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握本质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
范文 | 沈如乾 [摘 要]长方体的本质特征是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决定其体积。棱的概念是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在诱导学生总结出其本质特征后,应让学生根据长、寬、高进行想象,从而复原出长方体,然后借助选贴图构筑几何体的活动,指引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 [关键词]空间观念;本质特征;长方体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53-01 在几何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培养其空间观念呢?近来,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做了积极探索,现在与大家分享一点经验。 一、帮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 [教学片段1] 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待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概念后,展示右图):数一数,它一共有几条棱? 生1:9条。 师:长方体不是应该具有12条棱吗?为何 是9条? 生2:应该是12条。由于绘图视角原因,有三条棱被遮住了。 师(点击电脑屏幕,显现三条隐藏的棱,如右图):此时,你们能发掘出哪些信息? 生3:长方体的长5cm、宽2cm、高3cm。 (教师课件呈现“填一填”,让学生独立完成) 正面:长( )cm,宽( )cm。 上面:长( )cm,宽( )cm。 侧面:长( )cm,宽( )cm。 …… 为了帮助学生把握长方体的本质特征,笔者首先设计了指认、填空、抽选等活动;其次,诱使学生寻找隐藏的棱;最后,由棱引出看不见的面,顺势构建长方体的立体模型。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想象 [教学片段2] 师:若把长方体的高裁掉一截,长方体会有什么变化? 生4:会变矮。 师:若将高由3cm截为2cm,你能复原出长方体的形状吗?(动画演示高由3cm变2cm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生5:长方体的长为5cm,宽为2cm,高为2cm。 师:这个长方体又由哪些面构成呢?各类型的面有几个? 生6:有左右两个面,它们为边长2cm的正方形;还有前、后、上、下四个面,这四个面均是长5cm、宽2cm的长方形。 …… 通过改变棱长,诱导学生从棱扩展到面,在观察、想象、推理等活动中,让他们的思维不断伸展。在构筑和完善认知体系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 [教学片段3] 师:若把这个长方体的长5cm缩短3cm,长方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7:它的长会变为2cm。 师: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生8:它是一个正方体。 生9:它可以看成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还有别的特征吗? 生10: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生11:12条棱长度相等。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集合关系图。 在上述教学中,在反复的对比中,学生自然归纳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结论,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学生从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的大致轮廓,并在头脑中建立了立体几何表象,这个过程是空间观念形成的筑基阶段,体现了由直观走向抽象,从实践走向理论,从直接经验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发展过程。 (责编 黄春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