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研究
范文

    任晶晶

    

    

    摘要: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扩大,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归纳提取出49个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并验证了一套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的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仅为应用型高校开展研究生素质测评、提升研究生素质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生自我成长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 quality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firstly extracts 49 graduate students' quality indicator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data analysis. Then,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 set of quality indicator system of applied graduate students with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38 second-level indicators is constructed and verified. It not only provides goals and directions for graduate students' self-growth,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關键词: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

    Key words: applied colleges;postgraduate quality;indicator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3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0-0233-05

    0 ?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扩大。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1]”。随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模式问题也开始受到学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然而,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模糊、培养模式与研究型高校趋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应用型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空间,也影响了应用型高

    校研究生的成长与成材。因此,厘清“研究生素质是什么?”、“应用型研究生素质要求有哪些?”、“如何来评估?”等这些根本性问题对于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应用型研究生素质的的研究并不太多,而且,主要也是关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方面,有关应用型研究生素质的内涵、构成与测量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了由4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本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根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建立了一套具有较高可靠性的、适合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成长评价的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为研究生自我培养提供目标和方向,也为应用型高校开展研究生测评和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1 研究生素质的内涵与结构

    1.1.1 素质内涵

    “素质”又称为胜任力。目前很多学者都对素质进行了定义。如Mclagan[2]指出素质即代表一个人在某一岗位能够做出卓越绩效的能力,素质可以是知识、能力、或智慧策略中的一种或三者的综合。后Harper[3]又进一步将素质定义为个人所具备的能够影响工作绩效的能力。近年来,也有中国学者提出胜任力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潜质,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它能够区分优秀和一般工作绩效,是能够进行考量的[4]。

    虽然学者们对于素质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素质是人的知识、技能、智慧、行为、动机等一系列特质的组合;②素质是可以被测量并且能够影响工作绩效的;③素质可以用来区分工作卓越者和普通者。应用型高校以服务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使命,因此,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是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所应具备的,通过先天特质与后天实践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能够很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化属性。

    1.1.2 研究生素质结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学者针对研究生素质的构成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如表1所示。但总体来说,研究生素质大体都包含了思想素质、专业学习素质、科研素质以及实践创新素质等几大类。(表1)

    1.2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

    目前,学界关于研究生素质构成的理论阐述比较多,但是,对于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的研究却较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针对某一特定专业,如护理专业[9]、临床医学专业[10]和放射临床专业[11]等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研究;第二类是对研究生的某一类特定素质的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创新能力[12][13]、自我效能感[14]和思想政治品德[15]等;第三类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的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的研究,如南疆地区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的研究[16]。针对应用型高校的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鲜见。因此,本文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领域的研究,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1.1 全面原则

    全面原则是指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考虑到与应用型研究生相关的所有素质指标,确保建立较为全面的指标库。

    2.1.2 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是指在选取指标时,要确保该素质指标是应用型研究生所普遍具备的,而不是个别具备的。这也是对全面原则的一种约束,随意的将所有与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有关的指标都列入,会降低指标体系建立的效率。

    2.1.3 目的導向原则

    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指标的选取应该服务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此无关的数据则不应当选取。

    2.2 指标筛选方法与步骤

    2.2.1 文献资料归纳

    在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相关文献搜集的基础上,3名研究小组成员对文献进行了文本分析,提取出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共243个。经过讨论,将指标重复或语义相近的合并,汇总得出了66个研究生素质指标。

    2.2.2 访谈调查提取

    本研究分别对3名应用型高校教师、3名应用型高校管理者及6名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您认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您认为对于应用型高校的研究生哪些素质更为重要呢?”、“对于应用型高校的研究生,一名普通的研究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等。通过对12份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取出情绪稳定、乐于助人及勇于担当等8个新指标。因此,通过文献归纳和访谈资料提取,共形成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74个。

    2.2.3 问卷调查

    首先,将文献和访谈资料中提取归纳的74个指标编制成预调查问卷,然后,分别向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有效回收53份,有效回收率88.33%。然后由五位专家结合预测试问卷分析结果对指标再次进行了梳理和删减。其中,删除了总均值小于4的指标,保留了一些均值较低但是专家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最终形成了包含49个指标的正式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

    2.3 样本数据采集

    本研究向全国各高校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发放对象为全日制应用型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导师及用人单位管理者。回收有效问卷366份,有效回收率为91.5%。其中,男性占51.4%,女性占48.6%;年龄在25岁以下占53%,26-30岁占6.6%,31-35岁占8.7%,36-40岁占7.4%,40岁以上占23.2%;研究生占55.2%,高校教师占40.2%,单位管理人员占4.1%;专业类型是文科的占52.5%,理科的占27.5%。将收回的样本分为样本1(n=183)和样本2(n=183),其中,样本1用于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分析。样本2用于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的测量学特征检验。

    2.4 数据分析结果

    2.4.1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调查问卷中所包含的49个指标进行分析。首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检验得到KMO值为0.959>0.5,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0.01,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接着,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得到了一个包含有四个因子的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模型的结构。然后排除因子负荷小于0.5及虽然对同一公因子显著但明显与其他指标不属于一类的指标[17],最终得到了由38个指标构成的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总方差解释量达到77.471%,各个因子的方差解释量依次为22.296%、21.975%、18.426%、14.774%。抽取的第一个因子,其内容包括作风严谨、责任感及学术道德等8个指标,这些指标与研究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有关,命名为“思想道德素质”。抽取的第二个因子,其包括专业软件运用能力、外语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等7个指标,这些指标代表了研究生专业学术方面的能力,命名为专业学术素质。抽取的第三个因子,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等12个指标,这些指标与研究生的学习和创新有关,故命名为学习创新素质。提取的第四个因子,其包括情绪觉察力、自我认知及应变能力等11个指标,这些指标代表了研究生适应变革的素质,故命名为适应变革素质。

    2.4.2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的测量学特征检验

    ①信度分析。

    本文运用分析软件SPSS25.0,采取Cronbachs α系数信度检验方法,来判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发现,应用型高校研究生素质指标体系α系数为0.984,思想道德素质α系数为0.969,专业学术素质α系数为0.943,学习创新素质α系数为0.970,变革适应素质α系数为0.964,表明该指标体系有相当高的内部一致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6: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