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主学习行动,前置学习为营 |
范文 | 黎峰 [摘 要] 前置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前置学习效能的保证,重点在于前置性作业的优化设计. 所以,初中数学在实施前置学习时,教师应将主要的焦点放在前置作业的合理设计上,保证前置作业具备简单、低入、根本和开放四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前置作业;优化设计 郭思乐教授从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人性的基本特质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生本理念概念模型,其认为,个体从一出生就具备各种学习、生活、语言、交际等巨大潜能,教育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促进这些潜能的合适迸发,因此,他主张教学应当首先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动,先学后教才能以学定教,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少教多学,甚至于“教而不教”. 前置性学习作为一种完全的自主学习形式,正是这一理念模型的真实写照,而这种自主学习形式并不是放任式的随机作为,它需要根据一份详细且有效合理的作业导单进行预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初中数学是研究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和前置学习的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将难以和学生产生共鸣,所以,如何在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科学的前置作业,促进学生对数学新知识进行充分地前置学习,是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明晰:环节一目了然 前置性作业正如一盏导航灯,为迷途的航海者指明了方向,更像一种视觉雷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基本步骤和程序,因此,这盏明灯就必须足够明显,能让人们一目了然;同时,这种视觉雷达所传输的信息一定要足够清晰,能让学生一看便知自己的行动指向. 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学科,各个知识以及每一堂课都具有明晰的结构特征,而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这就为明晰的前置作业设计提供了现成的蓝图.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一)”时,前置作业如下. “有理数混合运算(一)”前置作业 任务要求 ?摇(1)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2)预习课本内容,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3)结合课本内容,探究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在课本中挑选几道自己喜欢的习题,用计算器试着进行计算. 试一试?摇 (1)先说出下列式子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①23×23÷23+77×2-100; ②10+100÷22×--5; ③1×-+0.5××1×1; ④32×÷×1-2. (2)计算下列各题. ①-1×2004×+-22-(-3)2×(-1)3005×23--2÷-1; ②已知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且D?摇=1,试求D2-[(x+y)2+ab]3+(x+y)5001+(-ab)4002. 反思 ?摇 可以说,这是一份详细的前置作业,首先,在开端之时,设计了一个任务要求栏目,不仅为学生指明了本课所要预习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而且真实地为学生提供了预习的每一个步骤. 待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也就基本理解并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要求了. 之后设计了一个“试一试”的练习环节,自然过渡,学生能够在这里获取知识巩固和体验的享受,而且习题设计精巧有序,只要学生用心观察,一题一题往下做,必然会获得一个清朗的预习感受. 低入:难度适中易行 前置学习是一种基本的探究活动,旨在通过预习对既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操作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和了解,且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和互动这些印象性知识,而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复杂耗时的大面积学习,这样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还会使学生处处碰壁. 所以,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一定要遵循低入原则,将难度控制在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处,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前置学习,而不是用一些偏难、复杂的任务要求来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时,本课的预习工作主要是让学生对“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且能够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所以,在设计前置作业进行导学时,作业的难度应当定位于正常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触手可及. 具体如下: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前置作业 学习要求?摇 (1)回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结合课本例题进行预习,理解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步骤,即审题、设未知数、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检验解集、写出答案. 现场演练?摇 (1)解不等式:-3x+35≤-2x-199;+15≥+3. (2)买一个作业本的单价为x元,买100本这样的作业本的价钱不超过500元,每个作业本最贵可能为多少元? (3)现有一些糖果要分给某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当奖励,已知每人分3颗,最后还剩8颗,而如果每人分5颗,那么最后一个人所得到的糖果不足3颗,问有几个学生?共有多少颗糖果? (4)某校要组织学生植树,需要购买铲子和锄头共200把,已知学校拨款500元,铲子每把30元,锄头每把15元,那么学校最多能买多少把锄头? 根本:深抓知识主线 初中数学的每一堂课一般都只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而这个核心知识点背后一般又包括几个子知识点,所以,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必须以教学目标所定位的核心知识作为主线,而各个作业单位的编排再充分体现各个子知识点的要求和内容,做到深抓知识主线,强基固本,保证前置学习到位又有效.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绝对值”时,本课的知识主线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求绝对值,即理解公式“a?摇≥0”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导学案时,务必以这个知识主线贯穿始终. 具体可以这样设计: “绝对值”前置作业 学习内容?摇 (1)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并会正确表示和书写. (2)通过预习,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3)理解a?摇≥0的含义,即理解当a为0、正数、负数时的情况. (4)结合课本内容,学习并理解绝对值所表示的几何意义. 自我检测?摇 (1)4的绝对值是______,-4的绝对值是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a的绝对值应表示为______,-3.44表示______到______的距离为______,4.65表示的是______到______的距离为______. (2)求下列各式(数)的绝对值. ①1.25,-35,,354; ②-1+200; ③9.08-10.34+(-1)2001; ④-17--2+(1-2)111. 点评?摇 首先,前置学习内容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具体、详细的预习计划和步骤,且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小知识点的浓缩,而整个学习内容指导都贯穿a?摇≥0这个基本公式;其次,习题的设计也均紧紧围绕本课的知识主线来展开,有基础题,又有巩固提升题,可以说,学生在进行前置学习后,便能基本掌握本课的知识内容. 开放:内容层次分明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前置作业的设计必须将难度系数控制在中等水平,但这并不是指所有的任务都是处于中等水平难度,而应呈现出多个层级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数学认知以及数学思维都不可能相同,所以我们应尽量设计出合乎每一个层级学生需求的作业形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参与前置学习的愿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关照和尊重,从而激发他们预习的热情与动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前置作业的设计应当分别体现出学习要求以及习题设计的分层化,如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现场自测 ?摇(1)x2+4x+4; (2)4x2+16xy+16y2; (3)x2y2-2xy+1; (4)a2+a-+; (5)2(x+y)2+2(x+y)+; (6)(a2-1)2+1+a2. 仔细观察这些题,会发现,这些题呈现出了由易到难的规律,即由可直接利用公式配方到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配方,而且难度系数又控制在学生可操作的范围之内,兼顾了所有学生发展的需求. 总之,在生本理念的庇护下,学生的主体性和生命意识得到了及时的关注和呵护,而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倡导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及少教多学等教学方式更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方法类的指导和帮助. 前置性作业设计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系列目标而开展的前置性学习所创设的基本活动导单,是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指挥棒. 因此,初中数学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时时以简单、低入、根本和开放四个原则所营造的作业空间为阵营,为初中生更好地预习数学新课提供强大的保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