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滋有味的计算教学 |
范文 | 陆萍 [摘 要]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笔者大胆渗透课程整合思想,利用直观、形象的板书让学生感知:学习上要知难而上,勇攀高峰. 这一招既完成了学习精神的召唤,又给了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滋有味 ■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景中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 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 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 课堂教学实录 1. 引入新课 师:(板书:“乘”)你们看到这个字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乘法. 生2:我想到了乘法口诀. 出示:(1)32×6 ?摇?摇 (2)12×40 (3)24×8?摇 ?摇 (4)45×20 师:你能否给这四道乘法计算题分分类? 生3:(1)和(3)分一类,(2)和(4)分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1)和(3)是两位数乘一位数,(2)和(4)是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板书):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出示:28×12 师:跟刚才两类相比,你认为这题属于哪类? 生4:两位数乘两位数. 虽然(2)和(4)也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但我觉得这比两位数乘整十数难一些. 师:你们以前学过吗? 生(齐):没有. 生5:我见过,但没有做过.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跟前面的复习题相比,简单了还是难了? 生(齐):难了. 师:以前你们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时,是怎么解决的? 生6:问老师. 生7:问同学. 生8:问家长,有时候自己查资料.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知难而上,用旧知来解决这个新问题. (此时,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 山顶:两位数乘两位数 山脚:两位数乘整十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 (只听同学们在窃窃私语:争取爬上山顶) 2. 学习新知 师:先来估一估,28×12约是多少? 生1:比200多. 生2:有可能比300多,也可能比300少些,大约300. 师:给你们4个答案(A. 334?摇 B. 84?摇 C. 306?摇 D.336),你认为哪个答案肯定是错的? 生3:我觉得是B,因为84小了点. 生4:我认为是 A和B,因为我觉得28×12的积的末尾应该是6.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28×12. 师:C和D到底哪个正确呢?四人小组(同桌)交流、讨论. 师巡视指导并抛出:如果你发现你的同伴一筹莫展,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生(齐):帮助他! 师:是啊,在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此时,教室里充满了学习氛围,更充满了温暖) 学生汇报,投影展示笔算法. 生5:28×10=280,28×2=56,280+56=336. 生6:28×2=56,56×6=336. 师:介绍一下. 生5:先算10个28,再算2个28,最后把这两个得数加起来就是12个28. 生6:28×12, 12可以看成2×6. 生7:还可以把12看成3×4. 师:真会动脑,运用旧知解决了新知. 生5和生6的方法是异曲同工! 师:我把我的方法(方法3)也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 师:说说这里的56和28是怎样得来的. 生8:56是上面的28乘下面的2得来的. 生9:28是上面的28乘下面的1得来的. 师:你说得真好!可是为什么这个28的8写在十位上了呢? 生9:因为下面的1在十位. 师:真棒!帮大家解决了疑惑! 师:谁愿意再来解释一下56和28的来历? 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正确结果应该是D. 刚才的这些方法,都借助了哪些旧知识? 生(齐):借助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师:方法这么多,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 生10:我觉得方法3,也就是列竖式计算,很简便. 生11:竖式好,非常准确. 生12:我喜欢方法1. …… 3. 练习 师: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3×13. 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重点展示列竖式法(笔算).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 生1:写得很认真,位置也对齐. 师:我送给这位同学8个字——书写规范,计算正确. 师:在小学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 你认为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 师:计算的时候,哪一步最关键? 生2:第一步. 生3:全部都重要. 生4:横式等号后面不能忘写得数. 师:(指着山顶)前面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新问题、新困难,现在还是吗? 生(齐):(大声、自信地)不是了. 4. 巩固?摇 师:带着计算的注意点笔算21×33, 52×14. 让学生自我评价. 5. 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开心吗?还有什么想法? 生1:我很高兴,我又学到了新本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生2:我觉得,在学习上,要知难而进. …… 师:老师送你们4个字——勇攀高峰. 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说起家乡,我觉得这里近几年变化真大,新建小区绿树环绕,一排排楼房整整齐齐,你知道你所住的新小区有多少幢楼房,每幢有多少户,共有多少户吗?可以课后调查后完成,并把今天的学习感受记录下来. 下课! ■ 课堂教学反思 短短的四十分钟,让我欣喜,让我回味. 1. 依托教材,灵活重组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不可视为圣经. 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 如果说用教材进行教学是一种职责,但完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认为也是一种职责. 对教材的合理整合与优化,既是新课改的精神,又能紧跟课改的步伐. 由此,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本着数学自身的知识体系,由旧知引入,让学生对四道计算题进行分组,一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另一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再让学生说说28×12属于哪一种,此时我抛出:如果你认为这是新知、新问题的话,请你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这样便直接把学生引向了新知的学习,也让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朗化. 2. 涉课程思想整合,展数学之魅力 这些年来,教育杂志和优课观摩总让我隐约感到课程思想整合将成为教育课改与发展的趋势,它将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不同课程的共同价值和独特价值. 因此,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大胆渗透这一思想,利用直观、形象的板书让学生感知:学习上要知难而上,勇攀高峰. 这一招既完成了学习精神的召唤,又给了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可谓一举两得. 课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受与收获,写一篇日记,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数学课上理应学到的知识,还把本堂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外延,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从而让多种知识与能力在此进行会晤. 3. 以语言智慧,求学生发展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在教学设计时,对每一个提问、每一个评价,我都进行了再三斟酌. 如,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在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算出28×12的结果时,我对学生们说:“如果你发现你身边的同伴有困难,请你伸出援助之手”,这里不仅仅是援助,更是让优等生梳理自己的思维、困难生取得解决问题经验的好机会,更是教育学生发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精神的时机,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和谐时代的特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