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民宿改造设计研究 |
范文 | 任新光 崔永敏 摘要:满足现代宜居和文化体验的民宿设计。以特色传统村落民居海草房为主线,从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征、外部空间和细部设计等方面进行民宿改造设计分析。提出了荣成海草房的民宿设计应遵循以地域文化为核心,以体验乡土文化为灵魂,坚持新旧相融,设计适度的保护与开发原则。海草房民宿改造设计可为传统村落民宿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村落 地域文化 海草房 民宿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IR: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145-03 引言 村落是伴随着人类聚居应运而生的。传统村落是中华几千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是我国乡村建筑文化的缩影,也是人文内涵的有形载体,其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过去的跟团游、走马观花的景点游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需求。逐渐过渡为自驾游、背包游等出游方式,而这些出游方式的群体往往选择家庭式的旅馆或者民宿等住宿方式。这是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一种体现,也是对高品质生活的一种向往。那么,民宿就是满足大众追求精神层面需求的重要有形载体之一。随之,传统村落民宿成为一种回归自然本真,抒发乡土情怀,体验乡村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潮流。 一、地域文化与传统村落民宿概述 (一)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当地文化形态、历史遗存、民风民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是历史的文化积淀。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独特魅力的地域文化,这里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主要是构成各种文化因素的地理背景。“文化”主要是指地区范围内的组织构架、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所形成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念等的综合。 荣成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是威海的一个县级市,三面环海、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荣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拥有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和著名的旅游景区。借助悠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荣成传统民俗保留完整,地域民俗文化发展蓬勃。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文化极具胶东风格特色,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作品深受大众的青睐。民俗艺人创作的民间剪纸、胶东面塑、海草房苫作技艺、海草房绘画、渔家大鼓、渔民号子、开洋谢洋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加上独特的地域环境与历史造就了荣成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地域文化,近年来成为传播荣成对外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民宿的概念及特点 “民宿”一词最早源于日本,与英美等国家的“Bed and Breakfast”词意类似,即主要指由个体户经营的规模较小,具有少数接待客房,且能够让消费者体验当地乡村地域风俗文化特色的家庭小旅馆。严格来讲,民宿在我国仅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最早是台湾地区于2001年颁布的《民宿管理办法》中认为民宿是经营者充分利用自家的闲置住宅空间,利用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农业相关生产活动,作为农村家庭副业经营,为体验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提供乡野住宿之所。 我国民宿最初发展的特点是将闲置的乡村住宅空间,经设计、修缮、改造后,结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和农业相关生产活动,为乡旅消费者休闲度假、旅游,体验乡村风俗文化而提供的住宿和餐饮等相关服务的居所。目前,我国对于民宿仍没有明确的定义,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依据各自研究方向与理解,对民宿的称谓也不相统一。比如“农家乐、乡村旅店、民宿客栈”等称谓,其实多数所表达的空间含义都非常相似,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比如“农家乐”更多表达的是地方特色、绿色饮食文化。“民俗客栈”更多的是表达体验美丽乡村的住宿环境,以及体验乡村民风民俗文化等休闲旅游服务。综合分析可知,民宿具有一定的文化体验与交流功能,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的经营场所。 二、传统民居民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民宿布局设计不合理,缺少整体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原则。 1.存在问题:民宿布局设计不合理,缺少整体规划。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一些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民宿,其中不乏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而对于一些地域偏僻的山村或渔村,因交通不便,往往只会考虑满足农村基本生活居住需求。而对于体验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来说,很难对其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而大多数民俗的改造设计都是以民居所有者个体经营为主,缺乏整体的规划布局。单一的考虑改善民居室内住宿环境,忽略了室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使游客难以在乡村民宿游中体验到真正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内涵。以荣成传统村落海草房为例,笔者通过乡野调研,发现大多数开发的村落中都是缺乏整体统一的民宿规划设计,大多是在村落中呈点状散落,布局分散,只注重民宿室内环境的改善,忽视与庭院、村落街巷整体环境的相匹配度,缺乏创新设计,存在同质化现象,缺少良好的观景视野区域。 2.应对策略:遵循合理规划布局的原则。符合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总要求,以及生态功能总规划。落实好因地制宜,整体布局,突出特色的发展要求开展传统村落民宿改造设计。 (二)村落基础设计相对滞后,缺少环保意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存在问题:村落基础设计相对滞后,缺少环保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成为乡村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主要参照对象。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多数村落民宿,在改造设计过程中采用城市化建筑装饰材料。这些建筑装饰材料,不能很好地体现传统村落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地域文化特征。与追求环保、原生态理念相違背。原本想亲身体验传统村落所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绿色生态环境的游客,不能得到应有的体验。所以,在民宿设计中缺乏环保生态的条件,使民宿凸显不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2.应对策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地取材,注重民居建筑材料的肌理与色彩的原真性,留住本身的历史原貌,符合地域文化审美,贴近传统村落特点,使传统村落民宿完整统一。 (三)缺少设计风格,形成同质化,应遵循修旧如旧,打造“原生态”的原则。 1.存在问题:缺少设计风格,形成同质化。一方面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以及民宿改造,对原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及盲目拆除,使乡村地域文化遭受重创。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民宿的改造中,忽视了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关注。如同工厂流水线一样的模块化设计方式,重复性的复制、粘贴,造成了许多民宿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体现民宿民俗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村落原住民习惯了乡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上对民宿的认知度不高,缺少新颖的开发意识。认为只要满足游客的吃饭、住宿就是民宿。此时,很难再看到传统村落所蕴含独特的地域民风民俗文化的价值。 其次,在原有民居空间形态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设计装饰,满足商业住宿功能,无特定的风格,装饰形式较为单一,形成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荣成海草房,有的村落居民在改造成民宿的时候,将原民居的木格窗、木门全部拆除,用现代化的塑钢门窗、铝合金门窗代替,将历史印迹全部抹掉。使其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域文化无法得到很好的展示与传承。 2.应对策略:遵循修旧如旧,打造“原生态”的原则。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充分融入文化创意,打造“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特色民宿空间。既保护传统村落,又可以解决乡村民宿同质化的问题,创新乡村旅游新思路、新模式和新面貌。 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民宿设计 基于传统村落民宿现状分析,以及地域文化传承的探究,以荣成海草房传统村落进行民宿研究。大多数传统民居在民宿改造设计中存在“重室内、轻室外、重外形、缺内涵”的设计缺陷,且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一)海草房传统村落空间环境分析 1.选址注重因势利导。传统村落民居建造选址要求很高,一般好的选址遵循自然规律,依托大自然的脉络,依山傍水,注重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审美追求。荣成三面环海,群山环绕,海草房选址注重依托自然地形,因势利导,房屋坐北朝南,光线充足,且临海而建,适于出海劳作。海草房多建于坡地上对建筑起到节能作用,夏季坡地利于排水,防止西晒有助于建筑隔热;冬季坡地可以抵御寒风,有助于建筑保温,使海草房达到冬暖夏凉的居住效果,是改造为民宿的有利条件。海草房传统村落规划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建造,每栋房屋依山势地形而建,很少对地形、地势大幅度改变,注重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图1所示。 2.海草房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上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街巷布局上,根据地形地势和实际需要,不同的街巷宽窄也有所不同,体现出村落中街巷的主次之分和空间层次感。荣成海草房传统村落布局受山地影响,适宜建造的用地比较紧张。所以,海草房之间的密度较大,院落空间适中,街道相对较窄。如图2所示。海草房面积不大,室内空间布局紧凑,南北开窗保证室内采光度和空气流通,间隔较小,房间数较多,利于人多居住,是典型的荣成海草房建筑格局。如图3所示。 3.海草房构造坚实美观。荣成海草房主要是石头砌成的墙体结构支撑厚厚的海草房房顶,三角形的房顶呈50°左右倾斜角度,极具形式感和艺术感染力。可以减轻大风对海草房建筑的压力,便于房顶排水,可以很好地避免雨水渗入海草,造成霉变腐烂。海草房建造工艺考究,海草房两侧高大的山墙,可以清晰地看出海草苫作形成的层次感和造型艺术。如图4所示。 (二)村落庭院空间景观设计 村落庭院空间是从街巷到室内的过渡空间,形态简洁,但是兼具多功能的集合空间形式。庭院可以容纳多种使用活动,包括休憩、交通、公共娱乐等功能空间。因此,在民宿庭院空间设计中,需要注重以上空间功能的整体性设计。 首先,休憩空间要保证舒适性与私密性,注意朝向、光照,宜布置在庭院的廊柱、花架等构筑物周围,方便游客短暂休息和交流的功能。同时,还要注意观景视角,以满足公共空间的需要。 其次,庭院的交通流线设计合理,导视明确、完善。荣成东墩村海草房民宿庭院的设计,以入户门的照壁(也叫照北墙)是庭院的玄关,为导视起点,起到视线遮挡作用,保护住户的家庭隐私。顺着庭院小径通往正厅以及厢房,设计简洁明了,空间构图大方。如图5所示。 再次,公共娱乐空间设计应开阔敞亮,保证公共性和空间的集合性。在民宿庭院空间景观设计中,避免大拆大建。应尽可能地在保留原有庭院景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限定形式創意性的改造设计,注意庭院绿植、水体以及阳光的运用及引用,如图6所示。 (三)传统村落民居外立面改造设计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应注意因地制宜、就地选材的原则,体现建筑本身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主体。可以有效地塑造民宿地域文化氛围,满足游客对村落建筑历史脉络的文化体验。还应注意建筑本身与村落环境的相互协调,以表达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尤其是在民居建筑采光和观光视野的需求上加强设计,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原貌”的改造设计原则。在满足采光和观光视野的需求时,更要兼顾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外立面的和谐统一,留好建筑外部的历史风貌。 荣成海草房是一部石头的史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印记。其主要特点是海草的屋顶,冬暖夏凉;海草屋顶的苫作技艺面临严重的传承问题,也是当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其建筑墙体主要是采用当地的岩石,坚固耐用,历经几百年风雨仍屹立不倒。海草房的建筑外貌是对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也是对乡村历史文化集中的展示。也是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与细部设计的重要体现,符合现阶段我国民宿发展的审美文化需求。如图7所示。 (四)传统村落民居室内空间改造设计 民宿最为突出的功能还是要满足住宿这一基本功能,但不能以城市宾馆、酒店的装饰装修标准来衡量。所以,传统村落民宿设计中,室内空间环境的改造设计一定要遵循地域化、本土化的设计思路,既要满足现代化生活的物质基本需求,也要满足游客乡村体验的文化精神需求。 首先,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利用当地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民宿设计中。以荣成海草房为例,由于海草房建筑高度较低,在改造中一般将室内顶棚拆除,露出原木结构的房梁结构,增加室内空间的高度。内墙重新处理粉刷或用饰面板做护板,力求简洁大方。窗户尽可能保留原有木格窗,重新打磨上油,可以加玻璃或在内层加塑钢窗,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可以选用胶东特色剪纸作为窗花或陈设饰品,直观展示胶东渔村的本土文化。在室内陈设上,选择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器皿以及陈设品,保留吉祥纹样的桌椅,充分体现海洋文化特色。如图8所示。 其次,在民宿设计中,充分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进行适当改造。比如厨卫设施及家用电器的放置,在延续本土特色生活方式的同时,要考虑现代化设施的需求。在海草房民宿的设计改造中,一般以正房改造为一厅两间客房,满足休息、卫浴功能。在庭院的东、西厢房一般改造成厨房或客房,满足住宿、餐饮的基本功能需求。如图9、10所示。 结语 传统村落独有的地域文化是乡村生产生活实践与发展中形成的。随着生态游、文化游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产物,也越来越深受社会关注。传统村落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文化积淀等形成的良好的文化产业效应。在传统村落民宿改造设计中,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突出民俗文化特色,坚持传统与宜居的相互依存,求同存异,有利于创造性的开展具有特色文化氛围的民宿设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