧妙生成
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有些是由于他们另类的思考造成的,其中有一些想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创新性。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一闪光点,让错误成为训练学生思维、服务教学的有利资源。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计算题“11-3”。
生1:我用数小棒的方法。从11根里去掉3根,还剩8根。
生2:我用数线图的方法。先找到11,再向左移动3格,到8,即11-3=8。
生3:我是想加法算减法。要求3+( )=11,想3+8=11,所以11-3=8。
生4:我用破十法来算。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3=7,然后再用7+1=8。
生5:先算3-1=2,再算10+2=12。
也许生5习惯了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把被减数和减数的个位互换了,但教师只要对这个做法加以调整,它就可成为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如果我们先用3-1=2,再接着怎样计算,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有学生反应很快:“先算3-1=2,接着再算10-2=8,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恰当的利用,使错误变“错”为宝,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四、巧借错误,正课反教
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一部分是由于认识不全面,或是只看到表面没看到本质造成的。对于此类非此即彼的逻辑错误,教师可以巧借错误生成,来个正课反教,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有时甚至比正课正教的效果还好。
例如,教学“垂直”的概念时,学生只习惯垂线“正上正下”垂直于底边(水平的)的认识,而对于垂线不是“正上正下”垂直于底边(水平的)的情形,则不予认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教学,使学生明白只要垂线与相应的底边成90°,即为垂直,而与垂线相对自己的位置是否是“正上正下”无关。教师利用这类错误进行正课反教,突出了知识的本质属性,比正例教学的效果更好。又如,教学“比长短”时,有的学生没有把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就匆忙比较,结果当然是错误的。对此,教师顺势放大错误,选一位学生出来,先让这位学生和教师站在统一水平面上比身高,然后再让他站到椅子上和教师比身高,让学生对“为什么学生的身高突然‘高过教师”的情形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比长短要“先将两物体的一端对齐再进行另一端的比较”的正确方法。
五、重新审视,开发利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待错误也一样,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有時错误未必是错误。
例如,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出示练习:有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高为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表面积。
生1:(8×8+8×4+8×4)×2。
生2:8×4×4+8×8×2。
生3:8×8×4。
生4:生3的列式不对,他是在求长方体的体积。(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
师:请生3以后要注意审题。
生3:我先把这个长方体的4个侧面看成2个底面,这样长方体的6个面就转化成4个面积为8×8的底面了。因此,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就可以转化成求4个底面的面积,即8×8×4。
听了生3的解释后,教师感到既羞愧又惊奇:生3的解法不仅没错,而且非常巧妙。在生3的启发下,其他学生纷纷想出如8×4×8、4×4×8的创新解法。
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的一些“错误”时,教师不要过早地去下结论,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有很好的作用。
总之,学生的错误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错误的不同性质和作用,进行辩证分析,有区别地对待,充分发挥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作用,让其能够为教学服务。
(责编 李琪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